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尼斯的中餐馆打工的朋友,恐袭发生之前她刚好回到店里,十分钟后突然闯进来一个妹子,大声喊着“把门关上”,然后冲到厕所把门锁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哆哆嗦嗦地说海边有车在撵人...
法兰西: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我这么一个爱凑热闹的人,却因为身体不适被困家里,只好通过朋友圈刷屏的小视频观看埃菲尔铁塔和蔚蓝海岸的烟花表演。
结果画风变得太快。
我是一名留法学生,坐标阳光充沛的法国南部城市尼斯,每天沿着地中海或骑车或跑步或坐公车去上学,天天都有度假好心情。这片海水真是蓝得奇妙,甚至奇幻。朋友说像马桶清洁剂。就因为这片海,尼斯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在海滩上喝一杯冰镇鸡尾酒,欣赏比基尼美女打闹嬉戏,实在是一件美事。
我想正是尼斯的惬意和知名度,让它成为继巴黎之后,第二个遭遇恐怖袭击的法国城市。事件发生后,朋友圈里不出意料地炸开了。大家感慨最多的就是,这么美丽的城市怎么下得去手。
图片来自ACMPhotography
记忆回到巴黎恐袭那个晚上,我在朋友家玩到半夜才一个人走回家。看到新闻后,心脏都差点吓得跳出来。
而我的两个朋友当时正在埃菲尔铁塔上,因为戒严下不去。两人法语都不好,旁边的法国人一个个神色惊恐、咕噜咕噜地说一大串听不懂的话,直到第二天看见铺天盖地的新闻,才知道不止发生了枪击,还有残暴的机枪扫射,一百多人遇难。
此图片来自网络
法国:“极限安全措施”
继去年11月的巴黎系列恐怖袭击和今年3月的布鲁塞尔恐怖袭击后,欧洲各国已经加强了安保力度,尤其是要承办欧洲杯和环法自行车赛两大赛事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更是采取了“极限安全措施”。
欧洲杯期间,13000名巡逻人员被分布在巴黎的重要地点,1200名士兵驻守在公共场所和地标性建筑周边,每个人带4个弹夹80发子弹,威慑力也是大大的。政府还大力推广手机预警软件SAIP,以增强公众的反恐袭意识,专门为欧洲杯成立的排爆中心,以及用于检测放射性物质的机器人也获得法国市民的力赞。
此图片来源于网易
也许是欧洲杯在法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许是人们的欢庆冲淡了恐怖袭击的阴霾、放松了警惕,才发生了蔚蓝海岸边的血腥暴力事件。
南欧和东欧国家种族比较多样,黑人和有色人种非常多。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连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都惨遭黑手,欧洲的安全状况也是可见一斑。
而且欧盟国家内通行都是不需要过境的,连护照都不看,欧洲人稀松平常地周游于各个国家。这样虽然自由和亲如一家,但是若没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做后盾,和平与自由也只能沦为表象。
欧洲:该反思安全警戒措施了
想说一个近乎通识的概念:欧洲的安全警戒措施一直不到位。
想必第一次来欧洲的天朝小伙伴,看到不需要安检的车站时,一定会被欧洲人的纯真无邪感动:你们是有多天真烂漫啊,即使没有恐怖袭击,难道就不怕混入火柴汽油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吗?
此图片来自news.takungpao.com
然而对安检的依赖心理,在欧洲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认为安检就是变相地警告人们,这是不安全的地方。如果处处有安检,每天就会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可是我不禁要问,花几分钟进行安检与在高速行进的火车上发现一把AK-47,究竟哪个更让人提心吊胆呢?(参考去年8月布鲁塞尔的列车枪击事件)
在欧洲混迹了一年后觉得他们的心真的挺大的。
巴黎恐袭发生后,虽然超市和商场开始检查包包和购物袋了,可保安大大们也就匆匆扫一眼,甚至有些包包都还没拉开。而且除了巴黎的几个大车站,其他城市的车站依旧没有开启安检措施。胖胖的警察叔叔依旧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慢悠悠地巡逻,样子老可爱了。真想用好了伤疤忘了疼来形容他们。
留学生:如何为自己的安全负责
巴黎恐袭之前,我就和朋友订了两张茶花女的歌剧门票。恐袭发生后,因为觉得尼斯离巴黎还是很远的,所以还是开开心心地去了。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因为恐怖袭击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可能在几天内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点,或者在不同城市中展开。所以当国家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时,就不要再出去到处浪了。
此图片来自vancouversun.com
基于网上已经有很多应对恐怖袭击的帖子,这里就再补偿几点:预防为主,善后为辅;拒绝傻大胆儿,出门在外胆小是美德。
1. 涉及到安全问题的钱一定不!要!省!
想必同为穷留学生的大家,在订火车票和机票时,总会在“时间合适”与“价格合适”之间犹豫不决。有次从巴黎坐火车回尼斯,为了省二十几欧元,我选择了一班晚上十一点火车,结果被一个黑人小哥尾随到家门口。
2. 会说一门当地的语言特别重要
为了避免前文说到的两个朋友在巴黎恐袭时被困在铁塔上一脸懵逼的情况。如果各位不是在德国荷兰或者北欧等全民英语水平很高的地方念书,建议好好学习当地语言。记得当时朋友圈里疯传一个段子:
我们要好好学语言啊,不然碰到恐怖袭击就只能这样跟警察叔叔描述,
I see people with AK 47,
and then piu piu piu,
and then boom boom boom,
people a a a
and die......
这不只是段子而是真实存在的矛盾啊。至少你要学会几个基本的逃生词语,尤其是方位、建筑等。
希望以上建议能起到预防危险的作用。想想几百米以外是遍地的尸体,我还是躲在被窝里,好好地安慰在混战的深夜里,徒步回家的小伙伴们好了。
愿世界没有恐袭,愿世界和平!
本文作者 | 坛里悠
跑偏工科女,不爱码程序喜欢写故事
蔚蓝海岸的金融硕士一枚,即将回天朝卖债
世界那么乱,还是想看看,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安息日 | 安息日,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女子
十八代 | 才跟英国人聊了五分钟,我就知道他们祖宗十八代
美国菜 | 涨姿势!美国超市奇葩蔬菜,不说我都不知道能吃
北欧 | 你这样一个北欧,让我欢喜让我忧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有 故 事 的 留 学 生 都 在 这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