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丨谭翊飞
(作者微信公号:前沿观察,zhengjingguancha)
经过了一年多的小步快跑的改革,人民币终于被纳入了SDR一揽子货币,这是2015年的大事,也是IMF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认可。
但是在朋友圈的传播中,对此事的认识却有种种谬误,基本上分为两种:自大派,大国梦马上实现;悲观派,将贬值和SDR挂钩。
本文试图正本清源,列举主要谬误点进行逐一分析解读:
谬误之一:出国不需要换汇
这是错得最离谱但流传最广的谬误:“说走就走的旅游将不再是梦,出国旅游购物,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不需要再兑换外汇,也不用担心汇率成本和风险了。”
只举一个例子,美元在SDR占比最多达到41.7%,美国人到中国、到日本、到澳洲,可以不换汇直接拿着美元打车、吃饭、购物吗?
在其他主权国家如何使用货币,由主权国家和当地商户定,与加入SDR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谬误错得太浅显,不值深谈,后面的才是真问题。
谬误之二:人民币入篮自然带来人民币海外储备增加
这个谬误的根本原因是把SDR当成了和摩根士丹利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样的东西,只要纳入了,相关机构就必然会配置。
海外有很多盯住指数的基金,其投资会根据MSCI篮子里的份额进行投资,被动带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增加(也可能实质上投资进不来,而是通过在海外做多中国股指期货来影响国内市场)。自去年年底,市场就传言中国可能在2015年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可是审核失败,中国仍然不在其中。
不过,SDR则不一样,SDR的直译是特别提款权,“R”即是right。这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被放弃,也可以行使。IMF官方网站说得很清楚,“特别提款权不是货币,也不是对基金组织的债权,而是对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可自由使用的货币的潜在求偿权。”
人民币进入这个篮子,IMF成员国可以行使求偿权,这种求偿权可以用人民币,也可以用其他的货币来实现。但是,在实际行使过程中,大多数是美元或欧元,人民币入篮了,但不代表人家想要人民币。人家不用,入了篮,就好像陈列在大卖场的商品一样,你生产的洗衣机可以放到沃尔玛去卖,但消费者可不一定买你这个牌子的洗衣机,甚至可能一台都卖不出去。
所以,那些鼓吹马上可以给人民币增加多少储备的梦可以醒醒了。人民币入SDR,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带来多少储备。
再退一步讲,即使人民币真的可以被使用,甚至是频繁使用,那又如何?SDR在国际货币储备中占的比例太少了,这次的分配总共才2041亿特别提款权,约相当于2850亿美元。而全球外汇储备总数是11.3万亿美元,SDR只占2.5%。如果SDR都用人民币来行使这个RIGHT,也就一万亿多的人民币。但都用人民币来行使SDR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你用不用人民币,你只要用SDR,SDR的汇价就和人民币直接相关。
谬误之三:加入SDR,人民币会大幅贬值
这个逻辑更是错大了,因为按照对谬误二的分析,加入SDR应该可以增加海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应该升值才对啊,可为什么是贬值呢?
