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普华永道2015年全球矿业报告《放手一搏》

2015年06月12日 普华永道澳大利亚



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恶战”

大宗商品价格萎靡不振,短期波动性增加,对运营模式造成了压力

人们对成本效率、更好的资本管理与股东回报的期望值很高

全球四十强矿企的初步表现喜忧参半

正向自由现金流共计240亿美元,但不含资产减值在内的净利润缩水9%,致使动用资本回报率(ROCE)跌至8.4%.

资本周转率自2010年以来首次减少

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生产率措施、货币贬值加上输入成本降低,使利润率得到提升

市场价值进一步缩水16%,净资产首次减少

股息收益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众所预期的“恶战”眼前却沦为了“纷争”

政府干预大行其道—有些受到业界欢迎,但大部分却广受诟病

市场参与者互相攻击,由于很多行业领域均受到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这引发了对战略及后续结果的广泛辩论

利益相关方行动主义继续升温

……显然,是放手一搏的时候了

欢迎阅读普华永道第12期全球矿业主要趋势年度回顾。我们的分析基于全球市值最高的四十家矿企的财务绩效。

对矿业来说,这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尤其是对资深生产企业而言。不断下滑的大宗商品价格迫使矿企努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善自由现金流。其中要点之一是降低成本。四十强矿企明白,低迷的价格并非暂时现象,需要削减成本以在当前环境下取得适当的回报。正如我们在去年的报告中预测的那样,削减成本与提高效率的努力已初现成效。其他节省现金战略则是为了减少资本开支。四十强矿企近年来一直表示将减少资本开支,并于2014年付诸实践。与此同时,企业购并的速度大幅减缓,特别是与2011年相比,当时众多大宗商品价格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大部分四十强矿企的财务状况均有所改善。然而市值却持续缩水。全球四十强矿企在2014年共亏损1560亿美元,占其市场价值总和的16%。好消息是这一亏损额仅为去年的一半水平。2014年市值缩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铁矿石企业导致的,特别是面临重大风险的多样化经营矿企。

尽管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四十强矿企的财务状况逐渐好转,多项成本方案相继实施、高额资产减值情况减少,加之输入成本降低,均对改善底线有所助益。然而大宗商品价格依旧面临压力。铁矿石、煤炭与铜在2014年再现下滑趋势。黄金价格虽有波动,但较以往年份则相对稳定。铁矿石在2014年跌幅最大,由于供大于求与短期需求前景黯淡,铁矿石价格跌至一半。镍是在2014年涨价的少数大宗商品之一,由于供应问题,价格约上涨15%。

若干价格变化引发了争议。铁矿石企业一直针对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应采取何种供应策略而争论不休。而对镍而言,特定政府政策对供应与价格均存在重大影响。

由于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加上某些大宗商品,特别是铁矿石与煤炭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全球金属与矿业市场的前景总体上依旧疲弱。原油价格下跌与美元的坚挺走势有助于矿企降低运营成本。全球经济复苏程度不一致以及大相径庭的货币政策持续对中期内矿业供应及需求造成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增长率从近年来的两位数跌至7%,预计将在未来数月对矿业造成压力。中国占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40%至50%之多。增长放缓对炼钢所需的主要大宗商品,即铁矿石与冶金煤的需求造成了重大影响。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情况可能加剧,加上城市化进程总体放慢,可能导致需求进一步疲软。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2015年中国GDP预计净增长至少1万亿美元—超过四十强矿企的市值总和。我们认为,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将为其在长期内保持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矿业整体回报缩水,但政府仍希望维持矿业收入,因此出现了新一轮的资源国有化。迄今为止实施的计划对矿业大多造成了不良影响,包括税率与/或特许使用权费率调整及新颁布强制在本国内部完成选矿加工规定,印尼就是一例。此外,中国通过调整进口关税与配额,保护国内煤炭产业,从而对海运需求造成了额外的压力。然而,也存在若干积极的措施,譬如澳大利亚的税务调整。

针对不同大宗商品的供应预期可谓大相径庭。铁矿石与煤炭将因供大于求而继续面临压力。其中部分原因是关闭边缘项目的进展缓慢。贱金属前景倒不至于如此黯淡,特别是镍、铜、锌和铝。这些大宗商品的供应较为紧张,从而具有稳定性或价格因而上涨。特别是镍的供应,存在因印尼禁止出口未加工矿石出口而导致储备量减少等限制条件。与此同时,关闭较旧的矿山预计将对某些大宗商品造成有利影响,例如锌。

除极少例外情况外,大宗商品价格前景依旧充满未知变数,迫使矿企严阵以待。常言道“适者生存”,对矿企来说也是如此,能够屹立不倒的必然是最为精简高效的矿企。所有经营金属与矿产的企业均将持续聚焦于核心运营、削减成本及资本管理,以改善其在成本曲线所处的位置,以及在漫长的价格低迷期内保持盈利能力。

尽管市场表现乏力,但重视运营绩效的CEO们仍创造了佳绩:

  • 2013年资产总值增加7%相比, 2014年四十强矿企的资产总值减少1%。这是由资本开支减少及又一轮270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共同导致的结果。

  • 虽然净利润增长,但在就资产减值进行调整后,经调整的净利润减少9%,跌至720亿美元。

  • 自由现金流从2013年的30亿美元赤字变为2014年240亿美元的正向现金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资本开支减少。这一反转局面使矿企能够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支付股东回报。事实上,借款减少了20%,而债务还款则增加了7%。

我们在此着重引用了若干因公司总部的所在地不同而导致结果存在差异的有趣案例。针对本报告目的,我们扩大了“金砖五国”(BRICS)的定义,将其定义为描述总部位于巴西、中欧/北欧、中国、印度与沙特阿拉伯的矿企(请注意,严格来讲,整个中欧与东欧及沙特阿拉伯通常并不在金砖五国之列)。此外,我们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一词描述那些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英国与美国(与/或在该国上市)的矿企。金砖五国矿企与世界经合组织矿企之间存在着若干明显差别:

  • 金砖五国”矿企倾向于仅关注新兴市场矿业,而“世界经合组织”矿企则更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为多样化的项目。除这一差别外,这两类矿企在新兴市场的新开发潜力范围方面有所不同,两者的股东预期亦存在差异。

  • 矿企通常会低估进入新兴市场的阻力,这可能导致回报低于预期。

我们2012年的报告中显示了四分之一的四十强矿企在矿业动荡之际出现了管理层人事变动。在排名前十的矿企中更有半数任命了新的CEO。这股趋势在2013年仍在继续,四十强矿企中有另外7家撤换了主管人员,这7家企业多数为排名前二十的矿企。到2014年,至少是在排名较高的矿企,管理层人员较为稳定。对于四十强矿企的新CEO们来说,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削减成本,重新将焦点撤回核心业务,并非一味追求增长。四十强矿企去年均再三强调这些目标。

矿业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内如何发展将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

  • 一级资产能够以远低于平均水平的成本大量生产;

  • 中国与其他“金砖五国”国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 与当地税率、环境监管与出口限制政策相关的矿业成本增加;

  • 大型矿企不愿意进军绿地项目,而是发展规模较小的褐地项目;

  • 小企业缺乏从大企业接手绿地勘探项目的融资能力

四十强矿企在2014年未作出任何新的重大投资承诺,但某些矿企大幅提高了产量。与此同时,另一些矿企则选择削减产量并考虑出售非核心资产。矿企仍需严阵以待,保持精简高效的高竞争力状态,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市场环境动荡带来的若干挑战及来自政府与股东的增长压力。这将是一场硬仗。

有关报告全文(英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