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榜
帐号
文章
问答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提交公众号
登录
注册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找公众号
搜文章
绝望!“躺平抗疫”让医疗系统大崩溃!新冠患者求医无门惨死,生前绝望视频刷爆全网!日本等多国已沦陷,澳洲恐将重蹈覆辙…
2021年08月29日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最近,澳洲一直持续和Delta疫情作斗争,
本地新增病例居高不下,令人忧心忡忡。
放眼世界,不仅仅是澳洲,全球都是抗疫“进行时”,
这次,Delta变种是绝对的主角!
欧美疫情反弹、日本病例数疯涨
生命在威力强大的病毒面前,是那么脆弱!
随着Delta变种强势侵袭,人间惨剧再一次正在各地上演...
求医无门、绝望等死、惨死家中、全家染疫...
病毒的魔爪已经伸向了更多的人 ,更多的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
现实,往往更加触目惊心。
日本新冠病人惨死
最近,日本疫情反弹,
如今,日本疫情的形势,单从疫情曲线就能看出来,十分不妙。
每天新增逼近25000左右,死亡50多人
残奥会首日,日本再增8地进入紧急状态
日本国内的疫情失控使得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在疫情“震中”东京都,如今
仅有十分之一的患者能入院治疗。
日本病例疯涨,严重压迫医疗系统,连救护车出勤都成问题。
一名东京都救护人员公开了消防厅系统画面,并表示: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现在即便是性命垂危的通报案例,救护车也无法即刻出动去救人!”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惨剧就发生了。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
一位日本确诊患者投医无门,
被迫“在家休养”,
而最后甚至惨死!
8月20日,东京一家专门从事家庭门诊的诊所上门问诊一名感染了新冠的病人。
患者是一名男子,55岁,和父亲一起生活,他们住在一个公寓里。
该男子患有1型糖尿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
可是,由于男子没有食欲 ,于是也就停止注射了胰岛素。
这也导致他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虚弱到自己都无法注射胰岛素了
情况危急,他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按医生的话说:
如果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没命了
于是,医生开始打电话找起了医院。
东京都内的,邻近的几个县市的医院都问了,但是,都被拒了。
而此时,患者的情况已经达到了必须要上呼吸机的程度!
医生直言:如果找不到医院,男子几小时就会死亡。
找了一个多小时的医院,终于有医院愿意收治了,就在医生和家属稍感安心的时候,变故又来了:
因为患者的病情状态太差,
医院说无法接收...
一边是虚弱着喊着“我好渴”的新冠病人,
一边是漫长的找医院之路
前来救治的医生甚至连直闯医院的心都有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现实就是 :
患者根本无院可住!
医院不收治,只能接着找 ,一家又一家的去问。
虽然大家还是竭尽全力去寻找医院,
但,医生也明白:留给病人的时间不多了。
虽然很残忍,但他也不得不一边不停地说着“对不起”一边将这样的事实传达给家属,
“根据病人的情况,就算在家里也可以开具死亡证明。”
闻言,患者的80岁高龄的父亲更是痛心疾首,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死去,老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已经80多岁了,怪我活得太久了..."
究竟是多绝望,父亲才会说出如此痛心的话语...
随后,医生又返回了救护车上,给了患者2个选择
一:继续在车上等等到可以有接收的医院为止;
二:回家,但回家可能有很严重的后果
当得知可以把氧气带回家后,患者决定回家,哪怕会死,
在医生不放弃的寻找下,21日,患者终于入院治疗。
可是,不幸的是,男子最终没有撑过去。
8月23日,该男子确认死亡。
如果能早点入院治疗,那么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而我们仍不知道,还有多少人面临感染新冠,却无法入院,没有去处?
对此, 有网友表示:
而更加令人感到惊诧的是,
不仅仅是日本,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悲剧...
美国越来越多儿童住院
在疫情最严重的美国,感染病例仍在直线上升,
与此同时,
死亡病例也是越来越多
儿童患者成为了当下最大的难题,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感染
医院的床位已经不够了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
Dallas
县,儿童重症监护室在13日就已经满员。
县法官Clay Jenkins说,“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孩子遭遇了车祸、被感染了新冠或者患有其他疾病需要ICU病床,我们做不到。”
接着说出了更令人心痛的事实,
“你的孩子只能等着其他孩子死去”
才能够有病床住。
德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告诉CNN,儿科ICU病床的短缺与医务人员的短缺有关。
一家儿童医院的儿科主任表示,近期他在医院看到了更多儿童病例,很多儿童患者都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
就在几天前,他亲眼看到一名刚满两周的婴儿因感染新冠导致心脏骤停。
不单单是儿童和年轻人,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悲剧仍在发生。
惨剧已经发生
此外,数据显示,美国俄勒冈州93%的ICU床位已满员,部分地区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
报道称,在当地的一家医院,
由于重症监护床位已满,
一名病人在等待数小时后死去。
而这种因为医疗资源不够而导致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今年年初,激增的病例已经让各地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有加州急救人员说,运送病人的救护车甚至
要在医院门口排队等几个小时,
甚至有人等待8小时才有床位空出来!
