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留学后回到国内,竟突然不认识这个国家了……

2016年11月25日 墨尔本留学生俱乐部


目前澳洲各大学的Final正在进行中,考完试后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回国。回国后你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的天,现在国内发展成这个样子了?!都不认识了。


这栋楼什么时候起来的?


诶,你们手机里下这么多App!啊,我手机没支付宝,怎么给你转账啊。”



此前不止一次听到留学海外多年的朋友回国之后发出以上的慨叹。的确,这几年国内发展的速度已经全面超越了外国。很多当年出国体会过culture shock的同学,现在回到自己祖国的时候,竟然遭遇了reverse culture shock(反向文化冲击)。


于是,这个最熟悉的国度,突然变得十分陌生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reverse culture shock比culture shock“可怕”多了。

回国之后,好多app都没有,没有美团、没有饿了么、百度外卖、回家吃饭,没有滴滴、嘀嗒...花了不少冤枉钱。这种app一统江湖的即视感!

而且每次结账的时候,人家问你有支付宝吗?能打折的。我的内心都是.....

在“双十一”那一天,国内的小伙伴纷纷用支付宝去各种消费,扫码支付五折呢!(当然最大的收益者是谁,你们心中有个数哈。)

而就算你宅在家里,也可以用支付宝把水费电费燃气费网费房租费各种费手机按上两下就纷纷“支付成功”了(终于理解为什么叫支付宝了...)。

而对于回国的孩儿们来说,最大的 reverse culture shock不外乎消费及支付方式的改变——

App遍地开花,一“手机” 一世界

回国之后,你可以不用揣着钱、银行卡就直接出门了,只要有手机就足够了。(PS:当然如果是iPhone或者其他耗电量巨大的手机....随身备一个充好电且瓦力十足的充电宝为上上策。)就算手机没电、啥也没带,抽到“下下签” 也成!


比如最近朋友在上海出差,手机、充电宝都没电,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上了出租车再说,进去之后大概说了要去的地方。司机就问“什么路? 然而朋友不知道。结果下一秒“衣冠楚楚”的司机就从多啦A梦的口袋里掏出了数据线奉到她的手上。

正当内心欢喜“我靠,这么给力!so lucky~”

没想到!——让我此处停顿——一秒钟后,司机师傅操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第一次见你这么狼狈的”....
竟是无言以对!😂
车上刚充了会儿电,高德地图一搜就搜到了目的地,顺利到达!当然这次直接付的钞票,因为手机没电没有用uber、滴滴。

想想就算朋友当时身上毛都没有,其实也能继续冒着勇者无畏的精神伸出摸向夜色黑暗的手去打的,只是说不定会被司机吐槽得更狠哈。因为没钱也很简单啊,只要问问司机,有没有支付宝、微信就是了….转账给你就好了。
有一个姑娘跟我说,“在北京的蓝色港湾的一家餐厅,居然只能用微信支付除此之外,不接受任何方式的支付!”虽然老外来北京之后最大的culture shock应该是“you cannot live in China without  wechat”,但是商家们用微信的节奏也不用那么夸张吧。我就问一句,微信是你家开的吗?何必呢...

说到“吃”,我们必须好好谈一谈!



作为一个中国美食爱好者,如何克服在澳洲没有好吃的失落感?回国之后,深深地相信舌尖上的中国大概可以拍一万集。(吃饭时要看舌尖上的中国的请举手)这大概是最让人幸福的reverse culture shock了。迎接你的是辣条、臭豆腐、狮子头、东北大板、冰糖葫芦、 冬瓜荷叶炖老鸭....



在澳洲,你会点外卖,但无非可能是那几家披萨店和中餐馆,来来回回吃,一直吃到想起“明天中午吃什么”这个话题就悲从中来...然而,回国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江湖”。第一次用“饿了么”的时候,点开搜索页面,你差点儿幸福得晕过去,可送餐的各色餐厅居然有一百多家!你再仔细一看,又要晕过去,二三十块的餐点居然有十几块的补贴!一时恨不得跪下来捶地,向被自己亏待了这么多年的胃致以最诚挚的歉意。幸福感如何形容,简直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啊!然后就下了百度外卖,下了美团,下了回家吃饭...


这些在国外被憋坏了的中国胃们,只想对天大声呐喊一句,“这样的reverse culture shock”请再给我来一打!”

如果你在外面和朋友聚餐时,这个时候可能就要AA,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用拿出银子,手机软件AA付款一碰就好了。都不用你费脑力去计算人均多少钱了...


当你在过马路时,你在想什么?


朋友回国之后,过大马路不看道,或者只看车不看自行车三轮车机动车。有一次走到马路中间突然变灯儿了,犹如无人之境地继续往前走,车嗖嗖地过来,然后她小手一摆意思是让他停一下给她过,竟是给司机看楞了!
结果是,司机就停车了。我想司机内心也是受到了shock!

