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新式爱情:世界可以末日,爱情不可以

2020年09月10日 澳微帮



本文授权转载自:yeeyi亿忆

ID:auyeeyi


亿忆说事儿
Liza,亿忆网特约撰稿人。90后女生,目前旅居悉尼。本文如未授权,严禁转载。

2020年,一场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这种改变不仅是生活观念上的,连人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巨变。

因为疫情期对人与人距离上的限制,“求爱”变成了一件更困难的事情。面对面的约会,毕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对悉尼女子Amie Morris来讲就是这样。她在和一名男性约会后,发现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

“当时对方在干咳,我还开玩笑说,希望你不要感染新冠哦!但没想到,两天过后,我也开始喉咙痛。”Amie说,她随后去医院接受检测,检测结果是阳性。


她给男方打电话,男方非常惊讶,也去接受检测,结果男方果然也被检测出阳性。

万幸的是,两个人的抵抗力都很强,在经历了几周痛苦的康复期之后,两人都痊愈了。

“我们这几周来都在发信息交流病情,询问对方怎么样,恢复得怎么样。”Amie说,“我觉得我们最后变成了挺好的朋友。”

被连累却并没有红脸,也算是两个温柔的人了。

连加拿大首席公共健康安全官都在发言里指出,相比起来,亲密关系中产生的体液并不太容易传播新冠病毒,人们应该更担心的是近距离的面部接触,比如说大家可以在亲密关系时都戴上口罩,注意不要接吻……

也就是说,大家可以去做羞羞的事,但都要戴着口罩来。想想那个画面就好笑。


在疫情期间,恋人们能够“保持疏离”反而是一种良好品德。

“跟我在软件上Match的对象刚好住在我附近,所以我想说有条件见一面还是见一面啊。”住在悉尼Rhodes的Fiora说。“约会的时候,有些人上来就要靠你很近,甚至提出要拥抱一下什么的。我就觉得很不好。我觉得在疫情期间,尊重社交距离,才是有公德心的做法。”

“我现在的男朋友,和我约会见面后非常有礼貌,我俩各自买了一杯咖啡,坐在河边聊了一个多小时。冻死我了。不过我们也始终保持了1.5米的社交距离。”对于Fiora说,这算是疫情以来最愉快的一次约会经验了,虽然河边这个约会地点不尽如人意。“我俩后来还去超市约会,因为别的地方都不开门。所以我们就只能选择一起逛超市。但是能很快体验到对方生活化的一面,也是挺好的。”

不过,像Fiora这样能见到面的约会者实属少数,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面临的是漫长的隔离与封城,这令他们倍感孤独,尤其是对于那些独居的人来说。

好在我们还是能看到希望的,即使疫情让许多人不能在物理距离上亲密,现代人也发明了不少新方式来展开与保持亲密关系。


新冠阴云之下,那些看对眼的男男女女们,选择的首次约会地点并不是惯常的咖啡店或者餐厅,而是在聊天软件的视频功能上。

“视频就可以了!对我来说这一方面是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不用每次为吃饭买单,约会选地点这种事纠结半天。”

Silvia是一个生活在悉尼的华人女孩,28岁,单身。疫情期间,她几乎完全在家工作。没有什么机会在现实中遇到男性,又不想放弃找对象,因此她选择了使用在线约会软件。

据报道,在疫情期间,约会软件Bumble上的信息流量增加了23%,视频聊天的使用量增加了31%,不少人和Silvia一样都转向网络约会。

“在探探和tinder上面match到几个,有几个聊的比较好的就决定加微信或者zoom聊视频。我觉得聊视频首先是能保证我的安全。”Silvia说,对于使用约会软件,安全是她的第一大顾虑。“我在tinder上面match了一个人,我想跟他视频,但是他却想要和我见面。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还是同意视频了,结果发现他本人根本不是照片里那个岁数,实际看上去老了很多!而且他给我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幸亏我当时没有答应去见他,否则我根本没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在那次经历后,Silvia认为视频聊天比见面约会要更保险。


“而且也不会顾虑到第一次约会,要选在什么地方,谁付钱。”作为银行员的Silvia收入并不低,并且一直持有自己独立女性的观点,曾经每次约会,她都会主动提出AA付账,这令某些男士觉得没有面子。“其实他们也不是真的多有钱,或者多想付钱,只是觉得不好意思,觉得怕女方认为自己没有绅士风度,所以抢着付钱。但是每次他们付了,我又觉得难受。所以第一次约会视频聊天,就不会有这种顾虑。”