还有病人被送到医院却因为没有床位,被迫辗转数百公里去其他医院接受救治。
由于急救使用的氧气等物资也处于紧缺状态,医院在高压下被迫做出了一个决定:
生还几率极低的病人
被放弃救治!
据美联社报道,在新冠疫情热点地区——加州的南部,
多家殡仪馆空间严重告急,
他们不得不停止“接单”
据悉,洛杉矶县“大陆殡仪馆”
每天平均处理约30具遗体,
是往常数量6倍。
为缓解现状,“大陆殡仪馆”已经开始租用15米长的冷藏箱存放尸体。
随着疫情数据的再度飙升,印象君担心,这样残忍的悲剧,怕是要再次上演...
据24日报道,美国年仅32岁并且怀有身孕的妇产科护士,
Haley Richardson
在感染新冠之后等不到及时治疗,
和腹中的胎儿双双去世。
这名护士的丈夫说,他的妻子在7月底病毒检测呈阳性,于是自行在家里隔离。
8月由于病情加重,
Haley
于是立即被送往医院,几天后被转到
重症监护室并且插上了呼吸机。
然而再十天之后,Haley腹中的胎儿死去,又过了两天,
Haley 也不幸去世。
在Haley病重时,医护人员曾试图将Haley转往将被转移到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进行ECMO治疗,
然而由于病例激增
附近所有医院的ICU几乎都已经满员
Haley只好被列入了等候名单
可惜并没有等来那根救命的稻草
在疫情形势恶化的当下,悲剧就会难以避免,频频发生...
看到如此种种,我们不禁想要发问,那么澳洲呢?
悉尼疫情恶化的背后
就在日前,澳总理莫里森宣布:要与新冠共存,达到接种目标,就会解封。
这番话,就约等于宣布:澳洲要“躺平”抗疫!
“躺平”的都发生了悲剧,澳洲也要躺平,然后澳洲未来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惨剧?
事实上,一些坏的情况已经出现:
随着悉尼确诊人数的暴增,悉尼的医疗系统也同样濒临崩溃。
悉尼医疗系统面临新冠重压,
5家大型医院不再收治确诊病患
甚至在医院紧急搭帐篷提供医疗服务
新州新冠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人数
在过去一周内增长了46%
前天,新州救护车系统第二次出现了三级警报,
也就是意味着新州救护车供不应求。
新州救护车服务负责人Dominic Morgan
说:“当我们接到不需要立即救助的急救电话时,后果将会是十分可怕的。”
“据我所知,本周有一个名18岁心脏骤停的患者花了25分钟才得到回复。这是十分严重的,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更多的人被发现死在家中:
悉尼一对双胞胎Roni Shawka和RamsinShawka,
此前因在感染病毒期间前往新州而受到警方的指控。
他们的妈妈Saeeda也被传染了新冠
不幸的是,
死亡来得实在是太快了。
根据邻居说,Saeeda咳嗽得很厉害,并且抱怨过呼吸困难。
令人心碎的是,是Saeeda晚睡的女儿发现母亲出了事,当时的Saeeda已经毫无生命迹象。
从这对双胞胎得之自己新冠阳性到发现母亲去世,仅过了48小时。
而在母亲去世的几天后,
这对双胞胎的父亲也被确诊新冠。
全家染疫之后,Saeeda的丈夫再也没像往常一样在门口洗车了,Saeeda原本悉心照看的花园也开始衰败,邻居说,从来没有听过这家房子如此安静。
虽然从初次发现新冠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我们再看到疫情相关的新闻时也已经开始变得“麻木”,
但印象君想提醒大家,新冠从来没有离开过!
这次的Delta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它的威力,
许多国家甚至重新回到了去年地狱般的生活中。
无数人生病、住院、甚至死亡,
悲剧从未停止发生,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
生命从来都不能被当作赌注,面对比病毒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尽全力地将其消灭,
而不是抱着侥幸地心里,轻飘飘地说一句“没办法”,然后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不幸的事,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了“躺平”,
数据再一次飙升,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
疫情像洪水一样不断涌入,而医疗系统也开始告急。
这也意味着未来还将有更多家庭堕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不知道,未来的澳洲会是什么样子呢?
编辑:小王子、Sandra
来源:CNN、Reuter、ABC、DailyMail、微博、
↑ 滑 动 查 看 更 多
图 片,扫码观看↑
对于在墨尔本的朋友们
我们还有8个互助号
能帮你解决
脱单 求租出租 找工作
👇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点击下方关注
收藏
赞
已赞
推广
扫一扫,分享文章给你的小伙伴
作者介绍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微信号:myc_club
我们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经常送福利,发布工作信息,新闻,单身群&出租求租信息的青年人平台!sharing and connecting brilliant ideas!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