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影响了无数人。然而,当类似这样的情形搬到现实生活中,却可能是一场引发巨大社会争议的悲剧!
文 | 华人瞰世界
微信号:abcmedia
日前,一起自杀事件震惊澳媒,并引爆社会强烈关注:一个年仅11岁的男童,竟然在得知13岁女友“自杀”的消息后,选择上吊自尽,结束自己的生命!殊不知,这一切,竟是女友的一场:假死恶作剧!
11岁的Tysen Benz在3月14日,选择通过上吊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原因是男孩以为自己心爱的女孩死了。
“她故意恶搞了一出恶作剧,看起来就像是她自杀了,然后用她朋友的社交网站账户发布了这些信息,搞的就像她真的死了一样。”Benz的妈妈Katrina Goss女士说到。
然而,正是因为这逼真的死亡讯号,果然让年幼而单纯的男友Benz信以为真。悲痛不已的他选择了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
本周四,Benz的母亲Goss女士对媒体宣布,她的儿子Benz最终没有在医院的抢救下得以逃离死神的审判,就在本周二,年幼的儿子不幸死亡!
“所以你看看,我儿子相信了她所做的一切恶作剧,还说‘我要杀了我自己’”。Goss对记者说道。
据悉,当时儿子在3月14日上吊自杀途中,Goss女士无意撞见这一幕并立即上前搭救。接着,儿子被紧急送往密歇根医院进行抢救数周,最终无效死亡。
这突如其来的自杀事件让母亲Goss震惊,错愕,悲痛万分。健康活泼的儿子竟然因为女孩病态的恶作剧殉情自杀。
Goss女士说,她的儿子本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儿子身边的小伙伴也都是好孩子。
然而她同时反思到:自从儿子背着她从朋友那买了一部手机后,一切就变得不对劲了。从那时候起,儿子Benz就开始背着她和那个13岁的女朋友约会,这一切都是Goss女士不希望看到的。
Goss女士称,自己从未见和那个女孩约见过,但儿子身边的同学都称她为儿子的女朋友。自己也只是在接送儿子上下学的时候见过那女孩几次。
这位母亲至今都万分费解: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对她儿子做出这种“控制性的,骚扰性的,人为操控的”恶作剧。
尽管这个肇事的女友是一个青少年,但Goss女士却称,自己真希望看到这个女孩为自己对Benz做出的一切获得法律指控。
“我非常生气,我知道,她们是小孩子,但我同时又觉得,当你13岁的时候,你真的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Goss说到。
“我现在真的觉得这女孩就是想利用比她年纪小的男孩子们,去控制和操纵我儿子。”
“我真不觉得这件事可以就这么算了。这女孩应该为她做出的这个恐怖的恶作剧负起法律责任!”
这起案件被曝光后,立即引爆关注。Marquette警署的发言人Mike Kohler长官表示,他们正在对Benz的死亡事件进行调查。
如果这起案件情节足够严重,那么这个女孩可能会获得指控,并按照成人判罪的标准对起进行审判。
据悉,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犯罪处置的主要区别在于:
成年人犯罪惩处系统重点在于惩治罪犯,而青少年犯罪惩处系统重在规劝犯罪者从良,重塑他们的心灵健康以实现重返社会的目的。
对于这起事件,许多家长忧心不已。Goss女士目前呼吁社区居民和社会大众能够好好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互联网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到在社交网站,软件上发文或者聊天的弊端。
“我希望家长们能够说出来,和孩子们好好沟通,让他们知道生命的珍贵,让他们明白互联网和在网上聊天的危害,让他们知道电子通讯和面对面通讯的影响力没什么区别。”Goss女士说到。
看到这则沉痛的新闻报道,单纯的Benz为了真爱而殉情的行为却并不让人感动,而是让人惋惜,无奈,又带着担忧与气愤:
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让一个13岁的女孩费劲“心机”,制造假死骗局,甚至动用朋友的社交账户发布“自杀”照片,引起喜欢自己的男孩的注意呢?
也许,对于一个13岁的女孩,我们用“心机”二字过重,
然而更为沉重的,
却是一个11岁男孩,
为了一场恶作剧,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结语:
在此敬告各位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请多加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疏导。目前,青少年校园犯罪现象在西方社会时有报道,因此同类型现象应当引起您的注意。在生活中,可增加同孩子的沟通机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孩子的朋友与聆听者,通过正确,积极的方式疏导孩子在成长途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在平时行为中有不利于社区和谐的举动,请进行及时规劝教导。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转自华人瞰世界,微信号: abcmedia
关注澳洲资讯站
我们立足于澳洲
为读者带来最In最具爆点的国际资讯
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