“还有就是不用打扮,很方便。”Silvia说,“我有时候只是画个妆,然后穿一个比较好看的上衣就够了,也不用穿小裙子或者高跟鞋,就可以比较偷懒。”

而在谈话的质量上,视频聊天也令Silvia觉得满意。

“以前通过介绍和相亲见面,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个陌生人坐在那里互相客气,互相问一些家庭情况、工作情况,这个人具体是什么样的,他的性格如何,人品如何,很难感受得到。但是在视频里就不太会有局促感,像学生上网课一样,很无所谓,聊得也会比较放开,更能感受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Silvia说。


疫情之下,人们由于环境的影响,变得更愿意谈论有关于自己人生和未来的想法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话题的交谈,能更好地建立情侣间的感情基础。

“本来打算毕业后就搬去墨尔本找男朋友的,但是因为封城,不知道今年年底之前能不能见到他。“对于Kelsey来说,疫情令她的”长距离恋爱”变得更长了。

Kelsey与男友在去年年底于网上认识,男友在放假期间来悉尼找她,两人度过了浪漫的一周,在情人港表白心意,决定交往。

可惜的是,两人交往没多久,疫情就发生了,原本的计划也打乱了。

“我俩想了各种方法维持感情,对我们来说,最好的一个方式居然是写信。”Kelsey说,自己不用去学校了,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她认为,与其和男友进行碎片式的手机短信聊天,不如把自己的思念写在信里。

“我男朋友说第一次看我的信看哭了。”Kelsey笑道。虽然信件并不是纸质信件,而是小情侣在纸上写下信,再用手机拍下来传给对方,但对Kelsey和男友这样的95后来说,长信件也算是新奇的体验了。

“我感觉我们有那种古代写家书的感觉。两个人天各一方,所以要靠写信来抒发对对方的爱恋。”


疫情期间,因为不需要出行,许多人拥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这也令约会中的谈话水平变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不受干扰的交谈时间,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忙乱生活中挤出来的碎片时间。根据约会软件Bomble的用户调研,43%的用户比疫情前花了更多的时间与潜在对象交流。

现实的条件也给恋爱加了一个“慢慢来“的枷锁,更少人会贸然进入肉体或者婚姻关系中,而是选择延长彼此了解和适应对方的时间。科学家研究表明,交往的时间越长,当我们的脑海里想起对方的时候,大脑中应对“亲密关系”的区域反应就会越强烈。也就是说,爱情是一种习惯,而隔离期正给了不少人一段“养成习惯“的时间。


只不过,“慢慢来”或许不适合所有人,起码对于Kelsey和她的男友来说不适合。

“其实我俩都有点等不及,”谈到肉体亲密关系时,Kelsey这样说,“我俩正处于热恋期,都觉得等得很窝火,你懂吗?”

Kelsey和男朋友在网上购买了一些成人玩具,玩具的主要卖点就是能通过手机app进行远距离控制操作。

“初次使用的时候还有些尴尬,而且怕手机怼脸拍自己的样子很难看。我男朋友说那就打电话。反正后来多用了几次也就习惯了。跟真人相比,肯定有差别,但这不是没办法嘛,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我跟我几个女性朋友分享了这些玩具之后,她们也很感兴趣,要我推荐。她们的男朋友其实并不是异地,也有悉尼本地的,只不过现在这段时间,大家对出行总有些顾虑,所以对那些不住在一起的情侣,用玩具也是有帮助的。”

当然,对Kelsey来说,她更期待的还是边境重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等到疫情结束,大多数人的约会习惯可能还会回归到“面对面”上,可谁说特殊情况下的约会不能给我们一些良好的启示呢?人们经常质疑,说人与人的情感其实经受不了考验和波折,那么在如今这种全世界的大考验下,我们每个人的感情走向了哪里?是真的和老话说的一样,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相信每一个有伴侣的人,在疫情中都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不同寻常的故事,疫情是否改变了你或者你们——如果你也有一段疫情期的恋爱故事,请留言分享给我们吧。




-END-



“Yeeyi亿忆”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和商业信息,所有权归属原作者。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客官!在看一下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