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一段健康的跨国婚恋关系

2020年06月19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写在前面的话:

“笑语文化”博主出国前有九年在国内教育领域工作经历。前期在一线教心理健康教育、对外汉语和英语。同期还做大专与留学培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后期与一群志同道合中外小伙伴做外籍人才引进和国际文化活动。合作过在华的一些外籍名人等。

三年前开始背包旅行,旅居新西兰、澳洲和亚洲。曾经在新西兰打工度假且独自搭车一年整,被好心人捡到200多次,累计行程一万多公里,拍有纪录短片,被当地媒体采访。期间开始创办个人平台“笑语文化”,结合自身经历写有多篇以中外文化交流和旅行为主题的原创文章,鼓励大家探索自我,热爱生活。

在新西兰迷上各种户外运动,现居住在户外生活同样丰富的塔斯马尼亚,兼职州政府国家公园护林员和社工等职。创办个人心理健康工作室,将自然教育与心理健康结合,对“跨国婚恋”“中国人融入西方社会”等有深刻见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是脑、心与行为的共同成就,并非你知道那些要健康的大道理就行。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别人拉一把,带一段路。走出黑暗,迈向光明。就像我在深山徒步,有时候走很久很久也看不见路标,有时天已黑尽却还没走到营地……却在山回路转时突然发现路标和抬头仰望星空时找到慰藉。

博主现在征集3-5名对感情迷茫(不限于跨国婚恋)和人生困惑(如无法融入西方社会)的朋友做免费心理健康工作,我会抽取3-5名比较有典型性的案例。有需要请扫二维码加微信,并注明心理咨询。未注明的恕不加哟。欢迎转发和转载,感谢大家!




 图为博主在新西兰库克山



正文

随着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人与各国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跨国婚恋的频率也逐渐上升。曾经听过一种遗传学说法,是人种隔得越远,后代的基因越好,或遗传病的概率越低;反之,像近亲结婚小孩就更容易得家族遗传疾病。这条理论像是点着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同胞的穴,中国人与白人联姻的混血宝宝尤其让人钟爱。所以涉外婚姻多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企图”掺杂其中,加上巨大的比你想象中还更甚的文化差异,真正在跨国(跨种族)婚姻中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例子不太多。

图片来自谷歌。


下面就博主亲历和收集了一些在跨国婚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一一回答:

为什么我与外籍恋人、甚至爱人在一起都很久了,还是感觉融入不了对方家庭和文化?

这个是大家的同感,毕竟你和对方成长环境和文化差异巨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来澳洲一年多了,每次聊到文娱类的很多梗我都很难get到。我国7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慢慢有西方国家电影音乐进来,这边很多家喻户晓的明星我都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邓丽君、刘德华等,互相只知道很少的国际巨星像杰克逊和成龙那种。


我是85后,从小学就开始每周看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一直追到高中。大学期间涉猎更多更广,像库布里克和塔伦蒂诺都是那个时候收入囊中的。但雷人的是,由于中西方市场定位不同,同样的电影会用很多不同的翻译,大陆、港和台各翻译各的,最典型的像《乱世佳人》这种,电影原名是和原著的书名一样《Gong with the Wind》,书名是《飘》,直译可以是“随风而逝”。当然《乱世佳人》这个翻译是绝对的经典,只是由于都不知道原名,每次聊到这些要重新谷歌。再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原名是直接用的主人公莱昂《Leon》,也有翻译为《杀手莱昂》的,西方电影很多用主人公名字命名的都被我们用神来之笔的翻译引入内地市场,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查。我知识储备还是蛮大的,但刚开始也免不了尴尬。这些细微的、没有共同“语言”的差异布满了双方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我们都恋爱很久了,他/她还是没说“我爱你”,我也感觉对方没有把我爱得很深切?

爱,love这个词本来就在恋爱交往中是很有分量的,如果我才认识交往一个男生,对方就说“我爱你”的话,会很奇怪,觉得对方看电影看多了吧。西方人表达感情很逻辑很理性,一开始一般说“我喜欢你”(I like you.)

