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参加抗议游行是怎样一种体验

原创 2016年08月29日 TIMEZONE


初识游行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端着奶茶慵懒地走在宁静的街道,前方突然一片五雷轰顶,然后黑压压的人群逐渐逼近,像古代战士出征般。

人们手里举着数不胜数的旗帜和标语,领头是位神情亢奋的队长,面色赤红宛如高温熏烤下一只好胜的公鸡。他/她带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着口号,齐头挺进。他/她慷慨激昂,音浪直达云霄,捧场的后续部队口号同样震天。

第一次看到这一幕把我吓得够呛,以为反政府恐怖组织正号召群众打砸抢,但周围的人们依旧气定神闲,有些人还自然地掏出手机拍摄给朋友看,还有骑警在一旁神情略显紧张地维持着秩序,我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问了路人才知晓这是美国的非武力游行。


类似的游行比比皆是,甚至我自己也有幸参与其中:有一次在图书馆,突然闯进来一群热血沸腾的游行者,细细聆听了口号,发现这次旨在反对用动物做实验和销售动物皮毛制品的行为。

他们紧接着行进到校园周边的繁华街区,手举海报,身扛大旗,神情坚毅,宛若来自东土大唐的救世主般气派无比。那个演说家一样的人物站在队伍最前端,一字一顿表明立场。这样一个骚动的大队伍中,每个人都喊着一致而响亮的口号。

当好奇神经极度敏感的我凑到队伍旁,一个全身挂满五颜六色徽章的年轻女子冲我喊道:加入我们吧!

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毫不犹豫扛起她递给我的一面旗子, 加入了队伍,跟着大家一起呼喊行进。当我不知不觉全然被融化在队伍中间时,觉得自己的每一声都像被贯彻了河东狮吼的力量,能制止悬在空中即将挥舞向羊羔的那双举着屠刀的手。 

类似的示威游行规模迥然不同,有的只有十来个,有的则成千上万。每次观赏不同规模的集会游行,我都倍感纳闷:这么一群人在一起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不仅可能阻碍交通影响治安,而且如果人们情绪太过于激愤难以自控,发生意外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再说如何确保相关责任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呢?政府可以这么堂而皇之允许大家折腾,就不担心扰乱民心?


其实示威游行之所以能够在美国顺利发展,得益于公民言论自由权,每个人都有权就自己的切身利益表达意见。

曾经有人在Quora(美国版知乎)问过一个问题:美利坚会不会因为政治原因而封杀某些网站呢?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某政府机关代表回答得言简意赅,他说因政治原因封杀网站的情况迄今为止绝无仅有。

言论自由在美国受法律保护,是基本人权之一。9/11事件后,有议员提出要封杀恐怖分子网站,但由于害怕触犯言论自由,最终也没有实施。白宫还有个网站叫“We The People”,专门让人们在上面提出各种请愿事项。 

政府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大众。如果政府做出损害人民利益的决策,示威游行可以有效影响舆论。媒体的跟踪报道会让政府部门压力重重,民选官员顿时会捏一把汗,生怕“刁民”在下次选举时将他“驱逐出境“,没了饭碗。于是便想方设法修改政策化解矛盾。



游行通过标准


究竟怎样的游行会被通过,又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呢?

对某一项游行的审核条款有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的地点(Location of event)

该区域的交通(Traffic in the area)

是否在该地区的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要道(Residential and business access in the area)

活动的等级和声响的程度(Activity levels and noise)

场所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location)

警察局警力资源Police Department personnel resources

交通部门的交通和停车等方面的资源(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traffic and parking control) resources) 

换言之,只要不在住宅区吵吵嚷嚷、不阻碍交通要道、能得到警力相助,即使是一群妇女以裸奔的方式宣扬内衣对人性的束缚,即使一群醉鬼号召全民饮酒,即使你想反对总统,即使你想罢黜学校和现行教育系统,只要你表达出来,伟大的警察局都会协助你达成使命。你敢申请,我们就敢批。


如果你是游行的发起者或组织者,你首先要确定游行主题、人数、地点、和路线。然后去警察局拿申请表(每个地区申请表内容不同)。表格包括你的社团信息,负责人信息,游行规模等,某些表格还要求提交音响设备和标牌内容。此外,你需要向所有参与者普及该州游行的法规条例。

终于迎来游行的日子,在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之前,先记得给负责部门打电话确认有没有突发冲突事件。如果没有,非常完美,携带游行许可证,提前到活动地点和维持秩序的警察见面,随后就可以和你的游行伙伴开始行动了。


言论自由万岁


游行主题不管多么荒谬或激进,不管带有多深的阶级色彩,或种族色彩,只要它折射出民意并通过审核都可以被放行。这样的例子可以追溯至历史上的某一天,数十名白人身着黑衣集结在洛杉矶市政厅广场,举着美国国旗和南方联邦旗公开反对移民。他们的信条就是白人至上。

由于觉得这样的游行会导致更深的种族矛盾,以及出现暴力斗殴,当地人权组织立刻向警察部门提出了取消游行的请求,却被告知该游行已获得批准。

后来洛杉矶警方也预感到这次游行可能引发社会矛盾,于是在当天调动了大量警力,游行队伍上空甚至有直升机盘旋维护治安。当天参与游行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以非裔,亚裔,和西班牙裔为代表的有色人种群体高举旗帜,呼喊着“反对种族主义“的口号,和白人至上主义形成两大阵营。


警察被夹击在两个阵营之间,左右疏通,努力维持秩序。事发时,市长福特和市政官员还去现场控制局面,有人质问他为什么要为宣扬如此极端思想的游行一路开绿灯,一名蒙面大汉甚至扬言要枪杀他。

而他的回复是:言论自由


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这个民族总习惯息事宁人,利益被损害后宁可委屈自己维系表面的和睦也不去控诉,不愿表达,不敢表达,不会表达。

可你越不表达,别人越无法知道你所诉求的利益层面和感情高度,自然无法重视你,成全你。于是人家欺负你,忽略你,甚至高高在上地俯瞰你。

你悲悲戚戚,觉得自己被歧视,被体制伤害。但如果你当初肯伸出理智的拳头,率先发声;如果你敢按照自己所在国的合理形式表达需求和利益,敢于做那个有头脑,有胆识的领导者组织人们提出抗议,也许你的需求不会被完全满足,但至少你会得到应得的尊重。


一个政府,只有拥有一个完全透明的体系让群众有渠道宣泄不满,才会从根本上赢得公信力。毕竟谁都渴望真相,渴望有抒发不满的权利,渴望自身利益被重视。而那个抒发口就像下水道,如果被无情地封堵,就像阻塞的泥垢。社会矛盾会被积压,人们不会过得安逸。

美国的自由民主观早已深入民心,但我们得承认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做到绝对民主。尊重每个人十分艰难, 但我们却可以朝着无限接近x轴的极值方向努力,累积的趋近终将得到质的进步。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时区作者 香蕉共和国

目明心亮

微博@酥酥香蕉酱

ins @suzynotsushi


想看Guan点栏目怎么看世界?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空巢 | 你去留学了,父母寂寞吗

抑郁症 | 留学路上的那只黑狗——抑郁症

中餐馆 | 去美国上学,没想到被中餐馆上了,还一上十年

港漂 | 想做港漂不容易,我也是好人家的孩子

绿卡 | 青春赌明天,绿卡换此生

梦想 | 留学真能成为你实现梦想的踏板吗


 

   这是时区的Guan点栏目

无论你有什么道理歪理,只要能自圆其说,尽管砸稿过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