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正坐在一个白色的塑胶桶上面休息,这个塑胶桶里装满了吃的和要送给家人亲戚的礼物。在接下来的36个小时里,他将乘坐缓慢的绿皮火车,跨过大半个中国,回去与家人团圆,庆祝新年。
这个40岁的建筑工人周围是吃着桶装面、看着报纸的工友,他们正坐在上海火车站一个人满为患的等候大厅里。
张强笑着说: 能坐上火车我就很高兴了." MichaelSmith
他们看起来根本没把周围嘈杂人群放在心上,在这巨大的空间里,不时传来普通话告知又一列火车票已售罄的消息,要么就是宣布成千上万的人回到家中庆祝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我总是在春节期间回家。这是我回家的唯一机会。只要能坐上火车,我就很高兴了。”张强说。
他要跨过2000公里,从上海回到四川广元——一个西南小镇。他的朋友们都买到了坐票,而他只有一张站票。就像其他往返的民工一样,他会枕在行李上休息,靠着桶装方便面和其他一些熟食来度过这次回乡之旅。
附近,有14个工厂工人围成一个圈子在玩纸牌。许多人靠着一大堆衣服和缠紧胶带的厚重纸盒上,纸盒里面装满啤酒和礼物,他们要把这些东西带回到北方的哈尔滨-那是他们的家乡。从上海搭乘绿皮火车回家需要24小时。他们看起来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有水果,许多零食、方便面还有一些直接能吃的熟食。”坐在场边看他们打牌的严冬梅(Yan Dongmei,音译)说道。“我们在上海住了三年了,是我们公司给买的回家火车票。”
他们是成百上千万农民工的缩影,这是他们一年中第一次返乡回去探望亲友和自己的孩子。
(冒着严寒在西安火车站等生意的农民工兄弟)
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年一度的人类迁徙。中国政府预计,在为期两周的假期期间,中国公民将需要38亿次旅程才能够庆祝农历新年。对于许多从农村迁移到大城市的澳大利亚人来说,除了规模更大之外,这就是是一年一度的圣诞之旅。
年度返乡大潮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传统,但是这种现象-人们俗称的春运,在近几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能够承担得起票价的人来说,高速火车已经节省了他们三分之二的旅途时间。而且,许多旅客都选择网上订票,这就结束了那个成百上千万的人在寒冬里排队数天只为买张火车坐票的时代。
今年,许多中国人还将打破长期以来的国内探亲传统,他们追求更舒适温暖的天气和度假胜地。澳大利亚,举个例子,就是他们的度假选择,中国最大的旅行社携程网预估,2017年,中国游客在海外出行高达1.29亿人次。
本周在北京车站年长和年幼的旅客们. Mark Schiefelbein
在上海的超现代虹桥车站(高铁站),这个城市更昂贵的高速列车出发点却是另一番景象。
尽管人数庞大,但许多来自富裕中产阶层的旅客却用他们的手机粘上了设计师行李或像上海螃蟹等奢侈品的红色礼品盒。他们仍然送礼物给他们的父母,但很多人说,他们在网上订购,并通过快递送到家。
(图片来自网络)
许多旅程的时间已被削减到两到三个小时,乘客现在可以在线订购肯德基炸鸡和其他食物,在途中的主要停靠站这些食物将会送到他们的车厢。
尽管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中国农历新年或者说春节一直都在提醒着中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如此巨大。
(图片来自网络)
30岁的郑荣海和他的妻子正在等候相对较短的两小时旅程-从上海到浙江省的金华。他们将与一个三岁和一个五岁的女儿们团聚。自10月以来,夫妻俩就没有见过他们。
当郑先生和他的妻子在上海附近的工厂打工,每个月赚取4000元人民币(约合澳币800刀)时,郑先生的父母负责照顾他们的女儿们。这样的故事在整个中国都屡见不鲜:父母与小孩分离,只为养家糊口。
留在乡下上学的留守儿童
许多旅客告诉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现在的假期人流比起以往要安静许多。在过去,会有乘客攀爬火车窗户,或者有10几个人挤在一个单人厕所里这样的形象流出。如今更多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备受好评的门票,这就意味着没有像过去排长队买票的情况了。
火车站和机场有强大的警察和军队。数周以来,中国媒体一直在播放脸部识别软件的好处,它表示办理登记手续的速度会加快,同时这也允许警方在发生骚乱时能够找到麻烦制造者。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中部城市郑州市的警察正在配备面部识别软件,这种玻璃装置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扫描涌入车站的乘客们。
中国监视技术的日益复杂使人权组织感到震惊。但这似乎并没有给张强和其他数百万像他这样的人带来麻烦,他们只是专心于回家这件事,毕竟这是难得的机会与家人团聚。他和他的朋友们看起来确实有计划要在这一路玩得尽兴。
编译:芳芳
来源:澳大利亚财经评论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下辖有企鹅新闻网,更多新闻和视频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企鹅新闻app
安卓手机:
苹果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