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讲故事】摄影师闪闪——镜头里的呐喊与期盼

2015年12月18日 BQ澳洲


撰文/ 陈龙 摄影/ 闪闪


作为一个摄影师,闪闪擅长用镜头讲故事。


在这短暂的三天江西之旅中,他去探访了两位受资助的贫困孩子的家,从上百张照片、几十段视频中,两个少女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徐徐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修水县坐落于江西省西北部周高中低的山脉之间,因境内自西向东而过的修水河而得名。作为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修水的地形从四周向中心越来越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可以说是典型的“山沟沟里的人”。因为资源匮乏、与外界的沟通困难等等复杂的原因,坐落在湘、鄂、赣三省的交界之处,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的重重山峰之间,面积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的修水县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在被问到为什么要从回国探亲的假期里抽出时间到修水去,摄影师闪闪微微眯起眼睛,仿佛陷入了关于那个地方、那些人们的回忆中:“我一直就想去那里看一看。”2014年开始,澳大利亚中国教育基金会 (Australian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以下简称ACEF)启动了对修水县134名贫困儿童“一对一”的捐助项目。得知此事后,闪闪一直很想亲自去看望这些孩子们,但是由于行程和时间安排等种种原因一直无法成行。就在这个月,他从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抽出了三天时间到修水去,“说是去了三天,其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两天了,”闪闪苦笑着感慨。


陈瑶瑶



一年多前接受资助的陈瑶瑶已经从小学六年级的孩童长成了初中二年级的少女。在闪闪的镜头下,陈瑶瑶宽大的校服外套里的身体瘦骨嶙峋。在探访过程中,闪闪与这个极度内向的姑娘几乎没什么交流。一直形单影只的她,眼睛里有着难以读懂的心事,沉默寡言,一张笑着的照片也没有。“高兴不起来,没什么可高兴的事儿,”闪闪这么总结。在他看来,她是这几天看望过的受捐助孩子里“最惨”的一个了。


陈瑶瑶的父亲在十分年轻的时候就工伤去世,母亲随之改嫁,她只能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几年前,爷爷也去世了。陈瑶瑶家里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叔叔,她不得不和奶奶相依为命,靠着低保和社会捐助艰难地生活。陈瑶瑶家住在低洼地中屋顶漏雨的老平房里,开裂的石砖地上,每到下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水坑。



远房亲戚的联系电话就草草地写在墙上。家里养的母鸡从屋后的两个门里穿行而过,时不时在地上的水坑里啄水喝。陋的床四个角都用石头垫高,防止下雨时积水浸染褥。床上着整齐叠好的旧被褥,再生棉板结在一起,裸露着,没有套。散乱在床上的衣物中间,赫然还有一只死的老鼠僵硬身影。闪闪说,拍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它。


整个屋子里的摆设十分简陋,电器也只有一台老旧的电视和一个受捐助所得的电饭煲。在闪闪提出给捐助人写一封信的建议后,陈瑶瑶粗粗收拾了一下小木桌桌面,搬来一条凳,坐下开始写信。陈奶奶是一位善良朴实的老人,为了孙女的信显得不那么寒碜,还特地去赊了一本新的作业本。探访结束时,实在的陈奶奶收拾出几大包土产、洗了两桶的薯,让大家带回去吃。



由于陈瑶瑶下午还要上课,于是探访结束后,闪闪一行人车送陈瑶瑶回学校。陈奶奶站在车前,淳朴的脸上挂着笑,感谢来看望她的人们。坐在车里的陈瑶瑶则微微低着头,面憔悴,表情沉郁。


从陈瑶瑶的脸上,一眼就能看出沉重的事。十四五岁的年纪,也是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的年龄了。闪说,自己一直避免给她带来心理压力。在学校拍摄的候,总是先给整个班里拍一拍,之后再用长焦拍陈瑶瑶。身上的负担越重,越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希望把自己埋在人里,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是比别人穷的。陈瑶背负着这样的压力和心事,选择把它们都深深地埋在心里。


“我有她的微信,虽然她没什么时间登陆。她在微信写,‘我不想上学了’。”


陈凤


另一个受捐助的女孩陈凤所在的村子距离陈瑶瑶家有三四十公里,闪闪回忆说,绕着转来转去的盘山公路开了好几个小时才到。陈凤住在村里合建的联排二层小楼里,从外面看上去,每一家似乎都条件不错,但是稍稍仔细去看,贫困的阴影还是笼罩着这里。陈凤家里有些窗口大张着,因为没有钱安窗户;屋里几乎没怎么装修,楼梯完全没有栏杆扶手,墙面上光秃秃的,什么漆也没刷。


闪闪先到学校里去接陈凤,陈凤学校的校长把她叫到了办公室。校长稍微介绍了一下陈凤家里的情况,说陈凤从小就着爸爸和爷爷一起住。在被问到为什么时,陈凤小声说:“为我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说完就哽咽着流下了眼泪。陈凤的捐助人、ACEF会长王雨萌去年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但是陈凤一直都没有收到。闪闪用手机打开王萌的信给陈凤看,陈凤一边看着一边抹眼泪,随后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陈凤在学校里有自己的好闺蜜,在和她们合影的时候,陈脸上的有了云开雾散的笑容。回到家里,害羞的陈凤和闪闪聊起自己的理想:“我想做一个幼师。做小学老师,我怕我数太低了考不上。”平时在六十多个人的班里考十几名的陈对自己的成绩不太自信,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也考不上大学。闪闪温和地鼓励她,说“还有进步的空间”。


教育,从爱开始


不管是寡言少语的陈瑶瑶还是温柔羞涩的陈凤,两个女孩平时都满腹心事的样子。陈凤在爷爷和朋友的面前偶尔会露出清澈爽朗的笑容,十分动人。闪闪说,她们心里的担子不一样。陈瑶瑶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的艰难让她困惑迷茫。陈凤平时温柔腼腆,也会有小女孩的一面,只有在提到失去母爱的时候,才会忽然眼泪决堤。


闪闪还去看望了其他几个念小学孩子们,处在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懂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身上,更能看到纯真的笑容和大大咧咧的玩闹。而陈凤班里的男生也会闹闹哄哄地起哄她,说她“要去澳大利亚”什么的。处在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却开始早熟,开始明白一些事情,开始背负一些东西。


在这个没什么特别的景致,只有一重又一重的山峦的地方,人们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不知道改变是什么,不知道该有什么盼头。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陈瑶瑶和陈凤一样的孩子,有的快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还在期待着自己能跳出这样的牢笼,去飞。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伸出一只拉他们一把的手,送他们一副可以飞翔的翅膀。



对于处在这个年纪的孩子们来说,改变他们命运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教育。ACEF高呼着口号“教育,从爱开始”,在澳大利亚呼吁人们关心和帮助一个遥远陌生的中国孩子。如今,已经有133个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南半球的爱与关怀。而这份爱还在延续,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ACEF澳大利亚中国教育基金会的捐助活动中,给更多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信心,托起他们飞翔的梦想。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出自最新《BQ澳洲》杂志『法律指导』栏目,阅读杂志原文,可购买杂志或网上阅读。请支持澳洲100%原创中文周刊。谢谢合作!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