每日更新,让你了解移民新鲜资讯 💨
由于早期移民来澳的华人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新的语言,因此,他们的孩子,从出生时就背负着一个任务——给父母做“私人翻译”,又叫“语言经纪人”。
“语言经纪人”:
当全家只有你会说英文
邱安妮(Anne Chiew,音译)每周都要去看望79岁的母亲,每次去都有固定的仪式要做。
晚饭前,母女俩都会坐在厨房的桌子上,有条不紊地打开这一周寄来的所有信件。
接着,安妮把这些英文信件,一封封地翻译成粤语给母亲看。
这就是她在澳洲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的一个角色。
翻译角色是天职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安妮的父母从广东新会移民来到澳洲墨尔本。
为了在新环境得以立足,爸爸妈妈迅速投身于谋生中,忙着做中国侨民的生意,不需要也没时间去学习英语。
因此,当安妮出生时,翻译的重担就落在她肩上,这仿佛是注定要继承的天职。
安妮常常要和父母一起去银行,开户、存款、取钱,所有的沟通都由她一手包办,父母就站在身边,等候安妮的翻译。
那时候,安妮需要踮起脚尖才能趴上柜台。
到了今天,安妮依然要每周给父母翻译一次信件。
如果遇到比较紧急的信件,等不及周末再来看,母亲就会打电话给安妮,艰难地把英文字一个一个读出来,安妮就努力地解释它们是什么意思。
“所有的邮件,表格,来自学校的信函,不但要为他们翻译,还得帮他们填表,如果遇到我不认识的词,一定要去查字典设法弄清是什么意思。”安妮说道。
小人儿有大作用
对于像澳洲这样的移民国家来说,在许多家庭中,儿童为父母充当翻译的做法非常普遍。
西悉尼大学心理学讲师Renu Narchal正在着手研究移民儿童在童年时期担当翻译,对家庭和自身会有什么影响。
“大多数孩子从八九岁开始就充当翻译,这是移民儿童对父母的义务,因为他们看到父母因为小事烦恼,都会想自告奋勇帮他们解决。”
Renu Narchal
其中,只有一个孩子在家中做翻译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且大多是最年长的孩子,或者是女儿,来充当这个角色。
因为女孩的口头表达能力往往比男孩发展要早,出于文化观念,移民父母也会认为女儿更能胜任做翻译。
移民父母常常需要孩子在医生、房产中介和律师面前进行翻译,“这些复杂的事情其实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思维和能力”。
Renu Narchal认为,移民儿童为父母作出的的贡献,并没有获得承认,尤其是在澳洲。
孩子“甜蜜的负担”
Renu Narchal还进行了一项匿名调查,了解澳洲移二代童年时充当翻译的经历。
1/4的受访者表示,这段经历非常艰难,因为要替父母翻译,他们经常被要求不能去上学。
失去和同龄人玩耍的时间,过早接受复杂的外部资讯,有的受访者甚至说,由于难以履行这一家庭职责,他们考虑过退学。
另一个挑战是,孩子们往往要被迫传达属于成年人的话题,例如粗话,或者坏消息。
可是如果不如实翻译,又会造成更大的麻烦,比如说医疗信息。
现在,澳洲已经不允许子女在医院里为父母翻译,但对家庭医生诊所来说,这种现象依然很常见。
从翻译者到决策者
翻译做多了,孩子们最后反而成了做决定的人。
安妮说,一开始给父母做信件翻译,后来还得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步骤是什么,“这对一个八岁的小孩来说很不寻常,对吧?”
“人们常常说,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反过来成为照顾父母的人,但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照顾他们了。”
这样的一个快速转变,给安妮造成了不少压力。
如果她有什么东西不懂,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安妮无时无刻都要谨记对父母负责,因为,父母能依赖的人,只有自己。
不过,这种“特殊”的关系,无形中也拉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澳洲移二代的
苦与乐
苦:我是中国人还是澳洲人?
移民二代的存在,在澳洲一点也不新奇。
大部分移民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非常强烈,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这些认同感就开始递减。
海外华人总是把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强加于自己的后代,却往往遭遇滑铁卢。
典型的ABC(Australian-born Chinese,American-born Chinese)、BBC(British-Born Chinese)应运而生。
不少在海外出生的移二代坦诚自己于中国文化渊源不深,有的更没有中文名字,淡化了华裔身份。
“爸妈常让我说自己是中国人,但我却没那么大的感觉,中国对我来说太陌生了。”
在移二代的世界观形成时,中国文化、中华民族这些元素对他们而言,太渺小、无足轻重。
乐:积极价值观是我的优势
不过,这种现象真的没有一点好处吗?
作为澳洲的中国族群,在一些事情上反而更为便利。
会说中文、懂中国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不知不觉扩宽了就业的知识面,能做很多local做不到的事。
在学术上,移二代的优势更加突出,尤其是亚裔移民群体。
有研究者们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表现优秀是因为有积极的价值观:
将自己与还生活在国内的人进行比较,
从而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自身处境。
而父母的高期待,父的母辛苦打拼,做出种种牺牲来换取自己更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刺激移二代更加努力的原因。
感动——做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在许多移民小孩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和翻译者交流,这使得子女之间一直保持互相尊重、无话不谈的关系。
到了今天,像Anne这样每周一次的翻译仪式,也让子女关系更加亲密。
网友评论▼
@不不不De熊兜:真好,母女感情肯定很好吧,好羡慕
@茜vickychen:很温馨啊,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一起移民多好啊,省得牵肠挂肚
@死肥gap要飞:是,父母的翻译,感觉也蛮甜蜜的
Buzzfeed此前曾做过一个采访:
有个说蹩脚英语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里面提到了给父母做翻译的感受。
“他们牺牲了太多…”
“我很小就开始了解父母了…”
“报答他们的一种方式…”
也许,许多出生在澳洲的移民二代,无从选择。
面对陌生的民族情结,你感到无奈,面对英语不好的爸妈,你感到苦闷…
但是有一件事不用怀疑,那就是,父母终其一生,努力拼搏,都是为了给你带来更好的生活。
来源:Australia News
来源: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以便我们及时更正,多谢!
更多文章
详询热线:400-012-8838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您的关注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