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染上毒瘾,我妈喂的!”以为是“小零食”?已有多名00后受害

2020年07月02日 澳洲之有问必答



前几天,海南三亚警方破获的一起新型毒品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据央视财经报道,犯罪分子把新型毒品伪装成饮料的模样,试图贩卖。


据调查,饮料制作原料中,含有的“γ(读伽马)-羟基丁酸”,属于新型毒品,滥用的结果,轻则恶心、呕吐、记忆丧失,重则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警方表示,这类新型毒品外包装比较有迷惑性,成瘾性也非常高。

跟个可怕的是,这样的毒品在青少年的朋友圈里,泛滥成灾。
 
它正堂而皇之地腐蚀着这一代的年轻人。

1

之前《新京报》就报道了一个女孩服用“聪明药”的事件,着实让人震惊了一把。

女孩叫做田静,是备战高考的学生。妈妈看女儿很辛苦,就给她准备了小药片:“这是聪明药,有人吃了成绩就会变好,你试试。”


田静没怎么想就吃了,效果意外地好。上课专注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很多东西一学就会,就像开挂似的。

仅仅服用2个月,田静就考进了班级前十,这对于一家人来说,是很大的喜讯。可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无法避免。


田静开始掉头发、失眠,每天夜里都在辗转反侧。这时的妈妈开始意识到问题,赶紧让她别吃聪明药了。

可突然停药的田静却陷入另一种困境。她就开始头疼、恶心,根本就做不了题。


没办法,她就上网找药、买药,不过这次药片却是粉色的,可能是版本不同?没有在意的田静就继续吃着自己买的“聪明药”,而且越吃越多,

高考那天还一口气
吞了5颗聪明药。

先是花光从小攒到大的1万块压岁钱,之后就找各种理由向父母要钱,有时是500,有时是1000。


直到高考后,父母觉得情况不太对,带着田静去做检查,却发现田静已经吸毒成瘾。那些后来买的粉色药片,根本就不是聪明药,而是摇头丸!


这一切的开始,追根究底还是所谓的聪明药。

2

据了解,这款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的商品名包括利他林(Ritalina)、莫达非尼(Modafinil)和阿德拉(Adderall)。

它们可以迅速刺激人的大脑,让人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尤其是莫达非尼,吃一片就可以支持一个人工作整整40个小时。


在这样的药力帮助下,专注学习就变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不会劳累,也不会分神。某种程度上,就是让人“变聪明”。

可是这种轻而易举的“聪明”却是有代价的,因为药片极具成瘾性,一旦吃上了就很难离开。不了解的人只知道提高学习效率,却不知道,聪明药的成瘾性高于摇头丸。


一段时间下来,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不吃药就没法工作,一停下就会可能出现头晕、恶心,根本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和吸毒成瘾没有任何的区别,
只能靠强制戒除。


有人研究了服用了“聪明药”前后的大脑活跃度。很明显可以看到,服用者的大脑一整片区域都是处于活跃状态,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一直亢奋,怎么会没有伤害呢?


药物的说明书很明确地标注服用的不良反应,精神病恶化、躁狂症发作、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生长抑制、癫痫...

这些并不是写出来唬人的,而是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正是因此,哌醋甲酯在中国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的处方药。

北京华佑医院主任医师张锐敏表示,“作为精神兴奋剂,比如利他林,它的作用原理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相似,但药效比冰毒弱,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会产生成瘾性。”


更有甚者,像田静这样因为“聪明药”转而吸毒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北京高新医院主任医师徐杰说道:
“到我们这戒毒的,有一成左右是利他林服用者。超过一半都是从‘聪明药’开始,最后变成麻古、冰毒等毒品的成瘾者。”

可怕的是,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4岁。

3


不只是国内,在国外,很多名校的学生都无法逃过“聪明药”的诱惑。

之前有一部纪录片叫《药瘾》,它戳破了一个圈内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美国,有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有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有行业精英为了加倍效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嗑药。


在湖北卫视的《非正式会谈》中,来自美国的学生罗狮杰说过,许多高校都流行着“聪明药”。


到底有多少人在为学习嗑药呢?

