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别离》引发的出国论

2016年09月22日 Unipassyouyue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小别离》的都市家庭剧火了一把,剧中分别围绕着三个家庭,因“是否该送孩子出国留学”为中心论点,演绎了不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矛盾纠纷。



方圆和童文洁结婚多年,膝下育有一女朵朵。夫妻两人为了是否送朵朵出国念书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并且最终在未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将朵朵送出了国,没想到这一举动却令整个家庭走向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金琴琴从小到大都被人成为“神童”,尽管已经足够优秀,母亲吴佳妮却依旧心心念念着琴琴能够出国深造,甚至为此不惜和丈夫金志明大动干戈。

张小宇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公子,却和继母蒂娜势如水火,令夹在中间的父亲张亮大呼头痛,为了给成日里惹是生非的儿子找一个出路,张亮忠将张小宇送出了国,使得张小宇意外的收获了成长。

一个是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家庭圆满且条件富足的家庭;一个为供孩子出国而奋斗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一个是家产万贯的离异组合家庭。三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都在一个问题上——是否该送孩子出国深造,做了相同的决策。




根据教育部《2016留学趋势报告》显示,1978年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404.21万,年均增长率19.06%。据统计,2015年共有52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相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4%。其中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成为了热门留学首选地。


《小别离》里面,身处工薪阶层家庭金琴琴的妈妈说:“清华北大上了又如何,每年到7月份,什么博士硕士等着找工作的人太多了”。这位望女成凤的母亲,一心想把学霸女儿送出国,不惜卖掉房子以换来留学费用,认为出国留学过后,从此就走上康庄大道,过上故事书里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样一个小插曲,反映当代社会大多数人认为的一种“镀金论”。


根据教育部《2016留学趋势报告》显示,如何更好地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发挥作用成为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为做好新时期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2014年12月召开了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要鼓励广大留学人员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战略决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由此看来,留学归来的发展前景的确是不错的,起码在国家政策上,得到了大力支持。 然而,选择回国的留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出国留学时,不少留学生热衷于选择商业管理、工程学等留学热门专业,从而造成了留学生专业扎堆的现象,这也直接影响了留学生就业情况。 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留学生扎堆的专业在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较大。大多数留学生对于留学后的就业期待较高,对于起薪的要求也过高,超过了留学回国人员的实际起薪水平。在国内,留学生的光环逐渐消失,需要学生和家长理性对待。


小编自己身为留学生一族,对留学体验感同身受,留学并非大家所想的那么体面。从两个角度出发:生活上,需要花时间精力去适应一个全新的国家的文化环境,尽管这是一个globalization world,文化差异性究竟还是很大,而这个适应过程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适应外部环境后,从自身来讲,需要适应独处的时光。“学会孤独是第一门课”,这门课将贯穿你整个留学生涯。因国外大学和国内不同,没有学校规定的统一宿舍,不会硬着要求学生每天到校报到上课,且每个学生所选课程顺序不同,和同学接触了解的时间就大大减小了。学业上来讲,总有开不完的group meeting,做不完的presentation, 动不动就几千字essay是家常便饭,还要准备应对各种刁难的期中期末考,想要轻松愉快的混过你的学术生涯,那是痴人说梦。同一门课挂过好几遍的情况比比皆是,每学一科,都担负着着几千澳元一门课的高昂学费。如今的留学生,压力不比高三的学生小。

 

有人说再不济,出去混一口流利的英文回来也是好的。小编身边不乏出国留学好几年,却讲不出一口流利的英文的同学,磕磕巴巴说几句,却是夹杂着浓厚的Chinglish,这是一件特让人无语凝噎的事。每每看着身边同学说着一口口音正宗又流利的英文,一股赞赏就从心里油然而生。



学习好,送出国;学习不好,送出国;学习好不好,都送出国。到底该不该出国留学?这是一个伪命题,小编觉得要理性思考发展前景,审时度势,不要受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