“我喜欢和你待在一起”(I like spending time with you.)等到后面感情深入了才说“我爱你”。他们通常言是由衷的,需要通过时间通过交往,彼此先相知,一定时间后才相爱。

普遍的交往模式也是先性后爱,当然我有些朋友是基督徒,要等到婚后再性的不在这个普遍范围内。


性合拍虽不是感情的全部但肯定是重要的部分,不试婚怎知道婚姻能否走下去,怎知道彼此性格是否相融。


很久前读过一篇讲德国婚恋观的文章,说当今德国很多情侣都是恋爱长跑很多年、甚至十年以上才谈婚论嫁。好处是婚姻质量高,婚姻持续时间长,离婚率低。


博主观点是,首先在法律意识健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去交往,不然怎知道合不合适呢。我也遇到一开始被某人的精神气质吸引,结果相处下来很郁闷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款(type)。我之前没有满世界跑时特别钟情那种很有冒险精神、玩极限户外、骑行横穿世界等的男孩纸。觉得敢于挑战自我的男生简直不要太迷人。他们一般身心健康、睿智浪漫,结果也遇到过这中间不是很好的人,这种痴迷很自然就回归理性了。经历是最好的教育。当然,不管男女都要保护好自己和懂得识别,这点不管年龄,也不分国界。


博主认为,最健康的婚恋关系是彼此相处舒服和开心就够了。不管找再有钱有才华的,最终也要自己开心。有钱和有才华都是给别人看的。


两年前我在新西兰搭车时遇到一对荷兰-法国情侣,男方向女方求婚时一段发在脸书上的话令人动容。他说,他们见过彼此最好的一面,也了解对方最差的样子;他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他们期待共度余生。当时和这个荷兰小哥哥聊天时他就很赞美他女友,说是他女友乐于助人的性格感染了他,让他更热爱生活。我相信他说得非常由衷,我免费搭了他们一天的车,路上俩人总是很照顾我,载我去想去的地方。


以上总结有两点:


一、不管是跨国婚恋还是所有婚恋,都需要双方不仅被对方最美的一面吸引,还需要彼此包容不好的地方。这是心理技术活,可以练习的,我期待分享给大家。


二、健康的婚恋关系一定是好朋友关系,无话不谈,相知相爱。试问你觉得你的另一半是你的好朋友吗?




下面叽叽歪歪一些与外籍人恋爱,大家最容易担心的问题:

A 父母家人不同意。

B 文化差异太大,无法融入对方文化。

C 语言障碍,很难深入交流。

D 没有结果,老外只是想玩玩。

E 我在周围朋友面前是“洋”眉吐气还是“崇洋媚外”?

F 明明知道找老外没结果,我还是控制不住。


博主之前在国内被歪果仁评为“最受老外欢迎”的中国城市做外籍人才招聘管理,组织各种中外国际文化沙龙,合作过在华发展的各行业外籍名人和人才。认识的歪果仁可以集齐四大洲五大洋的大部分重要城市,见了也听了太多中外联姻案例。


歪果朋友那边,我也总结出他/她们与中国人婚恋最担心的一些问题:

1,与中国人婚恋最痛苦的莫过于是要与他/她全家婚恋(这句其实是我故意直白翻译过来的,意思很明确,即是最痛苦的是中方家庭介入太多)。

我绝大多数有中国伴侣的外国朋友都很共鸣这点,夫妻的私人生活被中方长辈严重干预。这点后面还有更多阐述。





2,语言障碍,每次都要重复几遍对方还是没get到全点。

外国人普遍中文不是太好,与中国伴侣交流多半还是用英语等自己的母语。当然我也遇到过老外方中文超好的,还有说当地方言的,家庭交流就用中方的母语的,不过绝对是少数。


语言问题不约而同是双方都会遇到的难题,其实大部分约会老外的中国人都是英语比较自信的,但当对方语速快了,带点口音再夹渣俚语的时候真的很难。你会觉得很多时候都在小鸡啄米搬的点头,生怕不能和对方共鸣,真正听透了多少只有你知道。博主之前英语还是小白的时候每次听不懂就虔诚的请对方再说一遍,换来的大部分是nevermind。也不是他指的是never mind还是nevermind。

 图片来自谷歌。


另外很多爱学习的小主还希望在交往中提升英语的,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对方也不愿意总是教你更正你。


我还遇到一些例外,那个老外自己的英语很差,也不会说中文;他中国对象的英语也非常差,更不会说老外的母语,真不知他们日常怎么交流。难道都是靠翻译神器?我简直不敢太脑补。


