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性冷淡极简主义流行那么久,看了就知道!

2017年08月26日 玩转悉尼


完美不在于+

而在于-

作为一只青蛇

在留下n多年

杀马特的黑历史之后

我终于终于

摸索到了比较

适合我的style

极简


也就是

忽然流行起来的

性冷淡风

但你说我们

作为表面高冷

内心火热的

高贵冷艳性冷淡


只捣拾一下外在

肯定又肤浅了

就不高级了

不high level了


所以

必须从理论上明白

什么才是真正的

美学意义上的

性冷淡风



极 简 主 义

(艺术家、演员 黄幻 纹身作品)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盛行的一个艺术流派,又可称为“Minimal Art”。极简主义受先锋派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和拉蒙特·杨(LaMonte Young,1935-)、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iams,1883-1963)以及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的影响,提倡艺术不是自我表达的手段,艺术只是客观的存在。作为对6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极简主义主张表现物体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试图消除作者借助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以及作为一个文本或符号的作品给阐释带来的束缚,从而让作品回归其本身。极简主义力求将阐释作品的自主性还给观者,开放作品在艺术概念上的意象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意义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完全自主状态下的作者。


晕吗?是不是没讲清楚?

那我来举个例子,再解释一下...


我们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你印象中接触到的那些艺术


信息量好大!!!人好多!!! 好多肉!!!这是在干啥!!?



到后来,我们便习惯看这样的...


这说明:

最初我们看到的艺术

有太大的信息量

它们来自文化、历史

作者的个人经历

有太多的符号和象征

它们的意义

都是固定的

一旦作品完成

对作品的阐释就全部落定

艺术家全告诉你了

我们只要看着

然后运用我们的知识

duang!

就看懂了


而到后来

作品中的现成信息

可供解读的

符号、象征

越来越少

作品变得越来越自由

作者啥也不管了

现有的认知

无法给作品一个

确切的、合理的解读

所知非所见


所以

极简主义的作品

没法儿解释

它是啥意思

由你决定

(汉斯·哈克的“蓝色帆布”现在被看作后极简主义的尖峰)


懂没?

其实我也不懂

真的好难


要我再多解释

我也解释不出了

要搞懂极简主义很难

要彻底搞懂现代主义

你也真牛逼了


要做名高贵冷艳的性冷淡

也是累死了

还是努力做到

热情似火

风情万种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

中澳共享链平台,致力于打造与品牌主题高度契合的精品文案,创造产品和服务流行元素,创作有价值、有情怀、引发流量暴增的文案。

 

现特别推出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服务半价优惠,原价$1000/月的套餐,现仅需$500/月(仅限前20位合作商家)。 

 

服务内容包括每月四篇品牌宣传资讯(中英文均可),商家需提供相关资料。

 

平台将会挑选部分优质资讯,在玩转悉尼公众号上进行同步推广。

 

中澳共享链平台,意在为澳洲优质中小企业及个人强化品牌影响力,创造商业价值。

 

 

最终解释权归中澳共享链平台所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