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心悸也要辨证论治,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2015年04月23日 墨尔本中医妇科


温馨提示


点击“墨尔本中医妇科,关注我们关注健康

心悸不安无疑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如何治疗呢?中医认为,心悸常因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所致,中医治疗心悸需辨证论治,按照辨证分类,有不同的治法,具体且看正文。

心悸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病因

①体虚劳倦;②七情所伤;③感受外邪;④药食不当。

2.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①辨病性的虚实;②辨本脏与他脏疾病。

2.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3.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2)心血不足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4)心阳不振证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水饮凌心证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

7)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8)邪毒犯心证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银翘散合生脉散加减。

临证备要

1)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情加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草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如快速型心律失常加用益母草、苦参、莲子心、延胡索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加用麻黄、细辛、熟附子、桂枝等。

2)功能性心律失常,多为肝气郁结所致,特别是因情志刺激而发者,当在辨证基础上加郁金、佛手、香附、柴胡、枳壳、合欢皮等疏肝解郁之品,往往取得良好效果。

3)根据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当补益与通络并用。

4)临证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导致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当及时运用中西医两法加以处理。

关注我们关注专业可以信赖的健康养生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