大家不要觉得老外的英语都很好。几年前在国内打出租车,司机大多还是见一个白人就说是美国人,这两年应该稍微好点了。所以不是所有老外都是从英语是母语的国家来的,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整个东欧(俄罗斯、乌克兰那些)、整个拉丁美洲等英语好的老外没有那么多,只是整体比中国好,因为他们之前相互之间交流多,用得多嘛。


我有次在新西兰找了个有房车的法国小伙伴拼车游,结果对方英语实在太烂,我给他导航指路都吃力。遇到一件事,他首先想着用法语词来碰运气,因为英语里有很多词是从法语拿来的,用起来很有逼格,是的,英国贵族喜欢装逼很多法语。总之最后实在交流费劲,就和那位法国小伙伴分道扬镳了。


中国人英语以后是越来越好的,根本不用担心,在国外旅行时遇到超多00后的英语都是母语水平。






另外,受歪果朋友之托,也想借机嘱咐同胞们一些常识点:

第一,不要再看到个白人就说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等一众人觉得很郁闷,况且这几年美国的口碑又差。有些美国人在外面怕被攻击还故意说自己是加拿大人。

图片来自谷歌。


第二,南非地处非洲最南端,官方语是英语,而且还有很多白人。之前在招聘时,一提到南非来的,很多小伙伴毫无犹豫认为是非洲来的都是黑娃子,南非盆友表示很桑心。他们找我说了好多次,希望得到集体“洗白”。况且以肤色论人这点是犯了种族歧视的大忌。由于不是文章主题,就不延伸了。






3,一旦和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女孩开始恋情,总被各种催婚,有来自女孩的,也有女孩家人的。

这点歪果仁表示鸭梨很大,和这点相对应的中方担忧是:担心老外都是喜欢玩玩就算了,耽误了自家时间和青春。


首先,明确的告诉大家,是有部分年龄较小的歪果仁喜欢在单身和年轻的时候玩一玩,但是没有大家说的比例那么大,这中间有误解。就我了解的大部分歪果仁是对恋爱很随缘的状态,他们要是觉得遇到对的人了,还是很愿意马上给出承诺、甚至订婚的。对于终身伴侣和幸福的追求是全人类、甚至很多物种的需求,老外又不是外星人,虽然都有个“外”字,但是是人都是希望有个健康快乐的情感归宿的。

那很多人就觉得那是不是老外就喜欢“玩”中国妞啊。我觉得症结还是双方文化差异真的太大,刚开始是因为化学反应看对眼了(他们常用chemical来形容我们俗称的触电或有眼缘),相处下来才发现的确不是那么对的人。


说老外理性、不感情用事是挺准确的,西方文化中万事都要讲个“道理”,科学证据链啥的是深入他们骨髓的。像老外如果遇到和父母兄弟姊妹等至亲相处不来就可以不联系了,因为没必要继续一段毒害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理性”大于“感情”;而中国讲“血浓于水”,不管亲人还是伴侣人品再恶劣,对自己再伤害,也要管到底,然后在互相纠缠和折磨中耗尽一生,一定要“孝顺”,而且要比谁更孝顺。西方也有很多家族企业或介绍自己亲朋好友工作的“关系户”,但他们首先要看这人能不能很好的胜任职位,如果能,那何乐而不为。


所以当“理性”的西方人与相对“感情用事”的中国人恋爱时,问题就出来了,西方人感觉随着相处的加深,慢慢看到相互“三观”的不合,他/她一开始也会积极找对方沟通,但是发现很难。一个是语言上的难,当你用非母语沟通一些很细腻和深刻的价值观问题时,你觉得翻译神器可以解决?那些深藏的语气语调、委婉的只说一半的东东连母语人都很难精准把握。


另一个还是观念差异太大:中国人的逻辑是,你找我谈我们俩的问题就是在挑刺和不爱我,对方指出我的一些问题让我自尊受打击。但殊不知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大家坐下来,心平静气、人畜无害的好好聊聊,跳出当事人的盒子看看双方怎么改进。不好吗?


