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澳籍华人黛西的一生:每个人都只能过一辈子

2016年09月22日 au-news



在20世纪初,在联邦化的动荡阶段,由于对种族的歧视性法律,很多澳大利亚中国人离开澳洲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黛西·郭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那是1996年。在特斯·琼斯顿的书《最后一瞥:西方建筑在老上海》,我看到了一幅照片:黛西站在静安区的一座老房子前面。

这是一座老房子,水泥地已经有裂缝,她站在一根晾衣绳旁,穿着黑色的天鹅绒衣服,戴着白色的珍珠项链。照片中的她可能已经70多了。照片的标题告诉我黛西出生在澳大利亚,在1917年来到上海,然后她就被定义为“澳大利亚人在上海”。


这使我很震撼。我曾在北京的澳大利亚大使馆度过了我七年的青春时代,我曾在中国上大学,我明确知道在1970年前澳大利亚和中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我看到过的大部分中澳交流的历史照片都是宴会、握手、领导人会议和澳大利亚政治人物站在长城上。而从来没有过像郭黛西这样所能体现的另类中澳关系。


现在20年过去了,我才了解到黛西的一点情况:她是澳洲的第二代移民,她在悉尼的彼特汉姆区(Petersham)度过了她的童年时代,直到她的父亲郭标把整个家庭又重新带回中国。

逃离当时澳洲的白澳主义是一个方面,而去亲身体验上海的现代气息是另外一个方面。郭标开办了永安百货,现在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名字。

他的女儿黛西是二、三十年代很多在上海生活的澳籍华人之一。当时他们活动过的地方如住宅、工作地、宗教场所、夜生活场所、舞厅之类,在现在已经难于找到。与一个澳籍中国人相关的足迹久被遗忘。


↑↑郭家五姐妹,1931年,上海,从左起顺时针:爱迪丝,艾尔西,黛西,皮尔丽,达琳。

我第一次去上海还是我十几岁的时候。我被和平饭店那华丽的艺术装潢所震撼。每个房间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以显示异国的情调,如日本式,印度式和英伦式。和平饭店酒吧有一个老树皮爵士乐队,从30年代演奏到今天。



南京路从外滩开始。在这条街上有很多像黛西的父亲开办的那样的百货公司,如先施、永安、新新等。那时上海有名的四大百货公司,这些公司是一战后在上海兴起的消费类资本主义的先驱。

90年代我还是个少年,我对澳籍华人在这个大都市的历史遗迹茫然无知。到了我20多岁,我才慢慢了解到这些澳籍华人家庭的命运。

这些人最后都失去了他们的财富,他们有的被迫逃亡国外,有的在后来的共产运动中受尽了磨难。

黛西同样被淹没在中国的历史潮流中。在49年中共掌权后她留在了上海,在60年代被批斗和拘押。。。。。

澳大利亚驻上海领事馆于1987年重开。黛西开始帮助领事馆做些工作:翻译材料,教授中文,以及担当一个发掘中澳历史关系的顾问。


↑↑黛西,1982年

1990年,这时离她过世只有几年时间,黛西重新获得曾被取消掉的澳大利亚国籍。

究其黛西父亲离开澳洲的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亚洲人在澳洲不被欢迎。在那个时候中国人在英帝国的其它殖民地也是同样的境遇。对中国人的限制性法律始于1855年,到后来渐渐演变为取消中国人的产权、公民权、选举权和福利。

黛西,作为黄金潮时代的移民后代,出生在澳大利亚,但她认为上海有她更好的前途,她愿意随父亲去上海寻找机会而不是把自己留在这个英帝国的最南端的领土上。

但到了中国,她的结局又是如何呢?黛西的一生给了我们一种感叹。同时她的一生也可以在现在只关注未来中澳关系的旋律中给我们一点历史的回忆。

从1850年的黄金潮到1970年的重塑澳洲,这是一段对黛西这种人来说刻骨铭心的时间段。每个人都会过完一生,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段特定的历史中。我们专注于未来,但任何未来是延续历史而来的。



讯源:新足迹(海西)

分享请点右上,再选

关注长按下面二维码,或点击标题下的 澳洲通,再选择 关注

澳洲通微信号au-news)提供汇率、优惠查询及邮包追踪等服务,可发送H至我们显示有关详情(需关注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