2018年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将近70%的常春藤藤名校学生承认自己曾为了赶论文服用聪明药,66%的学生承认期末考试时服用它,27%的学生承认每逢考试必吃聪明药。

BBC纪录片《药品依赖》中就曾提到,剑桥大学的某些学生也在滥用利他林。


“聪明药”的乱象和隐忧,并不只是在美国。

在微博上搜索聪明药“利他林”,国内大学生服药后的“买家秀”比比皆是。



虽然利他林属于药物,但大多数的人购买,却不需要上医院。

只用添加店主微信,提出需求,谈好价格。当天即可发货,还包邮。


随着监管的加强,这些明目张胆售卖“聪明药”的商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挂羊头卖狗肉式”的销售方式。

打开某鱼,搜索相关关键字就能发现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利他锁”“阿莫别针”……


假装在卖保温杯、桌子,其实还是在卖“聪明药”。背后的逐利市场并没有消失,每一单的完成都是一种祸害。


丧心病狂的犯罪分子还将这种毒品掺在奶茶里,卖给学生。



他们极力宣扬“聪明药”的好处,却一笔带过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成了“完全没有副作用”。为了能变“聪明”和成绩提升,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购买。


可怕的是,一些家长即使了解到一些情况,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觉得如果药物能改变成绩,稍微损伤一下也没事。
“相比孩子成年后一事无成,如果有药物能干预、提升成绩,为何不呢?”

“短暂用药或许会给孩子带来身体损害,但服药后孩子就有希望进入精英辈出的学校,有着光明灿烂的未来。这比没有药物帮助,一辈子当学渣的人生,有意义多了!”


可是这世界上很多事情只有0%和100%的概率,为了所谓的成绩,拿孩子的性命去试毒,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白暂时的好成绩不代表什么,

真正让人专注下来的
永远是自律和坚持。

近几年,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伪装成常见的零食饮品或是宣称有神奇功效的减肥药、聪明药毒贩子利用网络和熟人圈进行私密交易。

各位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这些“新型毒品”!

如果看到这种“贴纸”,赶紧报警!!!

你能想到这种可爱的“贴纸”实际上是非常可怕的毒品吗?


据了解,这像贴画的新型毒品叫“LSD”,俗称“邮票”,


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
无色无味
但毒性极强

而最可怕的是,这些毒品恶爪,已悄悄伸向00后...


他们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安全警惕性低,互相赠与食物是正常现象,并以此为传播。

这种毒品的“伪装性”很强,虽然看上去只不过是一张比指甲盖还小的纸片,但这种毒品的“威力”却是摇头丸的3倍,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

只要将这张小纸片含在口中,吸毒者会开始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只需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让人在视觉、听觉和记忆上产生幻觉,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曾经就有一位澳大利亚的16岁中学生在误食用“LSD致幻剂”后,幻想自己能够飞翔,遂从阳台跳下身亡...


生活中像这种卡通贴纸、可爱的糖果都非常受青少年欢迎,一旦有歹人引诱,很有可能就会走上歧途,家长们一定要尤为注意!

不包括正规渠道、牌子的奶茶

不包括正规渠道、牌子的可乐

不包括正规渠道、牌子的跳跳糖

不包括正规渠道、牌子的巧克力

不包括正规渠道、牌子的饼干



点个【在看】提醒更多人,千万要小心避开这些毒品!

高考在即,愿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够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迈进理想大学!

*以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往期回顾 




仅15秒!出门买菜没戴口罩被感染!一定要转给老人看

贵州1个月大女婴是如何感染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专家教你改造口罩绝招,一分钟绝招让普通口罩拥有N95效果

30人开会,11人感染!这件事可能比戴口罩还重要,却有很多人忽视!

澳洲大火、中国疫情、美国流感、东非蝗灾,魔幻的2020年,为何有这么多动荡?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知乎、央视财经、新浪微博、网络综合

留下一个 在看 再走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