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欢迎史上脸最大的研究员,高晓松了解一下?

2018年02月03日 滴答澳洲站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艺非凡(ID:efifan)


“应了那句话,

人丑就该多读书。”


真学霸


1月31号,

高晓松发了一条微博,

1万人评论,10万人点赞。



正式宣布:

“今天入职哈佛研究员。”

还顺带晒出了证件照。



引得众多网友羡慕、夸赞。



“一个搞音乐的,

能到哈佛去研究历史,

真是不简单!”



但其实,音乐只是他才华的冰山一隅,他凭什么能进哈佛?小编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究。



高晓松从小在清华园长大,

外公外婆都是顶级科学家,

外公张维创办了深圳大学,

外婆陆士嘉是钱学森的师姑;

至于父母,都是清华高知,

一个建筑系,一个土木系。


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


在清华园里生活,

随便敲开一家的门,

瞎聊天都能长不少知识。


以至于高晓松后来感叹: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硕士在我们家,

基本等于文盲。”


全家福


而高晓松在学习上,

也从没让家人操心,

双百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

6门平均98.5分进入    

北京四中最牛A1班。


在学校中,他多才多艺,

组织诗社,主编《年轮》,

甚至跟人谈起历史、军事,

都能滔滔不绝。


高考那年,他迟到了,

数学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

但他还是能超过清华线50多分,

进入无线电系学习。


青春时代的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


大学的环境相对宽松,高晓松读了一阵后发现,与科学想比,自己更喜欢弹琴,没过多久他就一反父母的期待,告诉爸妈:我要组建乐队。


高晓松妈听了,一下子就急了:“当初让你学乐器,只是为了让你有点教养,你还真把这个当成事了,将来能养活自己吗?”


高晓松嘴硬说:“那有什么不行的?”母亲说:“那好,咱俩打个赌,你要能靠弹琴养活自己一个星期,我就给你买乐器。”



说完就把他身上的钱掏干净,

一张火车票送到天津,

让他自谋生路。


在天津的第一夜,

他在火车站弹琴,

结果根本没人搭理;

第二天跑到闹市区,

折腾了一天赚了5毛钱,

其中3毛2还是老乡看他可怜;

思来想去跑到大学宿舍楼下弹琴,

没想到被保安当流氓抓了起来。



最终落魄的高晓松,

被表哥接回北京,

继续灰溜溜地回清华读书。

然而组乐队的想法,

却始终在心中不死。


他找来老狼、

赵伟、蒋涛等人,

组建起“青铜器”乐队,

用最差的设备在大草坪上,

唱歌给过往的女生听。


老狼和高晓松


没想到唱着唱着,

还真唱出了小名气,

于是高晓松干脆退学,

过起写词唱歌,

一把吉他闯天涯的生活。



“每当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么时,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上清华,再去国外读博,然后成为科学家,这不是我想要的的生活,所以我决定退学。”


如果不是退学玩音乐,也不会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等一系列经典金曲。



很多人都评价说:

“高晓松写的歌,

承包了一整代人的青春岁月,

他这辈子真走运。”


而高晓松则回应:

“我走运是因为我知道放弃。”



每个人都有起起落落,高晓松也不例外,巨大的成功让他一度膨胀,跟老狼闹掰;“颁奖礼,如果是第二,就不去。”


渐渐地,他不再受人待见,事业上出现转折,公司赔钱倒闭。



心灰意冷之下,

他想起妈妈曾告诫他的话:

如果你只认准眼前的这点苟且,

就是你的人生,

那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不断反思的同时,

追求诗和远方的旅行,

成了他生命的重要一环。


每到一个地方,

就买一辆车,

玩一段时间,

就把车卖出去,

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实在没钱了,就帮人弹琴,跟乐队一起卖艺,一起到处跑,到荷兰、西班牙···一口气去了三十多个国家。



两年的壮游,

让他见识到世界之大,

也开阔了自己的胸襟。

后来他在《晓说》里感慨: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再后来为了心中的导演梦,

他跑到好莱坞学习,

疯狂地汲取各种知识,

喜欢青楼文化,

就一字不差把相关内容摘抄下来,

喜欢历史,

就废寝忘食研究这个国家的一切。



那段日子,

他过得像个苦行僧。

最难时饭也吃不上,

靠朋友接济。

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他可谓拼尽了全力。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

2010年,为了电影的宣传,

他赶回北京,因酒驾坐牢。

律师法庭上极力为他辩护,

强调血液化验单上的3个签名,

没有检验师执照。



高晓松却拒绝辩护减刑,

“有没有执照我也喝醉了。”

他拒绝减刑,只想好好反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年我都做到了,

却没静静地把这些东西好好梳理。



狱中的半年,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关于物质与幸福,他说:“在狱中,一开门就两馒头,偶尔能吃上一鸡蛋,就觉得特别幸福。”


关于生活的快慢节奏,他说:“看不见天,只能听雨。下雨的时候,就凝神细听高墙外的雨声,听着听着,就感觉突然回到了唐宋生活。


生活需要慢下来,人不能一直奋斗,那会失掉很多有趣的东西。”



等他出狱的时候,有人揶揄:

这半年痛不欲生吧?

没想到他回答:

“坐牢这半年,

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把这一切想明白的高晓松,

出狱后坚定要做一个知识分子。

“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三档节目无不是抱着这样的初心,

结果都大受欢迎。



节目之外,他还和几位朋友开了“杂书馆”,免费供大家借阅书籍。


“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所以今天他怀揣对知识的渴求,

一头冲进哈佛大学,

也就不足为怪。


哈佛图书馆中孙中山手迹


哈佛图书馆中林语堂手迹


虽已年近半百,

但他依然年轻,

时不时换个头像,

发个自拍撒娇卖萌。



自始至终,

他都鼓励每个人去寻找    

心灵世界里自己的光亮。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亩田,种别的东西都不长,就只长属于你自己的。


生活让你赚钱、买车、买房、娶妻生子,你都可以答应可以妥协,但剩下的这亩田,其实就是你的诗和远方,你要好好珍惜它才行。”






滴答好物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滴答推荐好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