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宝贝十九|这些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宝宝的命!

2017年02月11日 聚澳传媒






《澳洲宝贝》专为在澳华人孕妇,0-3岁宝宝的妈妈们而定制的时尚家庭育儿专栏,关注准妈妈及0~3岁宝宝妈妈的新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育儿观念;分享成功的喜悦与经历,开创个人生活新空间。






在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各位宝妈每天都盼着宝宝能快点翻身、快点坐起来;当宝宝能翻身、能坐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宝妈又开始盼着宝宝能快些会爬,快些会走。但是当宝宝真的会爬、走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的宝宝还小,对危险的防范意识较差,加上她们刚刚到这个世界,对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发生意外事故的机会就比较大。





触电



对触电的宝宝进行抢救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但切忌用手或潮湿的物品直接接触宝宝和电源。轻度灼伤者,可在受伤部位涂龙胆紫,并用消毒纱布或棉花包扎;重度灼伤者应送往医院抢救。受伤后的宝宝应该就地休息、避免走动,如果宝宝面色苍白或青紫、意识丧失,就要立即触摸他的心脏并观察呼吸动作,确定宝宝的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对呼吸、心跳停止的宝宝要马上就低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等穴,并在抢救的同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抢救。


为了防止宝宝触电,父母要注意安全用电。家中各种电器的安装都要符合安装标准,开关、插座、电线等都要放在宝宝摸不到的地方,平时还要教育宝宝不要玩灯具、电器、插销等物。



溺水



多数人浸没在水肿4~5分钟都会死亡,一般第3分钟时呼吸停止,第4分钟心跳停止,而3分钟以前获救常可自动复苏。因此,宝宝溺水后应实行紧急抢救,抢救措施如下:


(1)迅速脱离水源、清楚呼吸道积水。发现宝宝溺水后应迅速使其脱离水源,在上岸过程中或上岸后(如仍有心跳)可用双手举在宝宝腹部或用肩扛在婴腹部,宝宝头部查下然后不断跑动,使宝宝呼吸道积水倾出并辅助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溺水过程中常有泥沙、水中杂质、呕吐物等被吸入气管和肺中,因此宝宝出水后如果尚有呼吸、心跳,应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异物,并将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恢复呼吸、心跳。如果宝宝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时幼儿每分钟20次,婴儿每分钟30次左右。胸外心脏按压时,一般每分钟按压80~100次,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可先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再做15此心脏按压,反复交替进行。


(4)情况严重者应边抢救边争取到最近的医院治疗。



烧伤



这里所说的烧伤是除了火焰外,还包括化学伤(如石灰水烧伤)、电击伤等。


紧急处理措施


父母首先不要惊慌,应快速让宝宝脱离伤害源,去掉肢体或衣物上的电线、石灰、强碱强酸、沥青、灼热物体等。对烧伤部位的衣物应该尽可能地去除,以减轻对宝宝皮肤的伤害,但不可盲目用力剥脱衣裤或鞋袜,否则可能使损伤的皮肤被撕脱。正确的方法是:选择锋利的见到或刀片将裤腿或衣袖全部剪开,解开纽扣,小心地把衣裤脱掉。假如现场无间道或去掉衣物困难,应用大量的自来水繁复冲洗或浸泡创面。


特别注意的是,在目前医疗条件比较发达的今天,尽量不要采取一些土偏方进行治疗。有的父母把棉花烧成灰烬或将自己购买的中草药涂在宝宝的创面上,这样不仅会污染创面,还会给医生的正规治疗造成困难。更不要把已经坏死的皮肤撕掉,因为在治疗的早期,这些已经没有活力的皮肤具有保护创面的作用。



烫伤


烫伤也是宝宝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烫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1、立即轻轻地脱去被热水浸透的衣服,或用剪刀剪去覆盖在烫伤部位的衣服、鞋袜等。

2、如果是手足部位的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浸泡在冷水或干净凉水中30分钟,以减轻水肿和疼痛。如果是脸部等不能用凉水冲洗的部位,应用几条毛巾轮流进行湿敷。

3、冲洗之后应在上面上涂抹烫伤膏,一般不需要包扎。

4、如果伤面出现小水疱,不要把水疱弄破,以免造成感染。

5、严重烫伤的宝宝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平卧位,不要直立抱着。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淡糖水或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发生脱水。


如何迅速判断烫伤的程度


1、判断烫伤面积:可以用宝宝的手掌大小来估计烫伤的程度。即把5个手指并拢时,宝宝一个手掌的面积大约为全身表面积的1%,由此判断出烫伤面积。

2、判断烫伤程度:如果受伤部位皮肤仅有红、肿、热、痛的感觉,但未起水疱、表面干燥,则为I度烫伤,表明表皮被烫伤,2~3天后症状消失,皮肤脱屑,不留瘢痕;如果受伤部位起了较大的水疱,红肿、疼痛明显,为浅II度烫伤,表明损伤已经达到真皮浅层,若无感染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但不留瘢痕;如果皮肤痛觉迟钝、水疱小、皮肤微红、弹性差,为深II度烫伤,3~4周愈合,常会形成瘢痕。


