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心定

2017年07月17日 澳洲广角镜


疾”是外来的箭,“病”是心生的鬼


田原的话:


曾读过这样一段话:“世间的人,向来都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平常都被这种意识思惟的心理状态——妄想所支配,认为这种妄想作用,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发生种种错误,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


很久之前,看过作家史铁生的随笔散文《灵魂的事》,之后,一段时间里,我沉默,不想表白,不想说话。在史铁生的文学世界里,我体会到一个词:纯洁。我相信这是生命本身的色彩。


肉体可以是残破的,带着无尽的苦痛,灵魂却是高尚而清明的;身体可能是健美的,可以行走天下,心灵却已物欲横流。


换做你,你选择哪种?


记得中里的第一本《求医不如求己》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大意是,你有1000种想法,就会耗掉自己1000个神,最终导致百病丛生。


可是,我们的妄想何时了结呢?


中里巴人说: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的古老文字是了解我们生命的端口,也是展现东方独有文明的方式。如果说还有个通道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这个妄想,我觉得,可能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从我们的母体文化——汉字里面也可以找到这个通道。


中国字的组合方式,其实很有意思。就说这“疾”字儿,疾病的“疾”,病字框,里面一个矢,有的放矢的矢,矢是外来的敌人,外来侵害,就是像箭一样射向你了。细菌、病毒啊,来源是属于疾的范畴。


病呢,里面的“丙”意思是心火,丙丁火嘛,所以心里不平衡了,有忧虑、恐惧了,才会产生病,所以疾和病是不一样的。


应该说疾是比较好治疗的外来的东西,外界看得见的。病呢,是深入里面的。所以“药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就是这个原因。“百病从心生”也是这个原因。这个“病”是心里面来的,是真的病了,你心里不舒坦了。


所以“疾”跟病不一样,病呢,也不能用消炎药来解决。就听过杀死了身体中的细菌、病毒,没听过杀掉心病的。


其实你留意一下,一个人有病,可能他家里人也都有病。这是一种不良情绪和意识的传染,因为整个家庭环境都一个氛围的话,就会对每个人都有影响。有人说是风水不好,其实是共同的生活习性造成的,这个东西很漫长,很多人不明白这家人怎么都有病,怎么回事?造孽了?其实不是。


你看做父母的整天愁眉苦脸,或者经常打骂孩子,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场,这个气场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好多年累积而成的,形成病呢,只是个结果而已,你让我用三招两式把结果给去掉,原因却没有解决,那哪儿成?谁也解决不了。


我觉得,他们也许患了共同的心病。


还有一个耗费的耗字儿。那天我在天台这儿,我突然看到这耗费的耗字儿,我就随机给揭示一下。我说耗字儿,左边是一个“耒”字儿,右边一个毛。“耒”字儿你一查字典,意思是播种的工具。右边的毛是草的意思。他光种草,不种粮食,就是耗费。第一,是把精力全用在这个播草上,耗费了精神,第二,是浪费了土地。这就是“耗”。


而且这个“耗”,你猜我想到什么呢?耗子。为什么叫老鼠叫耗子呢?它在粮仓里,天天一点一点吃。粮食慢慢就耗费掉了,这就是耗子。


疾病必然和思想相关


中里巴人说:


所以我觉得,有些所谓的假病跟那真医没有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首要的,就是心灵的力量。


我们说疾病,我认为是这样,疾病给大家的感觉是件不好的事情,但你不能把它孤立地看待,因为疾病必然会伴随我们,只是有的症状明显,有的症状不明显,而疾病的产生必然和心理思想相联系。我认为有一种疾病必然对应一种思想,为什么我说一种水养一种鱼呢,如果说思想是水,疾病就是鱼。


如果说我现在恐惧了,那么,这瞬间的恐惧就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有所反应,这种反应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器质性的病变,由原来无形的东西转变成有形的了。也就是一种情绪在作怪。这种情绪和身体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一个人先天禀赋就是这种暴躁的脾气,那么他所做的事,接触的人都可能与暴躁有关,所谓物以类聚,同气相求。这种暴躁的情绪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疾病。比如得肝病的人基本上都是脾气暴躁的,或长期压抑的那种。长期处于忧郁状态的人由于经常紧张容易得胃溃疡,生闷气的人有妇科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有人说谁又能不生气呢?不错,我们确实无法保证我们不生气,但却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消气和解气。比如人在气头上时,通过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促使他打一嗝或放两个屁,把气消了,就通畅了,顺便也把那无形的情绪给解决了。


通常我们的身体也是各有不同,所谓个体的差异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有个先天禀赋的问题,我认为人的体质都是略有偏颇的,不是完全阴阳平衡的;有人先天肝旺,有人脾虚,有的小孩生下来就有湿疹,有的小孩生下来就脾胃不好,这先天禀赋决定了身体要有偏差,就容易感受和身体偏差相对应的病。


就像一棵小树,你看不出它有什么异常,其实它的根系已经在告诉你——它生长的时候会往哪边偏了。说明什么呢?你只要是这种体质,将来就会有发展这种体质所对应的病的趋势,所以一定要改善你的体质。比如说,如果你是寒湿体质,就一定要加大温热的力度。


所以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之病,治什么呀?就是改变体质的偏差。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医与人体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疾病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环境问题,心境改变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所以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天人合一,强调恬淡从真,辨证论治等等。心境改变了,行为改变了,过程也改变了,结果也就随之改变了。


