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携隐咨询
公众号ID: xyconsulting
本文作者/ 携隐
面试中最最重要,也是几乎每个面试你都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or introduce yourself)。
答好这个问题,即使后面不需要有多出彩(当然不能出错)也可以搞定面试。
首先,first impression matters
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证明,没有人能逃过第一印象的魔爪。
你的面试官当然比一般人更中立,但他们仍然会无可避免根据第一印象对你接下来的所有表现作出评判。
如果TA喜欢你
那接下来你答什么
TA都会不自觉往positive的角度去理解
主动找出你优于其他申请人的地方
甚至会用引导性问题鼓励你
更全面表现出自己的优点
其次,这是唯一能表现你“非典型”经历的机会
什么是“非典型”的经历?就是那些面试官很少会主动问你,但你又觉得有卖点的内容。
比如你是业余花样滑冰选手,参加过很多次全国性的比赛;比如你跑过旧金山马拉松;比如你登过三座著名雪山。
这些内容你不提,面试官就不一定会问,即使它们被清清楚楚写在你的简历上。
这些内容不是”leadership“,不算“teamwork”,跟“challenge”,“failure”等等也沾不上边。
但它们也是你的卖点,是让面试官记住你,使你突然具有个人色彩,不再是众多申请人中想不起来有什么特色的一个的重要武器。
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这个问题,是你100%确定能将这些卖点甩出来的唯一机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这是你变被动为主动
从面试官手里把掌控权抢过来的唯一机会
大多面试只有30分钟,除了why this company, why this position那些基本问题外,仅剩的一点点时间大概只够问三五个问题,这时你希望面试官问你什么?
请自己来掌控这几个问题,不要留给面试官来决定。
否则一旦面试官问出一个你答起来很平淡的问题,你就浪费了一个问题的机会来sell你自己。
如果你想要突出工作中的几个有亮点的故事
请在resume story中埋下伏笔:
你在这些故事中的主要成就;
你受到巨大挑战,最后却安然解决;
你虽然失败,但却获益良多……
用这些“预告片”引起面试官的兴趣,让他来问你细节。
如果你想要突出人生中某段特别的经历(不一定要是车祸后的顿悟或非洲的心灵之旅,只要对于你来说是一个defining moment,比如工作上一个很重要的认知,一个你把握住的很重要的机会,就可以),也请在resume story中埋下伏笔,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总而言之,任何你希望面试官进一步挖掘的素材,请精心设计成一个必然会触发面试官兴趣的陷阱,让他们不自觉地踩进来,跟着你的节奏走,而不是把时间留给面试官,让他们来challenge你最不想讨论的内容。
人无完人,如何把这30分钟全部用来sell自己最希望sell的点,不留下任何可能给人留下平淡印象的机会,是面试成功的关键。
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3分钟之内。
再长面试官睡着了(你故事太丰富必须要超时那又另当别论)
要有一个 logical flow, flow through你的所有职业变动,每一步都要能讲出理由(虽然最后的story未必每一步都解释但准备要全面),一步一步最终导向现在这份工作
要能体现你的 career progress:
每一次职业提升都在什么点,之前都积累了什么
最好包括 why this company或why this position:
既是很有力的结尾,又可以避免单独回答这两个问题浪费时间。
你要在 3分钟内——
告诉我你的个人基本资料
你大学的专业和主要活动
你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重大决定是怎么做的
又如何影响了你的职业选择/规划
你的每一份职务都主要是做什么的
又教会了你什么
(教会的内容一定要是你应聘职位相关的skill)
这个故事要条理清晰,一气呵成。中间哪怕有任何一个小细节不够简洁或逻辑,你都可能失去你听众的注意力。听众一走神,你sell自己的任务就失败啦。
没有强调自己大学时期的活动
在大学参加的活动除了可以体现leadership,更可以体现你是一个喜欢参与学生活动,具有团队意识和贡献精神的人。
光是流水帐而没有挖掘,没有亮点
试想想如果你这么描述自己的职业生涯:
毕业后我加入了ABC firm,从事审计/咨询/产品开发工作。
你能从这个回答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简历上都有啊)?
这么回答你跟相同背景的申请人有什么区别?
又能表现啥具体的属于你的技能?
要使得你的回答不那么流水帐,不沦为简历的简单重复,你就要在你的描述中加入细节以及个人特色:
大三大四的xxx活动让我逐渐开始对咨询产生兴趣,我觉得咨询xxx(吸引你的地方)。于是我做了xxx准备,成为我们学校第一个/唯一的一个/少数加入了XYZ咨询公司的人之一。
在XYZ期间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给大型国际公司提供市场进入战略/大型医药公司的新产品策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投资(找出你工作中最突出,最跟别人不一样的领域)。
这样回答才能让人觉得你对自己的工作有passion有了解,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也跟别人不太一样(因为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工作是绝对完全一模一样的)。
所以要记住啦,避免流水帐的法宝是“故事细节“和“个人特色”。
没能体现不同工作,不同阶段之间的区别
对于有过职业变化,或者职业升迁的人来说,不同阶段必须体现不同的技能,才能看到你一直在成长。
如果第二个公司做的事跟第一个公司基本一样,那何必分开来说两次呢?又何必要跳槽咧?
任何公司都喜欢有drive,能self-motivated的人,而表现这个特质的证据就是你一路都在努力获得提升和成长。
所以第二份工作必须比第一份工作体现的技能更加进阶:
更广阔的视野
更大的领导力
更深入的市场认知
更全面圆滑的客户技巧
更战略性的眼光,等等
那如果前后两份工作真的没什么不同怎么办?简单啊,前一份工作侧重讲初级技能,后一份工作侧重讲高级技能就好了嘛。同样的事,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体会和表现啊。
没有取舍
要记住面试的终极目标是sell yourself,而不是背景考察,交待平生。不能把发生过的事都一股脑倒给面试官。要有所取舍。
相同背景申请人差不多都会说的内容,尽量少说(比如审计都有analytical skills,没必要在这上面说的太多;比如咨询都有strategic mindset,也没必要sell的太厉害)。
找到自己真正跟同事不同的内容(特别会利用资源?research做的特别快?特别能应付国企客户?特别耐心?),在这些地方多花笔墨,比泛泛地夸自己各方面都强管用的多。
没有工作以外的内容
好公司不缺工作上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人,光从工作上impress面试官,任务比较艰巨,尤其对于工作经验浅,行业又很主流的同学来说。
用工作上的事跟面试官产生共鸣,让面试官喜欢你,这任务更加艰巨和不可控。
要记住
面试官在给公司招人的同时
也是在给自己找未来的同事
讲讲工作之外的故事。
Resume story所需投入的准备时间,可能比大部分人预计的都要多,这些答案,又必须要随着每一次 mock interview的反馈而更新修改,完成之后,又要反复练习,找到自己感觉最舒服的表达方式。
只有你自己都被你自己说服,你自己都 100%觉得在面试中的自己是非常capable和非常适合这个学校的,面试官才可能有同样感受。
本文责编 | 鬲虫
以上是TIMEZONE【干了这货】栏目
欢迎来做伸手党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TIMEZONE,发现留学大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携隐咨询(id :xyconsulting),TIMEZONE已获得授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