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的Woden这个1966年建立的社区发生了多起针对华人留学生的暴力事件,而官方期初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反应也是令人咂舌。
据报道,当事学生在寻求各方帮助的过程中,ACT教育部国际教育司副司长洛夫格伦(Carolyn Lovgren)女士对于这次种族针对性的暴力事件仅仅是让学生的寄宿家庭设立门禁,禁止晚上六点后学生出行。然而在10月26日,事发后仅仅不到一周时间,被打女学生又在同样的Woden车站被青年团伙殴打,这不得不说明堪培拉在对于此类暴力突发事件缺乏相关的应变机制。
在澳洲对于中国学生的威胁事件屡屡发生,但这次的暴力事件却是最为恶劣的有组织性的并且最有种族针对性的。今年7月份,墨尔本的各大高校校园内都有张贴“中国人禁止入内,否则起诉驱逐出境”中文繁体字样的海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报下方还印有其学校学联的标志,海报反面则是一个白人主义纳粹网站的链接,这种拙劣的宣传正反映了这种纳粹主义本身的不正义性。同月,在西悉尼地区,不少当地居民的信箱内都接到了白人纳粹主义网站的针对不同种族人群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歧视海报,当地居民对此一致表示反感。
屡次这般的对华事件,和在澳洲持续了70余年的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850年代淘金热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移民来到澳大利亚,许多英裔澳洲人对于劳动力涌入导致的薪资下降表示不满并爆发了多起排华暴乱。1888年,澳洲正式宣布不接受中国移民,第一任总督艾德蒙·巴顿宣布“人类平等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和中国人不适用这条原则”。
Yellow Peril,中文译为“黄祸”,这个词语在当时澳洲极为流行,可见当时澳洲对于华人的态度。在1901年,澳洲人口为三百七十万,和亚洲相差甚远,当局政府担心大量移民导致劳动力更加廉价,所以实行了长达七十余年的“白澳政策”。 最早巴顿政府明令禁止非欧洲移民进入,但出于英国政府在印度的权益和日本关系的考虑,所以废除了这个明文规定。巴顿政府用“听力测试”取而代之,在测试中,考官可以运用任何一种欧洲的语言来对移民受试者进行听力测试,并有权拒绝任何一个未在一项五十个词中达标的受试者。
这个政策的瓦解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工程。1950年科伦坡计划表示,亚洲国家学生可以来澳大利亚大学念书。1957年,在澳居住15年以上的非白人裔人口有资格取得公民权,1958年移民法废除了听力测试,代之以更为简单的考核。1966年3月,移民局长胡博特·欧佩尔曼认为马上融入澳洲文化且对澳洲发展有益的非欧裔申请者可以移民澳洲。1973年,惠特兰工党在移民法案中加入了一系列阻止强化种族观点的修正案,确保了所有的移民无论出身都有权在居住三年后获得公民权。1975年,种族歧视法案正式确立,宣布所有带有种族色彩的规则为非法。
Woden社区建于1966年,是堪培拉建立时间比较早的一个社区,正是胡博特·欧佩尔曼开放移民政策的年代,这个年代任然是处于一个意识的转型期,许多澳洲人在孩提时代接受的白澳主义在他们中年老年的时候被否认,这无疑是对于“被偷走的那一代”纳粹主义卫道士的侮辱,他们顽固于这种思想,如同癌症一样,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下一代对于不同肤色人种的看法。现代澳洲青年人对于世界的探索不再像19世纪澳洲矿工那样走遍澳洲看遍红土,他们更加依赖于网络,更加容易受到被曲解的历史的误导。上个世纪的遗孤,这个世纪仍然在网络中活着。
人是好斗的生物,而热血的澳洲男儿更是如此,他们曾经在亚欧大陆为了正义浴血奋战,传令兵的折檐帽今天依然在为人类的文明穿梭于世界之间。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即使是身为受害者的我们,任然相信这只是那“被偷走的一代”留下的思想遗孤。毕竟虽然澳洲的夜空会有薄云,但南十字星依然闪耀。
(作者: 韩怀庆,来源:《澳洲都市报》ID:AuCityDaily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件回顾:
《澳大利亚: 中国留学生遭暴力殴打 首都华人自发开车护送同胞》
http://www.aucitydaily.com/australia/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