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出了国的儿女离成功越近,离父母越远!

原创 2019年02月09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2891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阅读导航

  • 前言

  • 一个人移民后对父母的负疚感

  • “留守家长”的归宿

  • “游必有方”

 

前言

 

李安导演曾在驰名“家庭三部曲”之一的电影《推手》中,探讨了中国传统亲子关系在移居美国环境下的重新定位与重新权衡。

 

来源:《推手》剧照

 

电影从朱老先生由儿子晓生从北京接来美国定居开始,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描绘中西文化之间在生活、教育方式中以至于方方面面的差异与冲突,以及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一条代沟 。

 

影片中的朱老先生随儿子迁到了美国,虽然避免了在中国一个人孤独终老的结局,但老人家在美国的日子却过得并不舒心。而儿子晓生则在美国妻子与中国父亲之间的矛盾之中两边为难,他一面无奈地向妻子妥协,一面又对父亲存了愧疚之心。

  

事实上,《推手》中的故事与主人公内心的纠结,或许对每一个选择了移居海外的中国儿女来说都并不陌生。

 


虽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在已经选择了远渡重洋、移民海外之后的人们,又该怎样面对父母的未来?

 

是让他们在熟悉的中国土地上安然养老,还是把他们接出国一同团聚?


1

一个人移民后对父母的负罪感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选择告别故土、前往遥远而陌生的异国他乡定居。

 

根据2018年的《世界移民报告》显示,中国为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群体,而在2015年有约900万中国人移居海外。

 

来源:2018《世界移民报告》

 

在移民们选择的居留国中,虽然向往美国的人是最多的,但实际移民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14.5%,而澳大利亚几乎是它的2倍,为28.2%。而根据澳洲统计局ABS最新数据统计,共有约120万华裔群体生活在澳大利亚,而其中包括约57万出生地为中国的居民。

 

由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其中这些远赴海外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中,多半都是独生子女,而赡养父母的义务,却不知将会落向何处。

 

自从中国开放了二胎政策,曾有国内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是421的家庭(4个退休老人,2个成年人,1个孩子),则一对夫妻除自己之外平均每人要供养2.5个人;而如果是422的家庭(4个老人,2个成年人,2个孩子),则一对夫妻平均每人要供养3个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根据SBS电台报道,根据Catherine Hall Ward博士与Irene Styles博士在《国际应用精神分析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题为“因移民而导致内疚”的学术论文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的某些移民们对自己父母产生的负罪感往往非常强烈而持久。

 

研究表明,负罪感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分析为:

 

1

接父母一起出国定居的移民,会觉得自己让父母被迫离开了熟悉的家园;

2

把父母留在国内的移民,会觉得自己作为唯一的子女,却没有尽到在身旁照顾父母的义务。

3

自己的移民行为或许还削弱了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联系。


研究报告中还强调,这种内疚情绪的存在感会非常强烈,而且尤其可能影响往往比男性更多愁善感的女性移民、以及海外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

 

Hall Ward博士在接受SBS的采访中,提起了参与本项研究中诸多受访者的其中一位,她的故事令人心碎:

 

“我觉得都是因为我移了民,我的公公才会那么早就去世了…或许因为是自从我离开了以后,他就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孙子了…这种巨大的负罪感自从那天开始,就一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 。”

 


而对于父母来说,在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到海外定居之后,也无非就是两条路摆在眼前 —— 要么随子女一起出国移民,要么就是留在中国成为“留守家长”中的一员。

 

《澳洲财经见闻》曾为大家报道过随子女一起出国的中国老人们,来到澳洲却成为了家中免费保姆的心酸生活。这些移居海外的老人们不但需要任劳任怨地照顾儿女孙辈,还要承担语言与文化冲突带来的层层压力。(点击阅读《深思:来澳父母,沦为隔代儿孙的免费保姆》)

 

而那些被留在中国的父母们,过得都还好吗?



