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校提供的宿舍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很多留学生在住满三个月后就搬出宿舍自己住房了。
每刻的笔记本微信号:mkbijiben
文/coffee
编/メイコ
在日本留学之时,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入住学校的寮或者国际学生寮,一种是在校外自己租房。
在这里我先说的大学的寮, 仅以我个人所知道的几所大学为例,如有偏颇还请包涵。
与中国不同,学校提供的宿舍不一定在学校校园内,大部分集中在校区附近,然而离校区有较远距离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不像国内大学一样,一间宿舍中有3-6人。日本学生寮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人一间。因为是学校的宿舍,所以左邻右舍都是同学,较校外租房方便许多。
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学生寮内的家电三件套(冰箱,空调,洗衣机)较为齐备,无需另外购买。如果是国际学生寮的话,在宿舍中会安排日本本国学生来帮助留学生处理日常遇到的烦恼。
为了增进友谊,寮内时常会举办文化派对。不过,尴尬的是有时欧美同学的派对过于疯狂,半夜可能都不得安眠。
考虑到性价比、同学关系或者是打工等种种原因,不少同学选择在入学前申请留学生寮,入住之后寻觅更加适合自己的住所,然后在第二学期或者第二学年迁入新居。
校外租房的话,在没有日本亲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前往学校的生活协同组织,询问合适的房源。学校生协的住房性价比较高,单从费用讲比较具有吸引力。
但是,这也意味着房源有限,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要想歪,特殊需求是指loft呀,允许养宠物啊,垃圾可以不分类啊等等。
如果在学校生协找不到中意的房子,那么就请前往校门外的一家家租房中介吧。如果担心自己的日语不够好,害怕因为交流障碍而找不到房子,可以在每家中介的网站上勾选自己心仪的房子特征,先调研一番再前往中介的门店。
那么,面对五花八门的特征,该如何选择房子呢?我仅以自己的大学为例,随机挑选一家房屋中介,说明一下。
首先,学部生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附近。毕竟学部生的课业压力繁重,而大一大二的必修课往往是在一线。
(学部生:相当于国内的大学本科生)
想想比起大清早顶着寒风骑自行车赶往学校,且动不动因为稍微赖了会儿床就迟到,还不如住得离学校近一点。同时学校附近的夜宵店,便利店不会少喔。
当然,如果你是个勤奋早起永不赖床的人,可以自动无视这一点。
选择了大学之后,就需要选择种种条件。基本条件中比较重要的是家賃(租金)、間取り(房间结构)、駅徒步(车站徒步距离)等。
我们一点一点分析。
在筛选房租时,不应该仅仅注意房租的价格,更应该全面地来考虑,许多因素例如礼金,敷金,清扫费,共益费等等都因纳入考虑范围。
礼金,是日本特有的租房规则:缴纳一至两个月房租作为“礼”感谢房东。一般来说,房屋越高级,礼金越高。一户建或者家庭住房的礼金都在10万日元左右。
对短期租住的留学生来说,初期支付的礼金增加了平均月租,也给前期一次性租房款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即便是日本人,也有不少会选择不要求礼金的房源。
敷金,即为押金。与国内的押金大致相同,而当你搬离房子的时候,房屋维修翻新费会从敷金中扣除,一般来说是1-2个月押金。
共益费,可以理解为中国的“物业费”,即房屋日常维护的费用。如果住的是高级公寓マンション,会比普通公寓贵一点,因为电梯,安全设施等相对高级齐备。一般共益费在2000日元-8000日元不等。
然而,在看到便宜的房子时,也不能沉醉于低廉的租金。有些房子并不提供免费的网络,水电费也不包含在房租之中。也许事实就是,加上网费与水电费,并不具有价格优势。
看到一连串的数字加大写字母,不要紧张。数字表示房间数量,而后面的字母则是这样的对应关系:
L = living room = リビング = 起居室/客厅
D = dining room = ダイニング = 餐厅
如果选择一人生活的话,那么可以选择的就是
1K(房间带厨房),
1DK(房间带厨房餐厅),
1LDK(一个房间带厨房客厅餐厅)啦~
而主流的选择情况就是1K,性价比高。
不过,如果和好基友一起找房子的话,2LDK的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平摊下来说不定比分别住1K要便宜。
车站距离也是对房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在JR站旁边,那么价格一定不会便宜。不过,JR站旁也意味着众多便利店,深夜食堂和居酒屋。
我曾经租住在JR站旁,便利的居住环境纵容我掐着分针,连搭几辆末班车从大阪赶回家。
不过,在看车站距离时,要看清楚究竟是徒步到车站5分钟,还是乘公交到车站5分钟,两者可是有本质性差别的!
这一项其实是对交通便利性的考量,其实不必拘泥于到底到车站要几分钟,更重要的是租处的生活便利度。
不妨打开google map,搜索一下房屋所在地,看看有没有便利店,大超市,然后输入几个闹市区的地标,看看搭乘公共交通是否能便捷地到达,同时确认与市中心往返班车的首末班时间。
除上述外,修筑年数也应适当考虑。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岛国。房屋的建筑年数很大程度上与安全性相关联。
由于1982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新的建筑基准法,所以1982年以后建造的房屋较之前的建筑更为抗震,且耐久度高。所以在这方面可以特别留心一下是1982年前还是后修建。不过,总来上来说,越是新筑的房屋,抗震性能就越强。
看完了基本要求,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细节。就放在明天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