要是你回国之后开车上路,那也是不能轻易驾驭得了的。

“为什么我要变道,明明已经打灯了,后面那辆车却冲了上来?”

“不是该让人吗?后面的车怎么在滴我?”

“我去,满大街都是要测趴和平行趴啊,谁来救救我?”


结果满大街的人都在用滴滴、uber,自己开车却不敢轻易上路。

要是在澳洲,绝大部分“村民们”都是要靠车去上学上班买菜探访亲友的。所以,在国外已然习惯开车的同学回国之后就难免阵痛了。不过,国内最让人分引以为傲的事之一就是发达的公共交通!不管去哪儿,总能找到公交车大城市的地铁依然正在扩建线路中。

虽然交通发达,然而要是你赶上早高峰晚高峰,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只有一种结果,就是:。要是赶上春运,天上地上要是都不早做准备,你就准备泪眼汪汪吧。这不,这位哥就要被“吓跑了” 。

回国之后,你就“洋气”了吗?

微博上最近二十四小时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大学是座整容院”——展示的是一批大学生大一和大四的对比照片。大学四年,颜值像火箭一样飙升!
然而回国之后,却发现自己经常被人说“你看起来好小啊”,“真是面嫩啊”,“还是像个大学生啊”。

最开始听到的时候本来还暗爽,一直到看到一句话:你之所以被人说像学生,不是因为你长得年轻,而是因为土。

此处,默哀三秒钟...


可是,如果T恤牛仔卫衣短裤就是你最舒服的打扮,怎么能轻易放弃?这个年头,穿什么都不过分,跟着流行走不如跟着自己走!

最后补充一句的是,“每当我想晾干衣服的时候,都会发现家里没有烘干机😭.....”


其实,浮在表面上的是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如流行的服饰,网络上的语体,八十年代的发型、喇叭裤,曾经风靡一时的杀马特.....这是流行的、暂时的风气。外界对人的影响,使之一层一层的思想感情发生各种程度的变化。时间在此身上刮啊、刨啊、挖掘啊,而那些浮在表面的好比松软的冲积层,其实只消铲几下便去掉了。在表层下面还有更多的层,越深的也便越稳固,越重要。


回国之后,那些更深层次的一些隔阂才会暴露人们精神上的地质形态的不同与随之而来的强冲击。澳洲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包容并收,强调个性与独立思考。在国外读书,不管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写考卷写paper,Professor很少会用对或错来评断,而是对每个不同的观点中合理性的成分进行肯定,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引导。而回到国内后,强调秩序与统一的整体文化氛围就会造成不适。

比如,审美观朋友在国外爱上了小麦色的健康肤色,专门跑到巴哈马把自己晒成一身的小麦色。但是回国之后,却被办公室的一个女同事嘲笑,说“你怎么这么黑?”朋友愣住没说话,于是女同事以为自己占了上风,每次见到塔都要说一句“你真黑,嘿嘿嘿。”


再比如,婚姻观回国最多以为自己是终于摆脱学生身份变成社会人了,然而真相是留学生们回国发现自己变成了未婚大龄青年。就像冯唐讲的“金线”一样,似乎在所有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标准结婚年龄”,如果到了这个年龄还没结婚,那就是会被“剩下”。这要怎么说,只能怪老师reading留太多,耽误了找对象。

而这其中有着断裂、有着冲击,但也伴随着改变发展成长
你选择了一个环境,就是选择了它的“自由”及与之并行的“束缚”。就好比互联网给了年轻人很多真实的机会,但是创业热潮其实并没有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你想继续用facebook、Youtube,就要get到相应的技能。最重要的是,你依然有选择权。

其实,无所谓“好”还是“不好”,它就在那里。你来不来,去不去,都是在“你” 。

最后:

你还离得开手机吗?除了睡觉时间,一天中有多长一段时间是能够远离手机等电子设备?你能离开手机生活一周吗,还是离开了就会死掉?

请你现在念出“app


还有几件事留学生回国要注意下!      


别没事儿给后面的人撑门

这点没有去过西方国家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边的人喜欢为走在后面的人撑门,以示尊重。渐渐地,大家也入乡随俗,习惯了为别人撑门。但在国内大家可不习惯这种举动,上次小编给后面一位老太太撑门,老太迟迟不敢进来,以为我要怎么着她来着。


别在公共场合用汉语议论身边的人,他们能听懂!

在国外习惯了周围人都听不懂中文,对人评头论足总是肆无忌惮(我承认不是个好习惯)。比如看到那个女生裙子穿太短、或是小腿太粗一类的,总是想也不想就和朋友说。回国以后无意也说了几次,结果被人狠狠地鄙视了……



说话要“三思”,别太直来直去

受国外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说话从之前的"超级为他人着想"到现在的"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简直是大变了样。大家不要回来也做"个性直"的人--有什么 说什么,该怎样就怎样,不知道不清楚说出来就好了,不会不懂得直接问,哪还那么多的"提前铺垫"呀。可是为此也可能会得罪不少人。乖乖,这确实得改改,人 嘛,总是要为别人着想,这毕竟在中国哟!