这其实和近两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其他币种的走势有关。央行先是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减少对外汇市场的日常干预,然后再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让市场在人民币定价中发挥更多作用,其直接结果是人民币近两年的贬值走势。今年的811汇改更为明显。而且美国马上要加息,近期市场上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十分强烈。
但是是不是加入SDR人民币就会大幅贬值呢?决定人民币贬值不贬值根本不是SDR的问题,而是来自两个问题:
第一,人民币是不是真的完全可兑换。虽然在加入SDR的考试过程中有这一要求,但中国还有很多资本项的管制。
上海自贸区改革正在推进资本项的进一步开放,而且汇率管理条例也正在修订中,如果人民币真的完全可兑换,真不好说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尤其是中国的富人更大规模地赴海外投资置业等等。但是,目前不会。
需要高度关注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10月间这段时间中国在资本项开放上的改革,这些改革才会对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第二,人民币是否贬值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速还在探底过程之中,如果这个底在2016年是可以找到(比如6%以上),且稳住底部,然后在2017或2018年出现反弹或保持平稳的话,形势比较乐观。但是如果这个底部遥遥无期,明年GDP直接降到6.5%以下,而且后年还继续下滑,那情形就比较危险。
目前看来,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提供给侧的调控,但在需求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增速下滑过程还可以踩踩刹车,以时间换空间,争取新旧动能能够顺利转换。如果实现的话,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前景相当光明。
但近期来看,贬值愁云密布,因为美元加息在即,而欧元却要继续量化宽松,世界货币政策劈叉,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都出现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才贬很小的幅度。进一步的贬值似乎无可避免。但这不是SDR带来的,SDR也不会带来人民币立即大幅贬值。
谬误之四:人民币加入SDR,所以终于成为国际货币了
人民币是否是国际货币其实和SDR没有直接关系。人民币加入SDR就像是一个公司登陆新三板一样,登陆之后总是要庆贺一下,标志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这仅仅是认可,很可能登陆之后很长时间却没有一笔交易,寂寞得很。
但,认可的好处就像是像“信用加持”一样,经过一场考试,拿到了某个资格证了,那么当你求职应聘(推销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时候,你就可以展示这些证书,人家通过证书相信你的实力。
要成为国际货币,这种货币要具有国际支付结算、储备等功能,目前人民币在支付结算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在储备领域也有小的进展。
周小川之前就说过,有一些国家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所以,人民币是国际货币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只是还很弱小而已,SDR不是是否成为国际货币的转折点。
谬误之五:SDR和和其他货币机制没有区别
如果把IMF比喻为货币领域的WTO,那么同样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区域性的货币机制,比如,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清迈倡议。但是SDR确实与之不同,SDR是全球性的,而且机制也不同。
特别提款权是针对普通提款权而言的,普通提款权是一种信贷的机制,就好比是借款一样。但是特别提款权并非借款的机制,而是“自我融资性的”(IMF官网)。
那么什么叫自我融资性的,就是这个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是一项”无成本、无条件“的国际储备资产,当你发生支付问题,你不需要接受任何额外的条件,你就可以向IMF要求行使这种权利。比如,80年代墨西哥债务危机,美国帮忙,但很显然美国提了很多经济改革的条件。
但是无成本并非不需要支付费用,IMF对成员的份额分配是要收费的,这些费用用来支付利息。你不行使权利,那么你的费用就等于你的利息。
按照IMF的规定,基金组织可以按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份额的比例向其分配特别提款权。这种分配向每个成员国提供了一项无成本、无条件的国际储备资产。
谬误之六:人民币欲取代美元地位
SDR创设于1969年,几经沉浮,至今也没发挥什么作用。原因很简单,世界有美元,还要世界货币(或它的雏形)干什么呢?美国是不会允许的。
人民币加入SDR的这轮热潮发端于2009年,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这篇文章开宗明义: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小川行长准备把这个古老的SDR工具重新拿出来,回到它被创设那时的设想,成为一种国际货币,他点评了凯恩斯当初盯住30种代表性商品的设想,也提到了怀特方案。
但是超主权货币没有实现。周小川发表那篇文章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美元既是主权货币又是全球货币的这个问题被提出来。
后来,该问题中国反复提,每次G20会议,中国都要提醒某些国家注意自己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这主要是指美国。美联储加息从去年到今年,简直像烽火戏诸侯一样,让全球资本在惊慌失措中来回奔波,至今这个靴子还没落地。
但是,周小川提的时间,人民币还不是SDR一揽子货币中的一员,于是要朝这个目标迈进,虽然相对宏大的建立全球超主权货币的梦想而言,这仅仅是微小的一步。
因此,认为加入SDR就是重构世界货币体系,那是痴人说梦。人民币刚刚进门(严格意义上说要到明年),中国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还太早太早。人民币先把自己搞强大(首先是中国经济强大)再说,然后才可能在美元主导的世界分一杯羹,然后才可能谈超主权货币或其他。眼下,还是好好把经济转型的难关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