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死前被凌虐45小时,全程清醒:没有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19年02月16日 微澳洲



今天分享一篇文章。。。。


有一职业,他们为我们阻挡了毒品的侵蚀,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选择这一行业的开始,这世上的安富尊荣便注定与他们无关,甚至,连名字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生前担惊受怕,死后隐姓埋名,这就是缉毒警察的一生。


“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把它挡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而那些在黑暗里,替你我负重前行的,就是那些缉毒警察们。

昨天,一条“缉毒警察死后不立碑”的微博引发热议。


真实又残忍的真相...



为保护家人、线人,缉毒警察死后都不能起墓立碑?

曾刷到一条微博,内容让人不寒而栗!



据说这名牺牲的缉毒警察是一名墨西哥裔的美国DEA特工,名字叫做KIKI,他被折磨凌虐致死的过程还被毒枭用录像带记录了下来。


与毒品的斗争是人类近代史上极为黑暗的一章,在全世界范围内,警方和毒贩之间的战争几乎都是一样的血腥并且惨烈。


关于缉毒的故事,近年来我们看了不少。


比如2012年的纪录片《边境少女》。讲述了在战争蔓延、毒品肆虐的边境口岸,经历战争创痛与哀伤的少女杨梅清,她没有身份、没有护照、甚至没有国籍,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危险旅程。



比如2016年的网剧《余罪》,以痞子卧底余罪为主线,他并没有很高的道德准则,带着几分热血的接地气,但是到执行任务时沉着冷静,又难以掩饰对毒贩的恐惧与忐忑。



再比如2016年上映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由缉毒精英组成的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



影视剧只是艺术加工,而现实的缉毒工作,只会比艺术作品,来得更加残酷,更加危险,更加跌宕。


中国的缉毒警察,官方叫做“禁毒警察”,隶属于中国公安部禁毒局,中国禁毒队成立30年,破案25万起,缴获毒品200余吨。


毒品犯罪是重罪,贩卖超过50克海洛因就可以判死刑。毒贩一旦被抓住,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往往带枪带刀,拼死反抗。此外,毒品犯罪很重要的就是人赃俱获,需要近距离接触。


前缉毒警察某某某,脸上有一道疤。多年前一名毒贩,在他面前拉响了手榴弹……除了留给他这道疤和逐渐衰弱的听觉,还留给他难以磨灭的记忆。


“爆炸中五人受伤,有两位兄弟,在我眼前慢慢死去。”他说。




接下来,小金带大家走进缉毒警的世界......

缉毒警察的死伤率,是其他警种的数倍。

      以1982年,在云南成立的中国第一支禁毒队为例。

      30多年来,云南禁毒队伍不断壮大到3000多人。截至2012年,这支禁毒队共破获毒品犯罪案2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万余名,缴获毒品200余吨。已有360多人负伤,40多人牺牲。

面对犯罪团伙 :

      他们做卧底,要刻意饮酒,装成吸嗨的样子,在娱乐场所与吸毒贩毒人员打成一片;

      面对灯红酒绿、威逼利诱,内心还要保持清醒,被逼吸毒也要想方设法化险为夷;

      他们多数选择不穿防弹背心,道理很简单:穿了就等于在说“嗨!警察来了”;

      睡觉不能说梦话,喝酒不能说疯话,记忆力也要超群,因为要记得毒贩集团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憎恨毒品,多少人因它家破人亡,却还要与它,与交易它的人亲密接触;

      他们甚至要在鱼死网破之时,亲眼看着队友牺牲,或是献上自己的性命。

真正的缉毒行动,不仅限于电影呈现的桥段,而是生死考验。

      云南毒贩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运1公斤左右毒品,配一颗手榴弹,运3公斤毒品,配两颗手雷;

      如果毒品超过5公斤,就配一把勃朗宁手枪、苏制手雷甚至小钢炮;

      大毒枭告诉他们,遇到警察,就把手榴弹扔出去;

      而缉毒警察通常配的是一把枪和一件防弹衣。

      警察掌握着毒贩的信息,毒贩手里也有一份缉毒警察的“黑名单”。

      曾有一位警察在毒贩身上搜到了写着自己儿子姓名、照片、学校的黑名单,吓出一身冷汗。

     “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缉毒警察的日常,就是把命拴在裤腰上。

无名英雄的心酸


陈新民——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

      在他多年的缉毒生涯里,他的妻子女儿受到毒贩们的各种各样的恐吓不计其数。甚至在他女儿的全部成长过程中,陈新民都从来不敢跟女儿一起逛街去公园。然而,就算是这样,陈新民的家人最终还是没有躲过那些毒贩们的报复。那帮丧心病狂的毒贩们见无法向陈新民下手,就打起了他家人的主意:他们绑架了陈新民姐姐的儿子,强行给孩子注射毒品,迫使一个13岁的少年走上了吸毒这条覆灭之路。这也是陈新民缉毒生涯中最无法释怀的痛。

      有个缉毒警察在云南缉毒的时候不幸连中四枪,牺牲了连个碑都没有里,只是在烈士陵园立了个衣冠冢,家里人清明节也不敢去祭拜,因为抓的毒贩到现在都在找他的家人。他的孩子也不敢跟他姓,父亲一栏也是空白。

