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话题】王丽萍和她的葡萄酒之梦

2015年11月13日 BQ澳洲


初见是在9月的一个下午。墨尔本的严冬已悄然离去,春意正肆意蔓延。着一袭白衣,从远处款款而至。优雅,迷人。五旬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过多的印记,更多的是时间所沉淀下的沉稳,娴静。

她是王丽萍,一位伟大的母亲,一名资深葡萄酒爱好者,一位坚强却又温柔着的女人。

就在这么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在喧嚣的城市旁,在宁静的雅拉河畔,我聆听了她和她与葡萄酒的故事。




>>>>

恋上,那一股齿颊留香的味道

什么时候初识葡萄酒?王丽萍已经忘记了。也许是年少时的一次轻狂,又或许是某一次生意场上的往来,亦或是某一日下午,与友人在某个咖啡吧闲聊的时候。


但是,缘份往往是那么奇妙。以往的数次相遇也不及突然的一次怦然心动。一次朋友聚会,推杯换盏间,觥筹交错中,快意人生。待送好友归去,尽兴之余,懒病来袭,便没有理会那随意丢弃在碗池中的酒杯。第二天清理酒具的时候,一股带着类似炭烧,又类似巧克力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持久,特殊的留香是她从未体会过的。她一个一个拿起酒杯,开始寻觅这撩人香味的来源。当她拿起昨晚曾经盛过红酒的一个酒杯时,一股熟悉的香气再次袭来。从此,她便爱上了这股味道,也爱上了这股味道的来源——红葡萄酒。


>>>>

沉醉,如禅修一般的过程

品葡萄酒,漫步于葡萄架下,享受那一股沁人心脾果香的袭来,于王丽萍而言,是一件快乐,静心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难过的也好,开心的也罢,她都会往葡萄园跑。“一到葡萄园心就能静下来,”她这般说道。


同时,她喜欢红葡萄酒,并不仅仅因为这醉人的酒香,还因为红葡萄酒那如坐禅般的酿造过程。王丽萍很喜欢将红酒的酿造过程比喻为中国的禅修。她认为,不管是澳洲葡萄酒酒庄的庄主还是葡萄园的园主,都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的人。“葡萄酒是需要时间去酿造的”,她说。酿造过程中的一缕阳光,一丝细雨,分秒之差,都会对葡萄酒的口感产生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酿造者必须有强于常人的认真态度和严谨的思维。她曾经凌晨4点多,在天还未破晓的时候,便起床驱车赶往她在惠宁顿的葡萄庄园,和酿酒师一块,等待那温度、水分等所有条件达到极致完美的那一刻。”刚开始我也不懂,后来在酿造的过程中发现,即使相差短短几分钟,所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都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区别。做葡萄酒真的需要一颗严谨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才能做出真正好的葡萄酒,”她说道。




>>>>

视之为事业

王丽萍是一个很感性的女人,或许说,这个感性带有那么一点“任性”的味道在里面。作为163签证的持有者,澳洲政府规定所有持有此类签证的投资者均需要在澳进行一项商业投资。原本,这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早在前往澳洲之前,她便在中国有自己的企业,有自己的生意,并且运营得顺风顺水。利用以前在中国所积攒下来的资源、人脉,完成澳洲政府所下达的任务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她却没有这样做。相反,她选择了一条任性但随心的道路——成为一名葡萄庄园的庄主,从葡萄酒酿造的源头开始,去开创一片带有“酒香”,“果香”味的事业。当喜欢发挥到极致,那便是将之视为事业,并爱之以责任。


说做就做,王丽萍首先做的便是定下她想要让爱酒之人都品尝到的这款酒的名字——WELL bin 1962。为什么取1962这个名字呢?王丽萍有自己的解释。在她看来,60年代出生的人都被那个时代烙下了独特的印记。“我出生在一个家教非常严的家庭里,六十年代生人。遇到过高考,遇到过改革开放,后来又遇到体制改革,所有好的,不好的,我们这个年代通通承受了”,王丽萍说道。这是一个祸福相倚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年代。所以,她希望她的第一款酒以这个年代来命名,也希望所有惜酒懂酒之人能够品出蕴藏在这瓶酒背后的情怀。


为了找寻到符合这个名字并能勾起人们情怀的一款葡萄酒,王丽萍一次又一次的前往散落在澳洲各地的葡萄酒庄。最终,她选定了由澳洲著名酿酒师塞吉奥·卡利所酿造的Shiraz,一款“带着黑色水果芳香,串着黑胡椒烤肉风味,沉浸着紧致的单宁,经过橡木桶培养,散发着略带太妃糖柔美的”红葡萄酒。但是,让王丽萍最终敲定这款酒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由塞吉奥·卡利所酿造的这款酒的口感最佳,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平衡度是掌握得最好的”。王丽萍解释说,这款酒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她具有浓浓的黑胡椒味道,中和掉了黑胡椒本身的辛辣,将所有东西最大限度地提鲜,品这款酒就像是品一个来自中国60年代人的人生一样,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最终却都归于平衡。