可惜中国文化里不擅长这块。父母很少和孩子沟通,夫妻之间也很少沟通。现在普遍的婚恋逻辑是,要爱就要死磕到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等。而且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也不知道怎么挑对的人。还在让父母直接干预自己对象选择。西方父母很少干预插足子女婚恋的。关于这个,我也写过一篇出国后的收获——我的个人空间神圣不可侵犯


西方人平均是14岁左右就开始恋爱,父母也会正确引导(这些我都问过大量身边的西方朋友)。所以到二十多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不是恋爱小白,即使隔着文化和语言障碍也都摸得清是否是对的人,所以你觉得对方不够爱你,不愿意很快做出承诺啥的大都也是对方还不够确定和你能否走下去。


当然,西方人很多又是很活在当下的,他/她觉得即使不是对的人也不妨碍共度良宵啊,大家都是自由的,走不了心走走肾也是开心的。或者就是当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好朋友有啥的。相爱和发生关系明明就是两个问题嘛。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世俗观念是走心和走肾的必须是同一人,而是一旦走了肾就自以为也走心了,最后搞得很受伤。而对方很无辜,明明我找你就是为了走肾,我也没给你啥承诺啊,大家都在空窗期,没做错啊。西方人不知道中国文化里是先要走心才走肾的,而且西方教育主张对女性呵护和尊敬,对方不愿意绝不强求(你要是遇到强求的一定是人渣,不但要躲,要是有越轨行为得报警),即使只是玩一玩也会很尊重你,让你感到相处过程很愉悦,误以为对方爱上你了。


而且,西方人一开始都不会限定和约会对象的结果,如果只寻觅短期关系或某种运动的那种大都会在一开始讲的,也就是对方都不想骗你的,反正他们也不是一定要结婚,父母也不会催,骗你感情没啥用啊。如果你真的遇到骗的了,只能说明你遇到洋垃圾,反正现在随着国门大开,洋垃圾也不少;还有就是你需要提升辨识能力了,有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咨询。


综上所述,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和恋爱经历导致中西婚恋异常难。前面说过,许多敢于和西方人恋爱的已经是人群中教育思维比较“西化”,语言能力相对较好的同胞。

西方人搞不懂都二十、三十老几的人了居然能容忍父母这么干预自己的感情,我给年逾七十的澳洲阿姨看《一条》曾经一期30多岁英国留学女硕士一个人去上海人民公园“给自己相亲”的一次行为艺术纪录片。老阿姨都惊叹中国父母掌控儿女婚恋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把自己儿女信息像给宠物狗配种一样展示出来。婚后也对小夫妻横加干预,中国很多恩爱的小夫妻其实是被长辈干预拆散的。而我们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自己这段感情尚且困难重重,还要受父母夹击。


我也不是一味批判父母辈,只是想讲清楚一些问题的根源。因为我处理过几乎所有的感情障碍甚至各种问题,都有很大的原生家庭影响,在中国以孝为道德标榜的社会是不可回避的。很多老一辈认为,双方一旦结婚再生个小猴子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结婚只是新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意味着更多的磨合与修行,并不代表恋爱关系的结束,从此一劳永逸。


后面再简单谈谈中国人担心的后两个问题。

E 我在周围朋友面前是“洋”眉吐气还是“崇洋媚外”?

这个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吧,很多人人生无聊无趣得一逼,当然喜欢逼逼人家的私事,尤其是这种可以扯上“爱国”和“卖国”事情。当然这年头带个洋媳妇或洋老公回老家还蛮博眼球的,似乎“洋”眉吐气大过“崇洋媚外”。


其实无独有偶,很多西方人也容易被亚洲人的外表吸引,俗称yellow fever“黄热病”的意思,因为我们是黄种人嘛。当然这个词有种族歧视意味,凡是提到肤色的都很敏感,要注意使用场合。老外也觉得在脸书上发个和亚洲情侣的照片挺酷的。

另外有一批自身条件不好的白人男性由于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对象,把目光投向亚洲和俄罗斯乌克兰这些移民倾向很重、女性又温顺可人的国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F 我明明知道找老外没结果,但还是控制不住。

这点之前提到过。这种心理挺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type,即喜欢的那款。某总是网红收割机,某大佬儿子是名模收割机。咋们就喜欢金发碧眼也没啥问题啊。

的确没啥问题,喜欢就应该勇敢去追求,人生就一次,只有经历了才有收获。


最后希望大家都开心幸福,只有我们的小家幸福美满了,社会才稳定和谐。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极简汇率” 活动期间

10个赞就可以换100元人民币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