刘跃进——公安部禁毒局局长

      2014年,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缉毒警察在各个警种里面牺牲率最高,比刑警还高。全国2万名缉毒警察,去年负伤和牺牲的有220个。”

      选拔缉毒警察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有些新人会被要求制定一个抓捕毒贩的计划,并向领导汇报,借以考察他的思维是否缜密。还有些人会被带到看守所参观,四五天后,他会被要求详细回忆关于毒贩的每一个细节,例如有什么面貌特征,有没有刮胡子或者脚上穿着什么鞋。

      还有,在危险的环境,铲除潜在的问题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缉毒警察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在做卧底时为了防止说梦话、泄露身份,整夜不睡是常有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要记得毒贩集团里的每一个细节。

      面对镜头,缉毒警察们都会下意识地挡住自己的脸,因为他们习惯把自己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让这些英雄聚集在一起的是对毒品的憎恨和对国家的使命感。每一位进入这个群体的人都会接受严格的考验。

      一位老缉毒警说,他们的人里有人为同事挡过刀子,也有人为同事挡过子弹,甚至手榴弹,总之当缉毒警面对危险时,大家想的总是,怎么能让大家安全,而不是自己。

      “也没什么可怕的,”另一位缉毒警说,“危险让我们大家亲如兄弟。”

      “有些人被枪打死、有些人和毒贩一起掉下了悬崖、还有些人被手榴弹炸死。”一位云南禁毒局的宣传干部说,自己很不愿意回忆这些同事牺牲时发生的事情。

      几乎所有缉毒警察都很乐观,他们说,活着就要开心,这样牺牲了才不后悔。

生亦无名 死亦无名

    

    真实的吸毒人员比电影里可怕更多。他们吸毒成瘾,为了毒品丧失人性,男人抢劫杀人;女人卖淫盗窃,甚至不惜卖掉儿女,就是为了换点钱来上那么两口。但毒贩们也知道毒品犯罪是重罪,一旦被抓住,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鱼死网破的时候,他们都会持刀持枪,拼死反抗。

    真正的缉毒警察也不是电影演员,他们都是生死时速,在刀尖上行走。他们身处险境,一次次与毒贩们进行生死较量,残忍的毒贩们会在漫长的边境线和灯光闪烁的城市里随时夺走他们的生命。他们要当卧底,要和他们最憎恨的人打成一片,万不得已的时候还要“以身试毒”。面对灯红酒绿、威逼利诱,他们仍要保持时刻清醒、化险为夷。遍体鳞伤、因公殉职,在他们眼里司空见惯。在缉毒的漫漫长路上,他们甚至还要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在眼前倒下却无能为力。但是为了给我们一片光明,他们不惜鲜血染戟,用生命为我们抵挡黑暗。



曾经有人在微博上发问,为什么缉毒犬可以立碑,而缉毒警却不能立碑?


“因为给死去的队员起墓,毒贩会对去祭拜的亲友报复。有人叹惜自己同学的悲剧,其母还是退役的缉毒警察,还是被报复了,被绳子勒死在车库,另一个是队员儿子被蓄意杀死在学校。”


“曾和内地的禁毒民警聊天,他给我说过一个事:某地缉毒的兄弟,跟同事化妆侦查,被岳母跟女儿看见,只是叫了一声爸爸,三天后,全家灭口。煤气熏晕,活活烧死。他说,咱们的面孔,在对方心里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害不到我们,就对家人动手。”


“我还看到说已退役的女警察被毒贩们报复,将头颅直接割下来摆在她村长桌上。”



他们“行走在刀尖上”,用生命捍卫着社会的安宁。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缉毒警察。

@小小怪兽1981:所以,不要看不起警察,给他们多点理解多点包容。我们幸福安稳的人生,背后是多少人的默默付出和贡献。真正的英雄深藏功与名,却还要背负许多人恶意的评论。多点理解和包容吧,警察这个职业已经属于高危职业!

@专注食品安全的公务猿一只:毒是底线~过了底线,就没得谈了。

@是娜娜儿:我还以为是为续集在铺路,原来是出于安全考量。

@萨摩是水果味的:哎…缉毒警太伟大!

@二师兄租赁:你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

@郎溪公安在线:这些牺牲的民警,我们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用生命维护着新时期的和平。

@北京-芥末墩儿770:谢谢你们,包括付出一生以及生命的狗狗!谢谢你们维护秩序与和平!感恩!

@-夏末再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如见参商:真的很难过,选择了这条路,永远隐藏在黑暗中,背负了无数人的命运,却不为大家所知,甚至不被理解。所以,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感动,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和警示。

@_思瑾思瑾: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从选择这一行业的开始,这世上的安富尊荣便注定与他们无关,甚至,连名字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生前担惊受怕,死后隐姓埋名,这就是缉毒警察的一生总要有人去做,正如网友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最后,向缉毒警察献上我们深深的敬意。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澳洲留学移民一键搞定



3种方法和精品公众号“微澳洲”做朋友:

①点击右上角-->公众号-->关注

②添加ID: weaustralia

③搜索公众号:微澳洲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图文采集收藏 采集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