2

“留守家长”的归宿


“留守家长”,英文称Left-behind Parents,特指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后在家留守的家长。

 

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子女的留学则意味着一对“留守家长”的诞生。留学绝非孩子一个人的事,这种选择其实改变的是整个家庭的生态。对这些家长而言,比时空阻隔更可怕的或许哪怕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可能因为距离与文化环境的差异性,逐渐微妙地发生变化。

 

有些“留守父母”对此看得比较开些,有的甚至坚持自己留在国内,干脆地拒绝了子女提出的一起移民的请求。

 


谭先生在女儿移民后一共搬过两次家:一次是从9楼搬到2楼,方便上楼梯;第二次是搬到养老院,从而更方便照顾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太太。

 

其实女儿移民后不久就希望办理申请让父母也一同过去,却遭到了两老的拒绝,“亲戚朋友都在这边,去到那边,就对着他们三口人,你眼望我眼,没意思”,谭先生和太太爱热闹,女儿虽不在,但两老退休后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过得很是充实自在。

 

 “当然想一家团聚庆祝,但明知不可能,也只能自己开解自己。每个家庭结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起过节也没什么奇怪的。”二十多年来,谭先生不曾动过去美国看看女儿的念头,“知道她在那边过得不错,就足够了。”


有些“留守父母”或许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却也对此是无可奈何。

 

“他想出去的时候,你不给他出去;等他将来年纪大一些,是会埋怨你的”,胡女士是一名广州某高校退休教师,她无奈地向网易新闻的记者提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已远在澳洲定居,目前只有她和老伴留在广州生活。

 

“那时国外环境比国内好,中国比较落后,只要子女想,有的父母借钱也要让子女去留学”,胡女士也曾劝过大儿子留在国内读书就好,但是既然劝不住,也就不好再多作挽留。

 

胡女士的大儿子在1987年时去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在当地定居。而随后1996年,弟弟也追随哥哥的脚步,移民到了墨尔本。

 

有些“留守父母”却是一腔意难平。

  


“了解我们情况的人知道孩子在国外,不熟悉情况的还以为我们是失独老人”,家住南京鼓楼区的69岁老人钱先生说。

 

据南京《现代快报》报道,钱先生的腿脚六级伤残,老伴去年查出肺癌晚期,而唯一的儿子已在加拿大12年,却不愿意回到中国。

 

“在这个世上,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唯独不能不要生你养你的父母。”在写给儿子的多封邮件中,这位老父亲无奈又伤感地写道。

 

12年前,钱先生的儿子不顾父母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前往加拿大的飞机。

 

2014年7月,钱先生的老伴查出肺癌晚期已经转移,听闻母亲病了,儿子飞回了南京,在家呆了40天。据钱先生说,这是儿子去加拿大这么多年第4次回国。

 

钱先生本以为儿子看到家中的情况会有所改变,“我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没想法。”这样的对话让钱先生非常寒心,父子关系也再次变紧张。待儿子回到加拿大后,再给家里来电话也不和父亲说话。

 

钱先生说,他希望儿子回国的主要原因为两点:一是他认为国内的发展不比国外差,二来就是他们老两口的身体条件也越来越差。“老伴现在时常要住院,如果我也不幸倒下了,那该怎么办?”

 

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很实际也是可以理解的,其逻辑出发点就是“养儿防老”,即养个孩子就是为了自己垂垂老矣以后的风险防控。

 

其实这种思维放在古代社会是非常合理的,但在现代社会或许就有点格格不入了 。毕竟这种考虑是纯粹从自身利益出发,并未考虑子女的发展、以及幸福与独立的人格。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应包括无条件的爱,而养育子女的根本意义应是让他们独立、能够生存,而不是投资等待回报。这更是一种生命与恩情的传递。等子女有朝一日长大为人,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时,也自然会这样无私地去关爱自己的子女。


3

“游必有方”



其实广为流传的“父母在,不远游”之后还有一句经常被遗忘的话。全文应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必有方”,就是要明确自己去哪里、去的原因,也需要如实告诉父母;同时还要安排好父母的起居供养,不可随意失去联系。这样才能让父母在平时有个念想的着落处,而且万一哪一天父母发生意外变故,也不会求告无门 。

 

事实上,孔子本人并不反对远游,而《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光辉历史。孔子相信,不论是人生的发展,还是仁道的追求,都需要去向远方追寻。

 

但“游必有方”,不论身在何处,身为儿女的我们,都应尽力不让父母为自己忧虑挂念。


END


还记得上一次联系父母是什么时候吗?



推荐阅读

08

02-2019

影响2019年澳洲房市走向的“九大指标”!下一个周期会提前到来吗?

07

02-2019

意外还是阴谋? 比特币交易所创始人突然死亡,1.9亿澳元随之深埋地下

06

02-2019

全观 | 靴子落地!皇家调查委员会最终报告 撼动澳洲银行利益链?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