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国籍不是梦!"华裔卡"提案已正式递交!

2016年03月10日 澳洲新闻


2015年年底,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网上疯转——中国拟对原籍是中国的侨胞试点双重国籍,这令海内外的华人都非常兴奋,毕竟不论身在何方,家永远是落叶归根之处。然而,这条消息和真实情况有很大出入。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在2016年3月3日中国两会召开之际,侨联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代表海外5000万华人向全国政协递交提案:面对海外华人持续增加的回国需求,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下,研究对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


他呼吁,中国应对海外华人发放不具有国籍性质的身份证明,方便其回国交流。


此前,网上热传中国对海外华人拟开放双重国籍,但是没过多久官方就出来辟谣说,这只是北京中关村自己的试点提案,还需要国务院等中央机构的批准,而这个试点的目标是高科技人才,普通的外籍人士可能不符合要求。


虽然从政策上来说,持有“外籍华人身份证”的人没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但是,如果持有“外籍华人身份证”能享有等同普通中国公民的其他权益,如投资、置业、开办银行账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等,实际上与双重国籍没有太大的区别。


根据相关规则,海外华人必须有中国方面发出的邀请函,才可以办理回国签证;到达中国之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到当地派出所报备;在中国的停留时间上,也受到很大限制。


尽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陆续对中国开放10年签证,澳洲对中国公民的十年签证也蓄势待发,外国公民赴中国得到了很大便利。但是对于外籍华人来说,入境政策上的宽松是不够的。

         

华人在申请中国签证之前,须在递交签证申请前,根据赴华事由等准备好相应的邀请函件,并对护照、申请表、邀请函及其他所有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邀请函件可以是原件、传真件或扫描打印件任一形式,内容须包括被邀请人姓名、来华事由、邀请访华的期限和次数、与邀请人关系,邀请人姓名、联系电话、邀请人签字或单位印章等关键信息。由个人邀请的,必须由邀请人本人签字,不能代签。

         

提议者认为,成功先例方面,中国早已为港澳台同胞设置了“港澳台侨胞证”,以便其到大陆探亲访友、投资经商。

         

潘庆林透露,他们的海内外团队现正强力推进该政策的实施,不过要把这个提案最终变成政策制订落实,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他们希望能在2019年中国建国70周年大庆前得以最终实现。但根据两会提出的“件件有答复;案案有落实”的方针,他们认为至少很快会获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和具体意见。

         

潘庆林给出了几条具体实施建议:首先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对此问题广泛征求海内外意见,进行专题调研和协商;然后由公安部、外交部、国侨办和中国侨联根据情况,联合拟定出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方案和举措;最后国务院颁发有关外籍华人身份的条例,再由全国人大起草并通过相关法律。

         

其实,2016年3月1日中国公安部已经推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中一些人在递交申请后,最快50天就能获得绿卡!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研究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过程中,公安部进行了认真调研,与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关村外籍从业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外国留学生、相关企业家及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进行了数据测算和政策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了20条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针主要对北京创新发展急需的四大类外籍人才: 外籍高层次人才、 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 外籍青年学生、 创业团队外籍成员


高层次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设立永久居留“直通车”,以便捷的方式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此政策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释放强烈的引才信号,使中关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档加速,从而推动原始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





相关措施有: 


设立永久居留“直通车”。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


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负责受理、审核永久居留申请,提供咨询服务;


缩短审批期限。对申请永久居留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加快审批进程,自受理后50日内完成审批(现行规定是180日)。

         

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针对华人推出居留便利政策,激发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发展对国外创新技术和投资具有强烈的引进需求,而外籍华人是这些因素的重要载体。给予外籍华人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突破性的便利,有助于增强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吸引和推动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


具体措施有:


对外籍华人提供长期居留便利。在中关村创业的外籍华人(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五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凭创业计划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对外籍华人申请永久居留实施优待政策。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外籍青年学生设立创业团队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快速入境和长期居留便捷通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引进评价机制。此政策有利于整建制吸引外籍创新研发团队,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外籍技术人才,从而带动和促进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有:


对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提供入境便利。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提前办妥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抵达口岸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抵达口岸凭创业团队带头人或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申请人才签证入境。


对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提供入境和居留便利。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入境后,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创业团队外籍成员未能办理工作许可的,可凭团队负责人担保函件申请五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实施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根据中关村外籍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进行评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此外,国家还鼓励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大力扶持外籍青年人才到中关村进行实习活动,支持外国留学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试点实施扶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激发外籍青年学生来中关村来华创新创业的热情,发挥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学链的发展。


具体措施有:


对经北京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中关村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进行实习活动;


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在京高校的外国学生经所在高校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后,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