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 澳洲政策解读 | 有趣活动 | 吃喝玩乐 | 关注我们没错哟
澳洲情报局 | ID:Aussieabj
作者 :Quennie | 留学心理程
☝ 请关注澳洲情报局哦 ☝
很多留学党和我们抱怨,感觉虽然在国外大学里认识的人比国内多,但是基本都是处于浅层的泛泛之交,基本都算不上真正的朋友。以前国内的朋友也大多断了联系,似乎出国以后,朋友就少了很多,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不会交朋友了。
本来独身漂泊在异乡最是需要朋友的支持,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出国以后看似聊得来「知己」为何最终都成不了「老友」?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朋友」这个话题。
很多年前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陈医生的《最佳损友》,但随着年纪见涨,经历了身边太多圈子的人来人往,才渐渐意识到,朋友减少是成长必经的阵痛。你不可能一直和所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中或许有人给你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无法避免分道扬镳的那一刻。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再得意洋洋说自己有多少兄弟一呼即来,而是清楚哪些人对你更重要,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维护。朋友聚散有时本是正常,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失去旧朋友,同时又很难交到新朋友,那么可能需要审视一下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
「朋友」还是认识了几年的「熟人」?
很多人对于「朋友」看得太重。
可能在你看来大家出去吃过几次饭,一起在图书馆熬夜做过project,时不时在微信里聊上几小时就是朋友。可能在你看来此时此地是朋友,一辈子也都是朋友。即便我们下学期没有选相同的课,即便假期回到各自的家乡,即便今后去了不同的城市发展,我们还要保持联系,我们还要深夜里互诉衷肠,我们还要随叫随到的捧场。
可事实上,「朋友」的含义不止是「在一起」。
真正的朋友总是建立在多年数不清的自我牺牲和自我暴露的基础上:
互相袒露心扉,你们敢于也愿意和彼此分享曾经的心路历程,包括对家人、爱人以及梦想的感受和困惑。你们不用担心凌晨喝醉了没有人送你回家,也不用害怕失恋了没有一个肩膀可以靠着大哭,更不用紧张如果这个月交不起房租就要睡大街。你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彼此面前卸下伪装,因为知道彼此会包容那些装逼和逞强,但一路的相处中肯定少不了激烈的争吵和猜忌,但冷静下来以后,还能够恢复到之前的信任和默契。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肯定不会很多,但能得一人,也是幸运的。
所以不要再错把大学里那些吃喝玩乐在一起的「熟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真正能给你帮助,也能让你产生信任和依赖的朋友不是一出门随手一抓就能抓到的。当然,即便成为了朋友,也不是个个都能海枯石烂。
微信里的好友,90%都是点赞之交
分手三年的ex,找代购的初中同学,去年实习认识的同辈,上学期卖二手书的学姐,有多少默默躺在你微信通讯录里的人几乎整年都没有再联系过?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能最多与150人建立起实质的关系,这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得出的结论。
在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的年代,邓巴通过研究英国人寄圣诞卡的习惯来回答一个人到底真正在乎多少人。因为送卡片是种投资:相比于现在的「点赞」功能,寄卡片至少需要知道邮寄地址,买卡片,亲手写上几句话,买了邮票然后寄出去。大多数人不会为无足轻重的人费这样的心。
结果发现,人们约四分之一的卡片寄给了亲人,近三分之二给朋友,8%给了同事。平均下来,收到一个人寄出的全部卡片的总人口在153.5人,也就是150人左右。
也就是说,虽然社交网络上我们拥有的「好友」数远远高于150人,但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维持一年至少一次的联系,彼此都承认对方是朋友,都了解对方的状态的「内部圈子」只有150人最多。
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所以不要觉得发一个票圈有近百个赞就说明自己的人脉很广,能够在微信里和人聊个通宵就算知己,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一个电话拉来的救兵可能不到10个。与其花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形象,不如在线下好好与几个人深度的交谈和往来。
你怪别人势利,别人嫌你自私
不少人总是抱怨自己遇到一些非常势利的「朋友」——他们与自己相处的唯一原因就是可以得到好处。比如觉得你很大方,厚着脸皮来蹭住蹭喝,或者觉得你很学霸,变着花招来抱你大腿。
