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网红没点争议呢,本期“吃遍全球”栏目,介绍特别”红“的它——小龙虾在全球的不同遭遇。万万没想到,同虾不同命……
前几天我国大食省一女士吃完小龙虾后入院进ICU了,网友们想象力爆发了……
点赞数前三位的留言是长这样的:
小龙虾表示水质差的地方会让它们会身体虚、换壳慢、繁殖困难。人家只是“耐污”并不是“爱污”。
就像“下水道美人鱼”那样,生活在污水中纯属无奈。人类把环境破坏了还反过来指责人家”污“,都是套路。
小龙虾比起喵星汪星和吱星人,可谓命途多舛心里苦,同胞遍布全球,但“境遇”嘛……一言难尽,小编慢慢说。
小龙虾的故乡沼泽湖泊众多,虾虾安居乐业、茁壮成长,它们在这里最早成为”网红“——在人类的渔“网”里。早在1983年小龙虾就成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这里的吉祥物。
因为吃网红的人很多,供不应求,现在小龙虾养殖已扩展至得克萨斯、密西西比和北卡罗来纳州。
德州小龙虾节已经出名,每年五月初的前两个周末,全州多处地方齐齐用半个大男人那么高的锅煮,50斤装的虾一包接一包倒进去。
每份小龙虾1公斤,售价约15美元,赠送一块土豆和一段甜玉米。“红色风暴”席卷全州,虾肉配乡村音乐,这就是小龙虾在家乡的命运。
当地炮制方法:“古早味”路易斯安那乡土料理。
直筒铝锅放水,加入一包现成秘制小龙虾调料; 虾入锅后加入几瓣蒜,再放进蘑菇、洋葱、玉米、柠檬、土豆和香肠一起煮,熟后沥干汤水,开吃。
自打几十年前小龙虾偷渡到英国,就开始低调向北进攻,直到势力壮大,今天统治北方水体。
在苏格兰的河流里,几乎可以踩着虾过河。有些小龙虾已经十几岁了,20多厘米长,简直不好意思再自称“小”了吧。
多亏了它们,鲑鱼根本抢不到吃的,夭寿了,要被活生生饿死了;著名鲑鱼产地苏格兰随时可能会因为小龙虾而名声不保。
继德国大闸蟹、美国鲤鱼后,英国小龙虾成为当地人头疼的入侵物种!
好吧,你们的入侵物种都是水产,小编这儿的入侵物种是蟑螂。
当地炮制方法: 穿着靴子大力一脚踩死,弃尸荒野!
日本海产丰富,爱吃刺身又爱干净的日本人觉得要在清水中养三小时后再给它们洗澡,烹调小龙虾太麻烦,因此网红在这里赤裸裸地被嫌弃。
小龙虾在霓虹国失业,只能当钓黑鲷和黑鲈等的鱼饵,以及肉食观赏鱼的饲料。只有在法国餐馆和部分日式高级饭庄中,才有用小龙虾烹饪的菜品。
当地炮制方法:喂鱼为主,甚少喂人。
在澳洲这样一片大龙虾都吃不完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工养殖小龙虾,也够神奇。但是淡水小龙虾(当地叫yabbies)主要只是充当沙拉的点缀。超市有售,去壳煮熟加工装瓶的250克的小龙虾约20澳元。
当地炮制方法:买现成品做沙拉配料。
8月北欧是准备告别夏天的时候,在这个对日光依依不舍的月份里,有瑞典的小龙虾节。
按传统,爹地们会在暮色四合时,带小男孩乘船出海欺骗小龙虾。连诱饵都不用放,举起灯笼就可以了,追逐光明的小龙虾聚在一起被收入船中,作为晚上主菜。
小龙虾节的晚上是龙虾晚会, 餐桌上方张灯结彩,铺着带有花边的桌布,摆好色彩缤纷的餐纸,大家戴有龙虾图案的帽子和印满月团的滑稽围裙,喝烈酒、唱祝酒歌。
这个场合不须顾忌吃相,大家都是又吸又吮,咬到咂咂作响,满手是油。如果8月初你刚好路过瑞典、芬兰,请代栏主去嗨一把。
当地炮制方法:北欧清淡口味,冷吃。
在盐水或啤酒中煮熟,拌上新鲜的莳萝(去腥香料)加入莳萝,冷却或冰镇食用。
有法国和西班牙两个资深吃货国在,小龙虾濒临绝种。
西班牙由于过度捕捞和外来龙虾入侵,小龙虾基本靠从中、美进口。
当地炮制方法:用万能的番茄酱炖。
法国是欧洲小龙虾消费第二大国(瑞典人口虽少但在吃虾上妥妥地得第一)。烹饪方法十几二十种,用干邑、香槟、葡萄酒、黄油、奶油、奶酪、蘑菇、各色香草等作配料,做成造型精美的虾料理。
最简单的法式烹饪法是洗净去除肠线后,加白葡萄酒奶油汤汁、洋葱、胡萝卜等,一起煮10分钟,浇上汤汁当热菜或者冷却后摆成金字塔状蘸蛋黄酱吃。
当地炮制方法:十大酷刑数不完。
瑞士人完全不懂对付这种张牙舞爪的东西,邻居德国人倒是挺喜欢。但是,烹调方法分分钟会让中国人没了胃口的,因为,根本就只是白灼而已。
超市一般买不到活口,只有虾仁,德国人还会买小龙虾仁来熬汤或者做沙拉。
当地炮制方法:简单到根本不需发挥想象力。
看了大半个地球的网红遭遇,得此结论:记得带上五香粉、饭扫光、酱油芥末老干妈,约会全球的小龙虾。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货带路,吃遍全球,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榴莲 | 宋仲基不要不要的水果——马来西亚榴莲食用指南
美国菜 | 在美国学新闻不得不说的故事
时区作者 | 鬲虫 Helen
爱折腾爱作 对世界着了魔
这是时区干货子栏目-吃遍全球
谁说吃喝玩乐不是正经事!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