预防宝宝烫伤的注意事项


1、洗澡时不要担心宝宝着凉,而将他放入过热的热水中。正确的温度是35.5℃~37.8℃。

2、家里的餐桌不要铺台布,因为不懂事的宝宝可能会将台布拉扯下来,餐桌上的热菜、热汤就会烫伤宝宝。

3、冬季居室里使用的暖气周围最好有防护装置。

4、家里的热水壶、热汤锅不能放在包包经常玩耍处的附近。

5、天冷往宝宝被我放热水袋时,应裹上毛巾,不可紧贴宝宝皮肤,热水袋的温度应在50℃以下。



咬伤与蛰伤



最常见的动物咬伤来自狗、猫和其他家庭宠物,在户外活动的宝宝也有被蜂、蝎等蛰伤的可能。


被动物咬伤后的处理措施


1、被狗、猫咬伤后,如果伤口流血,不要立即止血,因为流出的血可以冲掉伤口内一些细菌和毒素。

2、用弄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在涂上2.5%的碘酒,伤口不必包扎。

3、不论是否被疯狗咬伤或抓伤,务必在2~3个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如果超过2~4天后再注射疫苗,则多数情况下难以阻止发病。


被蜜蜂或黄蜂蛰伤后的处理


1、如果刺仍然留在皮肤上,要用镊子或指甲拔掉它,千万不要挤刺顶部的囊,因为一挤便会有更多的毒液进入宝宝体内。

2、为了减轻疼痛,可用稀释的醋冷敷。

3、如果宝宝发生过敏性反应或有休克症状、呼吸困难或水肿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到最近的急诊室就医,切勿拖延。



割伤



割伤是指伤口达到皮肤下面的组织,因为损伤比擦伤深,所以容易发生出血等问题,也有损伤神经和肌腱的可能性。


割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1、保持镇静:父母要保持平静,这样才 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2、压迫:使用干净的敷料或布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5分钟,这样做几乎可以停止所有的活动性出血。如果持续压迫5分钟以后仍然出血,就要重新压迫或将宝宝送往医院。

3、严重的割伤必须寻求医生的帮助,不管出血量是多少,如果伤口较深或伤口的长度超过1.2厘米,都要寻求医生的帮助。较长的伤口和位于面部、胸部及后背的伤口很容易生成影响容貌的疤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损伤后8小时内完成缝合,则生成疤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小。

4、清洁伤口并使用敷料:如果父母觉得可以自行处理宝宝的伤口,可以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确保伤口清洁,用抗生素油膏外敷,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5、没有必要使用碘酒、红药水或酒精等防腐剂处理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起作用。


中毒



误食毒物的大多数宝宝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一般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


中毒时可能出现的征象


如果父母曾经看到宝宝与一个打开的或空的毒物容器在一起,尤其是宝宝出现任何形式的行为异常时,应该考虑到宝宝可能中毒。中毒的现象有:

1、衣服上难以解释的斑点

2、嘴唇和口腔烧伤

3、罕见流涎或呼出奇怪的味道

4、不伴发烧的腹部痉挛

5、呼吸困难

6、突然的行为变化,如不常见睡眠、激惹或跳动等

7、惊厥或意识丧失(仅发生于非常严重的病例)


预防婴儿中毒的注意事项


1、将药品储存在上锁的箱子中或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2、在哄宝宝吃药时,不要告诉宝宝药物是糖果。

3、误服药物最有可能发生在夜间,因此在夜间吃药时,一定要开灯。

4、不要将去污剂或其他清洁产品储存在壁橱或浴室内。

5、不要将有毒的物品存放在以前曾经存放食品的容器中。

6、家中准备一小瓶吐根糖浆。推荐使用剂量:1岁以下宝宝服用剂量须与儿科医生协商,1~10岁的宝宝每次服用15毫升,随后喝2杯水。



脱臼




宝宝关节活动的范围较大,但韧带松弛,关节囊比较柔韧而且富有弹性,牵拉负重后容易引起脱位。如宝宝突然跌倒时,父母常常牵着宝宝的一只手向上提起来,结果使关节脱臼;外出散步时,突然有辆车从拐角开出来,惊慌的父母会突然猛拉宝宝的胳膊,引起脱臼。关节脱臼时,宝宝会大声哭闹,不让其他人触摸它的脱臼部位,不敢抬臂上举。


确定宝宝关节脱臼后,应立即将脱位的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将宝宝送往医院。


异物入耳



当宝宝惊慌、哭闹不止并抓耳朵时,应考虑其外耳道是否有异物,这时父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不要用火柴梗、发卡等尖锐物体伸进宝宝耳道内乱掏乱挖

2、如果耳内是小纽扣等异物,让宝宝偏着头是患侧耳朵朝下,然后单脚跳几次,耳内的物体便可能被跳出来,或使宝宝侧卧,患侧耳朵朝上,然后父母用掏耳勺将异物掏出

3、如果宝宝耳内进入了小虫子,可以用手电筒或电灯照患侧耳朵的外耳道,同时将对侧耳朵都塞住,嘱咐宝宝闭上嘴,这样可以诱使小虫子爬出来。


憋闷窒息


宝宝窒息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立即就地进行心脏及肺的复苏,尚有挽回生命的希望。可以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当在宝宝颈前或腹股沟内侧部位触及动脉搏动,或宝宝面色渐转红润,甚至出现自主呼吸时,说明抢救有效。与此同时要尽快将宝宝送至最近的医院抢救。


预防宝宝窒息的注意事项


避免宝宝发生窒息,重在预防。比如睡觉时父母和宝宝不要靠的太近,以免压住宝宝。应重视对患呼吸道疾病的宝宝的夜间护理,经常起床观察宝宝的变化,不要让宝宝边吃奶边入睡,溢奶时要将宝宝侧卧,防止呛奶窒息等等。


点击查看更多澳洲宝贝专栏文章


澳洲宝贝|澳洲妈妈怎么备孕,最实用最全的澳洲备孕产品在这里!


澳洲宝贝十八|怎样把女儿养得更漂亮?小小秘籍,让女儿越来越有气质,速速get√


聚澳传媒整理报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