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下午,干燥风暴由西向东席卷了墨尔本。人们都待在户外,因为天气反常地温暖,而且还没有下雨。
但人们无法看到,也没有预见到,这场一生难遇的风暴携带着微小的花粉颗粒,一旦吸入可能会致命。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今天(4月26日)报道,这起风暴哮喘事件始于大风,在大风过后以少雨结束。当时的急诊住院人数激增了627%,救护车也出现了短缺
(图片来源:网络)
有10人在这场罕见的风暴中丧生,其中一人在等待紧急救援时死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
五年过去了,专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预测下一次发生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认为是风把花粉吹到空气中,并与雷雨带来的湿气相结合。
通常花粉颗粒太大而无法进入肺部,但空气中的水分将其“打碎”。它们形成了数百个微小的“亚花粉颗粒”,被人们吸入体内。对于那些已有肺部疾病或易患哮喘的人来说,这是致命的。
(图片来源:网络)
本周,研究人员发表了新的信息,首次研究了另一个因素——雷击的作用。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的一份新研究模型,该模型测试了包括高温、强风和高湿度在内的许多因素,但研究发现“闪电的方式是在风暴经过时产生‘亚花粉颗粒’这种模式的唯一机制”。
“这项研究中的所有实验都测试了可能导致花粉破裂的各项气象因素,”作者写道。
“然而,虽然在草花粉季节的高峰期,湿度或风速很高,或者有与雷暴相关的闪电并不罕见,但风暴哮喘事件并不常见,即使在墨尔本这样的高影响城市,估计频率也是每五年一次。”
2016年风暴哮喘事件中的死者这一hai - sam Lau(左)(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作者Kathryn Emmerson是CSIRO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她告诉生活科学网(Live Science),这一事件“发生在花粉热季节的高峰期”,而且“高湿度的环境……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发生——这不能为你预测这一相对罕见事件提供答案”。
这就是为什么她的团队专注于闪电袭击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生活科学》杂志报道称,“多种现象共同作用,将花粉击碎”——包括强风、雷击和“静电积聚和放电”。
但仍然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研究人员写道:“为此类事件做好准备的挑战之一是它们相对稀少,而澳洲东南部和墨尔本是全球发生风暴哮喘频率最高的地区。”
在2016年事件中死难的10人分别是:18岁的Omar-Jamil moujalle、20岁的Hope Marsh、35岁的Apollo Papadopoulos、37岁的Clarence Leo、47岁的Ling-Ling Ang、48岁的Thao La、49岁的hai - sam Lau、57岁的Priyantha Peiris、29岁的Guo Min和46岁的Le Hue Huynh。
2016年风暴哮喘事件中的死者这一Hope Marsh(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调查发现,死亡的七男三女中有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去了屋外,打开了门,或是把洗好的衣服拿进来。
37岁的Clarence Leo打开了门,当他感到痛苦、倒下并遭受致命的呼吸衰竭时,他发现自己的哮喘药物已经用完。
57岁的Priyantha Peiris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曾到外面取回衣物,并将他的汽车放到车库,后来昏倒不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