相信你看到这里已经明确,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依托利益的交往关系也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当你厌倦了被利用,或是他们觉得你没啥好利用的时候,双方的往来自然会疏远。
除了这种露骨的利用,人们在相处的时候也常会陷入一种更为隐性的「利用」。
必须要承认,想要维持一段友情需要持续的投入。当你的朋友圈扩大以后,你会发现想要和每一个人保持之前的亲密就变得特别困难,因为你根本分配不来时间,特别是在忙碌的国外大学生活里。
就比如你在出国前肯定想着自己还会和高中时的死党保持联系,但实际上,一旦进入了新的环境,旧友往往会被搁置在一旁。可是新圈子里的人毕竟不如旧友知根知底,有些话你只想和死党说,但这个时候再去找国内的死党就发现对方变得很冷淡。
说到底,人毕竟不是一个玩具,不可以被放在一边等你忙完以后,有了需要以后再去找他们玩。曾经的朋友,如果疏于问候,慢慢就会走远。情感的联结没有保质期,必须要不断的巩固才能保鲜。
当你平时忙着自己的事情,心情不好遇到麻烦了才想到找朋友帮忙,在朋友的眼里,这无异于一种「利用」——只有需要我的时候才想到我,平时都当我不存在。
说到底,做朋友和谈恋爱一样,不能有一方总是一味的索取不付出。
老友越来越少,能留下的都是知己
当毕业走出校园以后,很多人会再次深深地感受到朋友变少,想要找到知心的单纯朋友变得越来越难。
确实,从20岁中期开始,人们的社交圈,真正有实质性来往的「内部圈子」会大幅缩水。芬兰的阿尔托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近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研究,跟踪分析了300万手机用户的数据,来识别他们在各自社交圈子里的活跃程度。
研究发现,在25岁之前,男女都喜欢广泛结交新的玩伴朋友。但是25岁之后,与自己社交圈的联系就少了很多。平均下来,一个25岁的女子一个月会用手机联系17.5个人,而男子会联系19人左右(已经保存在手机通讯录里的人)。
联系的人数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下降。也就是说,能在你的通讯录中活跃的人会慢慢减少,而绝大多数可能只是在春节时发一条祝福短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研究学者认为25岁是一个心理上的重要分水岭——大多数人已经完成学业,进入职场以及正式的亲密关系中,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包括谁才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
「人们在这样的想法下,开始把经历慢慢集中在了某些重要的朋友关系上」,研究员Kunal Bhattacharya说,「因为之后进入了婚姻,或者有了孩子,就没有很多必要去维持无价值的社交了。」
邓巴教授也参与了这次研究,他认为,一旦人们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了自己更适合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他们就不会再把时间花费在散乱的社交上,而是会集中精力只去维持和几个人的关系,并且希望这几个人可以更长远的陪伴在身边。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管是大脑构造的限制,还是生活变迁的无奈,我们最终都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取舍——能被定义为老友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他们在你心里的份量却越来越重。曾经觉得朋友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直到岁月的洗礼才慢慢认识到朋友真的不需要多,只要有几个知心的就足矣了。
所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出国以后觉得交朋友很困难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可能你已经觉察到有些社交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所谓的好友不是真心的,有些感情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历的考验,有些朋友拼尽全力也无法留住。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觉得孤独,但也是这种孤独更能让你看清自己适合什么,需要什么。不能因为知道今后我们会散落天涯,所以现在也不必深交;也不能因为害怕被欺骗和利用伤害,就封闭自己裹足不前。朋友的圈子就像是海浪一样,会前仆后继一次次拍打在岸上。前面的痕迹很快会消散,后面的也依然会留下影响。
就像现在每次听到《最佳损友》这首歌,总会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两个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偶遇,相谈甚欢忘乎所以,可突然被人潮给错开。其中一个人兴奋的想把手抬起来,但又尴尬的假装是在摸摸后脑勺,另一个人微微笑着明白了,就转身走进了人群中。想着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看到,但那又何妨?至少曾经遇到过,只有这么一次也珍贵。
◆ ◆ ◆ ◆ ◆
你觉得长大以后交朋友变难了吗?
面对老友不断流失,你又有什么感受?
告诉我们你对朋友的看法
和我们一起聊聊你的心情起落
长按关注澳洲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