脾气暴的人,可能就是火大了,你就爱吃寒凉的东西,爱吃苦的、去心火的东西,自然也喜欢脾气相投的人,就这样在情绪上互相传染,这些东西,构成共同的一个心理环境,就构成了疾病衍生的土壤。



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心定



一个人生病,除了患者本人要忍受身体病痛带来的痛苦以外,心情也会大受影响,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也一样,心里不仅难受,身体还会受到不小的拖累。

 

这时候,很多人都盼望手里有一味灵丹妙药,既能一下祛除身体上的疾患,还能让情绪很快好起来。

 

人生病时为什么会产生不良情绪呢?《黄帝内经》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说,人的喜、怒、悲、思、恐等情绪都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

 

说到这里,或许您会觉得,精神上的问题不都跟大脑有关吗?事实上,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全参与了我们的精神活动。比如说,您发怒的时候,是不是会隐隐感觉到右上腹疼痛?这是肝在疼。而当您情绪低落的时候,您会不会感觉到呼吸减缓,甚至不顺畅了?等等。

 

上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不知为什么,每次只要去向领导汇报工作,我就内急,想上厕所。但是到了厕所,尿量也不是很多。” 

我问他: “您是不是有点害怕这个领导?” 

他回答说: “是啊,他特别喜欢骂人!”

 

这其实很好解释。中医认为,肾主恐,正是由于这个朋友在潜意识里害怕上级,对他的恐惧感,才会“肾气失固,气泄于下”出现内急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内急,而是肾生恐后将指令汇报给大脑,大脑在下达指令以上厕所的方式来疏泄恐惧。

 

还有一次,有个朋友对我说,他父亲近半年来疑心特别重,想得特别多。最近,老人家的症状更严重了,吃不下饭,肚子胀,吃了医生开的一些开胃消食的药,但总不见效。

 

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有疑心病的人说自己胃不舒服。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脾主思。人想的多了,脾胃之气就堵在那里不走了,这样肚子能舒服吗?

 

可以说,在每个脏器里都藏有一个“神”。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当五脏生病时,实际上,它所对应的情绪也肯定受伤不浅。

 

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有的人经常性地头痛、没精神心里不舒服。但您如果把头痛治好了,精神自然会好,相应地,心里也会舒畅无比。

 

一种情绪(神)对应着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情绪(神)那里找到根源。因此,您如果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做到“身神同补”,那效果就太神了。

 

比如说乳腺肌瘤,《外科正宗》认为它的发病原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所以,即使您的乳腺肌瘤已经治好,但如果您在后期的保养中忽视了情志调养,还是经常爱生闷气,东想西想,结果只能是让乳腺肌瘤再次发作。

 

因此,无论是治病还是防病,只有“身神同补”,才能使疾病彻底断根,不再复发,让身体真正强壮起来。

 

没有心病

心肝脾肺肾才补得进去

 

心脏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这样人才会长命百岁。《黄帝内经》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如果心里不平静,人体所有的脏腑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不良情绪的出现都会连累到它。所以,心脏最勤奋,又是最容易受伤的。

 

《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叫“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心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的情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人才会长命百岁。

 

心阳不足就会造成肾精亏损

 

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中医常说“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说二者的交流要像高速公路一样畅通。比如说,心火每时每刻都要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水必需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

 

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就像太阳和冰川,太阳每天都要出现,把冰川一点点融化。用来灌溉良田、滋养万物。反过来,由于冰川的存在,太阳的热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则大地就要变成荒漠了。

 

所以,心阳不足的话,就无法把充足的阳气送给肾脏,造成肾精亏损。举个例子吧,我们心跳加快时,明明是心脏出了问题,可很多人会说“心慌”,这个“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会影响到肾脏。

 

心里装的事太多,脾就不舒服

 

大家都知道,脾主运化。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的运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变成血液。但是,如果没有心阳的存在,脾的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

 

举个例子,很多身体消瘦的人,吃了不少补药,都不见效。到医院去检查吧,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心里装的事太多了,有事没事去想一些没必要操心的事,分散了心阳。思虑过度容易伤及心血,而心血不足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造成少食、腹胀、身体乏力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只有心和肺合作愉快,浊气和清气才能正常交换

 

心主血,肺司气,血是气的载体。肺吸入的清气需要通过血液的运化才能分布到全身各处,浊气也要依附于血液才能到达肺部,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体外。所以,只有心的功能正常,血液运行才会通畅,让体内的浊气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气相替换。这就是中医上常说的“血为气之母”“血以载气”的道理。

 

心情不好,揉肝经给您带来好心情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就更好解释了。心主血,肝藏血。我们心情不畅的时候,最需要肝脏来疏泄情绪。比如,有的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感觉心前区憋闷,两肋也有疼痛感,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泄所致。因为两肋是肝脏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气郁滞就会引起两肋疼痛、胀闷。

 

总的来讲,心脏的不适都会影响到肝、脾、肺、肾。我觉得《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的比喻非常形象,心就像君王,肝就像将军,肺就像宰相。将军或宰相出问题了,都会影响到君王的决策。如果单是将军出问题了,对宰相的影响却很小。唯一不能出问题的就是君王,君王要是“龙颜大怒”了,将军、宰相的日子都好过不了。 


【推广】

亲,今天的专题分享到朋友圈吧!


◎本文由澳洲广角镜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编微信:Aus_news2016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