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你不需要满足别人的期待

2017年05月22日 打工度假澳洲帮


文 | Helen  编辑 | daisy

一直希望我们的平台可以给大家分享更真实有实用更多方位的资讯,关于旅行,关于成长。


今天本篇文章的作者Helen是小编一位朋友写的读书笔记。在此分享给大家。如果你喜欢她的文字,可以关注该公共账号:金彩儿。


她在她的个人公共账号中的个性签名里这样写道:一个未来艺术家兼企业家的修行日记。而来澳洲旅行打工或者留学的你们,又何尝不是在进行一场自我修行呢~

 



在日本旅行,闺蜜Anne和我不约而同带了书,我们两个一路旅行一路看书,一路讨论,旅途变得更加愉快和有意义,甚至遇到航班晚点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愉快了。


*图片拍摄于阪急京都线上,Anne拍摄


旅途中读完了这本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日剧迷Anne带出来的,2014年亚马逊日本畅销书冠军,2017年同名日剧《被讨厌的勇气》在日本热播。


此次旅行最喜欢的城市就是京都,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哲学家岸见一郎,1956年出生于京都并一直居住于此。所以一边旅行一边读,又是另一番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以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古希腊哲学家辩论的方式,哲人和青年一问一答的故事结构。主要讲述了:


所有的烦恼来自人际关系,鼓励人们走出自卑情结,找到获得幸福的勇气。


幸福来自于自我内心世界的建构,而不是来自过往的经历和他人的评价。


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走向他者贡献,找到共同体感觉,才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之前读过的心理学和身心灵成长书籍一些观点的影子。比如台湾作家李中莹的NLP学说中提到的“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只有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提到的情绪胜肽,受害者情结等等。艾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世界》,提到烦恼总是来自过去和未来,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获得快乐和内心的平静。

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的奥地利,与同时期的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但他的很多观点见诸于21世纪的畅销心理学书籍中,可见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现代,可以说是孕育了众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在日本畅销,很大的原因,我想也许是促进了日本年轻一代的自我解放,在日本传统的观念中,人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观点,甚至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去压抑自我的需求,是非常常见的。




一. 为什么人人都有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可能是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幸,比如受虐待,冷落,或者是来自于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比如曾做砸了什么事情。即便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内心也有自卑的时候。困扰我们的自卑感来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沉浸在“原因论”里,因为过去有A,所以我做不到B,那么就无法获得内心的解放和救赎;比如:“因为我曾经在高中演讲失败过,所以我从来不敢当众讲话。”/ “因为我在爱情中受过伤,所以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用“目的论”,我想要到达目的B,所以我应该去做CDEF。结果会完全不同。这就好像是做菜,我们把已经发生的事情比作是“土豆”,我们加入不同的主观性解释(调料配菜),就会获得不同的结果。土豆+醋=醋溜土豆,土豆+番茄酱=薯条,土豆+青椒=青椒土豆丝。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土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加工“土豆”的不同方式。


自卑感往往发展出两种模式:第一是优越情结,表现得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比如一个人手上戴了10个红宝石戒指。第二是夸耀不幸,借助自己的不幸显示自己很特别。他们想要利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两种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永远需要这种虚假的优越感,或者永远需要这种不幸。继而陷入不断制造更多“优越感”和“不幸”的循环,成为一个人无法破解的人生模式。所以在书中,哲人说:一个人消沉低落,不愿意说话,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改变,因为这样的低沉状态“对他自己有好处”。



二. 人生的三大课题



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如何让人际关系变的简单有效,答案是“课题分离”,不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也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放下别人的课题,让烦恼轻轻飞走,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妄加干涉孩子的课题。比如孩子不爱学习,那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能妄加干涉,更不能随意评价。评价别人,包括表扬,都是不提倡的。因为表扬这个行为包含了“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作的评价”。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乐意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三. 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大多数的痛苦,来自于人们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我们要直面人生的课题,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大概十万年前,人类经历了一次伟大的人性革命,具有了能够知道别人的心的能力,一下子超越了其他物种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首。在心理学上,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能力叫做同理心。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了解到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把他人看做伙伴,构建“横向人际关系”,而不是把他人看做竞争对手,构建“纵向人际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的纵向人际关系,这对于战胜自卑至关重要,自卑感就是纵向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四. 简单三步,当下获得幸福: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通过自我接纳,认清优越情结和夸耀不幸自卑感模式假相。所谓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不再通过逃避来避免失败;


通过课题分离练习,建立更多的他者信赖,不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


最后充分运用同理心和共同体感觉的建立,为他人作贡献,贡献即是获得幸福感最快速的方式。如果能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在共同体中“对他人有用”。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后记:这本书非常具有易读性,很快可以轻松看完,但放下书细细品味,有很多观点并不能一下子完全接受。作者在书中也提到: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所以从日本回来,我又查阅了一些书籍,先说服自己接受这些观点,才写下这篇读书笔记。



读一本好书,读完是一回事,能不能理解接受书中的观点进而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本篇文章转载自公共账号:金彩儿。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