>>>>

爱之以责任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王丽萍并没有想那么严苛地要求自己。“因为我想,年纪也大了,也不想折腾那么多。”她就想像许多投资移民者一样,顺应市场的需求,寻找物美价廉的葡萄酒。也许是因为内心对于葡萄酒的喜爱,也许是她口中所描述的“60年代精神”的“作祟”,这个想法实施没多久,便灰飞烟灭,再也没有死灰复燃过。


王丽萍说,在她寻觅葡萄酒的时候,每去一个酒庄,酒庄的负责人都会先介绍酒庄里面最便宜的酒给她。也会调侃道:“你们中国人就是喜欢买便宜的东西。”初始,当翻译翻给她听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自己也在寻找物美价廉的东西。但是,渐渐的,她觉得不对劲。而且,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提到“rubbish“这个词,翻译虽然没有直接翻译出来,但是直觉告诉她,这并不是一个褒义的词语。“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心理总觉得不是滋味。”后来,她终于忍不住了,问了她尚在读大学的儿子rubbish究竟是什么意思。儿子告诉她,这是垃圾的意思。听完之后,王丽萍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她先是气愤——“因为这是一些个体的行为,但是却被烙印在整个民族的身上。”但是,气愤过后,更多的是自省——“因为自己刚开始确实也是这样的”。从那以后,王丽萍就决定,不再找便宜的酒,也不找最贵的酒,而是找,最符合心意,最能代表“WELL bin 1962”这个名字的酒。


王丽萍说道,本来塞吉奥这个酒庄是不打算和中国人合作的,因为他们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人是不懂酒的一群人,至少,并不懂得葡萄酒之美。“西人有西人的傲气在”,她笑了笑说,但是中国人也有中国的傲气。王丽萍就是用她的傲气赢得了合作,也赢得了尊重。当塞吉奥酒庄的负责人把几杯葡萄酒盛放在她面前,让她选择她认为最好的一款酒的时候,王丽萍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相信自己的味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其中一杯酒。“当时他们很惊讶,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款酒?我当时也不太懂红酒之道,就告诉她们,不为什么,我的舌头告诉我,这款酒最适合我。”酒庄的负责人听完就笑了,从这之后,他们就打定决心,要和这位以“心”为主,真正爱酒之人打交道。



>>>>

真正懂酒的人,会喝出酿酒人的心思

至此,王丽萍完成了最艰难的一步,也寻找到她所心仪的葡萄酒。但是,想要将这款酒成功的推往中国,去引导市场,而不是顺应已有的市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还需要敢作敢当的魄力。


王丽萍刚开始向国内的朋友们介绍这款酒的时候,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他们会问,别人的酒就很便宜,为什么你的酒就那么贵呢?”或者会说,“同样是产自希斯克特(Heathcote)的西拉子(shiraz),为什么你的就是要比别人的贵上许多?”


有那么一段时间,尤其是当这些质疑不断袭来的时候,王丽萍一度快要放弃了,“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自己要这样折腾自己啊,不成功就不成功吧,引导什么市场,顺应市场好了。”但是,这种想法还是转瞬即逝,几十年纵横商场所锻炼出来的坚强让她鼓起勇气,继续前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心去做一件事,自然而然别人就会感受到你的用心,”她说:“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去年一年,她三次回国,每次回去,当她面对质疑的时候,她都会邀请质疑者们列出他们所认为的便宜的,和”WELLbin 1962”相差无几的葡萄酒出来,她自己举办一个小型的品酒宴会,让她的朋友和质疑者们随意品尝。当然,他们事先并不知道哪杯酒来自哪个酒庄。“味蕾是骗不了人的,酒一比较就出来了。”现在,王丽萍的“WELLbin 1962”在国内的销量非常好,甚至有些超过她的预期。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得到的又何止“销量”二字那么简单,拥有的又何止是在这三维的物理空间内所存在的庄园呢?


采访过程中,王丽萍一直很强调一个“de”字。这个“de”可以看成是“得”,她说,品酒如品茶,品茶有“三得”,得趣、得神、得味,品酒亦如是。尤其是葡萄酒,时间在酒里的沉淀是茶所不能比拟的,品酒就如同品人生,酒香越是浓烈,越是能品出酿酒师背后的故事。也可以看成是“德”,只有有德之人,才能诚心而作,酿造出值得品评的好酒。



观赏时间:11月13日-15日,10am-5pm

拍卖时间:11月16日 6:30pm

咨询网站:

www.mossgreen.com.au

咨询人员:

Patti Sedgwick

(03)9508 8888

[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朋友圈!本文出自最新《BQ澳洲》杂志『本周话题』栏目,阅读杂志原文,可购买杂志或网上阅读。请支持澳洲100%原创中文周刊。谢谢合作!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