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耳科技】无声世界大爆炸 — 第三部分

2015年03月18日 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最后我们在今天继续讲述第三部分的耳蜗进化史:20世纪80年代、21世纪耳蜗族谱及未来耳蜗的设想。


人工耳蜗(20世纪80年代)

人工耳蜗是一个通过手术植入的电子设备,专门为重度失聪或听力严重的患者提供声音。在这些患者中,这个植入体能够帮助他们听见并更好地理解别人所说的话。通过这个设备大脑接收的声音信息会少于正常人,所以这个设备的声音质量和正常人所听到的声音质量不太一样。然而,所有患者都能够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并理解语言。


防水助听器(21世纪)

助听器设备一直是昂贵的,脆弱的,用户必须格外小心地使用他们的设备。正因为如此,用户们享受不了很好的生活方式。一个现代的设备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不能防潮。

使助听器变得防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仪器完全密封。但是,这将会牺牲助听器基本的功能:麦克风和接收器不能正常地工作,电池也不会提供任何的电量。没声音了!因此,设计一个防水助听器,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让水流出,让空气进来。后来,所有的设备和配件都升级了,它们可以承受水压并有透气的功能。


未来的设想

在未来,耳部设备将会变得时尚并隐形。在女性群体里,耳部设备将会被设计成项链或耳环的形状,麦克风就隐藏在钻石里。女人们可以通过她们的首饰听见声音。在男性群体里,他们可以佩戴带有麦克风的时尚手表。而老年人们则可以佩戴带有麦克风的老花镜。并且,儿童们可以愉快地跟其他人玩耍而不受到任何的歧视,因为他们的耳部设备被设计成了发带或头饰,不会被别人看出来。总之,在未来耳部设备可以成为任何的形状,用户们不会再感觉到任何的不舒服。这些用户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时尚最现代的人。

以上就是耳部设备的进化史,通过耳部设备的发展旅程,让我们了解到科技的进步对于听障人群的帮助是有多重要,对于未来我们更希望通过科技与技术去造福更多的听障人群。

本文摘自:抗梦雯——耳部设备进化史及未来畅想,中英文与图片作者:抗梦雯,中国首例人工耳蜗儿童植入者,1993年生,1997年植入澳大利亚科利耳人工耳蜗,目前就读于加拿大艾米丽卡尔艺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