把人字拖收起来吧,在国内基本没法穿


去公共场所上厕所,记得带纸

在国外真是从来没有主动买过卫生纸、餐巾纸、卷纸之类的东东--任何一个公共卫生间都会提供,于是回到国内的头几天,无数次地被困在卫生间里,那真是一个囧字了得!



混得还不如国内的同学?爱比较这个就不要出国留学                      

混得还不如国内的同学?爱比较这个就不要出国留学


现在出国留学已经十分普遍,毕业后回到国内,有的去了外企,有的当了英语老师,有的成了海待,与出国前那批选择在国内奋斗的人别无二差,甚至还不如他们,还有一批留在海外,各是各的活法,有些没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坎坷,同样似乎还不如国内同学,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或者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珍惜国外的资源,对得起父母的心血?出国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在国外留学后你如何考虑自己的发展?



出国并非“ 能比他人过得好 ”的自动保票。


出国读书,只是让你去见识一个不同的世界,处身于一个不同的环境。这就是全部了。并不是你拿到出国签证、买到出国机票、去到异国、拿到异国学位,就能立刻当啷拿到一把限量版金钥匙的。


就像上大学的人,并不一定比高中辍学去卖煎饼的人更高尚、更有利益可图。 想挣钱就去挣钱,出国并非挣钱的捷径。想通这点就可以了。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




“混得好”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甲,年过而立,没房没车没结婚没工作,胆囊还有点问题。

乙,年过而立,出版过书籍若干,年收入若干,通英法语,在巴黎供养着女朋友,正预备请人设计南部的沿海房子。

只看上面这些条件,这俩人哪个混得好呢?其实没意义,因为说的是同一个人。只是用不同语言形容了一遍而已。

如果觉得上面这组像诡辩,那么再举个例子。


我有个前搭档,好朋友,上海人。大我三岁。美国工作过几年,回来上海工作了。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在供第二套),有相当好的车(他的同事一起艳羡)。工作的地位很高。


我没结婚,没房子,也没车,在上海呆了小十年,然后来巴黎了,还是没结婚,还是没房子没车。


我俩收入应该是差不多,但是,谁混得比较好呢?


我每年夏天回去跟他喝酒时,总是这样:我觉得他混得好,他觉得我混得好。我说他有保障,很稳定;他说我很自由,比他清闲。 他说:佳玮,你知道我现在的理想是什么吗? ——给我半天假期,让我躺着把《棋魂》重新看一遍也好啊!

我的一个巴黎同学。她自己做实习时,回北京呆了一段,觉得受不了这氛围,于是先去台北故宫做了一段,去佛罗伦萨上过短程课,然后结束在巴黎的学习,又去日本庆应大学了。她的理想就是四处游学,然后四处过日子。


她说过一个事儿:她在国内有若干闺蜜同学,也有些艺术家朋友,各自在北京闯世界,那几位都干练,有事业,挣钱多,当然也很累。诸位联系起来时,也是彼此觉得对方这样挺好,彼此感叹 ”我就是过不来你那种日子啊 “,然后继续各奔前程,做各自的事了。


谁混得比较好呢?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了。。。


在我看来,在国内的环境,“混得好”是个很奇怪的命题。人是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只能依靠标签,比如收入、职位、衣着、住宅、手表、汽车、谈吐这些东西。


然而日子的好歹,是自己过的。亲耳听过太多在传统意义上 “混得好”的人倾诉过辛苦。 实际上,在忙着写东西 +上课忙到没觉睡时,还经常听人感叹 “哎呀呀你混得多好,又清闲又自在又不缺钱 ”。

混得好”这玩意真的应该是上一辈人才在意的伪命题了,是上一辈人习惯在过年过节时依据各种表象,互相攀比的产物,和 “嫁得好”、 “单位好”一起,都是一揽子糊涂账。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在21世纪,基本确定了求同存异、参差多态是可以并存的这一点。


如果出了国,见识到了更多可能性,还要拘泥于 “混得好”这种标签表象的话,那出国才真是有些浪费了。




留学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想留下的留下,想回家的回家,想前行的前行,但不管选择什么,都要付出努力,努力之后,也不能保证一定比别人好。混得还不如国内的同学?爱比较这个就不要出国留学。



出国,


只是多了选项,


也许这就是意义本身 。




想了解更多信息? 请关注猫本大队长 ^_^  🔎🔎🔎


我是
猫本大队长
墨尔本工作机会,优质活动,
新鲜事儿,折扣信息分享。

关注大队长,最 in 最有范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