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琴音深处,人乐双清 | 终于盼到墨尔本小提琴音乐会了!

2016年08月01日 BQ澳洲




2014年中秋,北京国家大剧院,朱弦三叹,千里月明。吕思清缓慢而深沉地运弓,在近乎完美的尾音中完成了“思乡曲”音乐会的首场演出。此刻,他的脸上还沁着演奏时流的汗水,而身姿却从激情迸发的演奏状态变成了平时沉稳、儒雅的君子模样,那头标志性的卷发也随之安静下来。




作为国际乐坛最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之一,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吕思清是音乐神童,是被誉为“东方帕格尼尼”的天纵之才:他4岁学习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7岁问鼎国际小提琴最高赛事——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19岁那年,他远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小提琴家德罗希·迪蕾女士。

 

然而,在这份夺目的履历背后,吕思清坦言,自己的人生不仅有为艺术忘我的一面,也有于家庭、与家乡的君子柔情。从儿时便旅居他乡,成名后又奔波于世界各地进行巡演,对吕思清来说,他对故乡和家人的爱与思念早已融入琴音深处,深沉而悠长。

 


童年:父亲和甘肃路27号


吕思清出生于青岛,准确地说,是甘肃路27号。甘肃路是青岛的一条老街,街巷不宽,法桐树、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的建筑和居民们晾晒的衣服一字排开,构成了这里的主要风景。甘肃路27号是一栋二层木质小楼,“我就在那儿出生,直到八岁离开,没挪过。”吕思清说。


在吕思清小时候,全家六口人都住在这栋老房子里。两间卧室,加起来不足30平米,厨房是用木板格起的临时房间,上下楼梯时地板还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那时的生活虽然贫穷,但并不艰苦”,和音乐朝夕相伴的一家人,虽居于陋室,却其乐融融。


“可以说,父亲吕超青是我的音乐启蒙导师。他是一位很有音乐造诣的人,大学曾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钢琴专业,毕业后,还做过音乐教师。由于工作原因,他被迫放弃了职业音乐家的梦想。不过,父亲还是会在闲暇时间抄写乐谱,并把这些谱子义务寄给音乐爱好者们。”


大哥出生后,吕思清的父亲为他购置了一把小提琴——由于经济原因,那时吕思清的父母还负担不起钢琴,小提琴就成了这位视音乐如生命的父亲的最好选择。后来,吕思清的大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音乐生涯,歪打正着地,吕思清接过了这把小提琴,也延续了父亲对音乐的挚爱。




“父亲其实是一位非常严格的音乐老师,大哥是被迫学琴的,为此也挨了不少打。到了我和二哥这里,他也开始反思当初的教育方式,没有再勉强我们学琴。”不知为何,年幼的吕思清对音乐天生就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吕思清笑言:“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父亲说自己想学小提琴,不过一开始,他并没有答应我。”


后来,拗不过吕思清的执着,大概也是拗不过心里对音乐的爱,吕思清的父亲开始教儿子练琴。那时候,吕思清才四岁半。


“小时候,我们父子二人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我练琴,他在一边抄谱子,遇到有问题的地方,父亲就会让我停下来指导我。父亲通过抄写乐谱认识了很多音乐大家,包括赵沨、林耀基、王振山、李德伦、盛中国等等。在和这些人见面时,父亲也会带上我同行,而这也名家们也会欣然为我点拨一番。”


北漂:“食堂师傅载我上下学”


从青岛到北京再到上海,为了节省旅费,吕思清父子二人只能买最便宜的慢车硬座席位。摇摇晃晃的绿皮车承载着父子二人的音乐梦,也就是这么摇晃着、为音乐而坚持着,年仅八岁的吕思清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师从一代小提琴名家王振山教授。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乘火车从青岛到北京大约需要14个小时。绿皮车内没有空调,夏天闷热,冬天寒冷。这横亘在学校和家乡之间漫长的距离,对于吕思清的母亲王莉莉而言,小儿游学他乡,身为母亲的她总是满心的牵挂。


“那会儿没有电话,他也不会写信,所有情况都只能等他放假回家才知道。一开始,每天晚上我都想着思清,想着他在北京不知过得怎样。”


因为有音乐相伴,初到北京的吕思清,却并不觉得求学他乡是个问题。


当被问及是否会想家时,吕思清答道:“那时候大概是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也不知道想家是怎样一种滋味。或许因为我小时候长的挺可爱,又性格开朗,和什么人都谈得来,因此大家都很喜欢我。比我大很多的学姐们会帮我洗衣服,学长们则会轮流监督我练琴”。


“我还记得最有趣的事情发生在我和食堂师傅们之间。那会儿,食堂师傅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学校里有这么小的孩子,还天天背着小提琴。他们对我很好奇,我也喜欢跟他们聊天,久而久之,大家就混熟了。一开始我上下学都是走路,有一次,食堂的大师傅骑着运菜的三轮车正好遇见了我,他就问我要不要坐他的车。”


说至此处,吕思清不禁露出了微笑。“从那天开始,我就坐在三轮车的后斗里和采购的蔬菜一起上下学;去食堂打饭,师傅们也总是挑好的给我,我的半份比别人的一份还要多”。


纽约:“妻子羊羊给了我第二个家”




北京音乐学院的破格录取,可谓是吕思清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点。从那之后,吕思清的名字和他那清扬的小提琴声一同,从北京鲍家街那片老胡同里传出,从深深街巷、青砖黑瓦,到英国、意大利,又飞向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


1981年,吕思清赴英国学习;6年后,年仅17岁的他问鼎第34届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吕思清不仅是斩获此奖项的“东方第一人”,在此之前,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更是空缺长达12年之久。


19岁那年,吕思清被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录取,师从德罗希·迪蕾女士。不过,比起之前的顺风顺水,初到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吕思清却感到些许不适应。


“之前,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英国,我都是琴艺拔尖的学生之一,再加上17岁就得了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所以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小骄傲。到了茱莉亚之后,我发现身边与我有一样履历的人比比皆是,琴拉的比我好的也有很多。”吕思清说,“那时候自己还是挺失落的,所以就更加努力地练琴。”




另一方面,在自传《往事如乐》中,吕思清曾经提到:迫于生计,当年与自己前后赴美的学友中有很多都放弃了音乐之路。无独有偶,“是生存还是艺术”,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也萦绕在吕思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幸运的是,吕思清并没有因此放弃小提琴。否则,我们就再无机会聆听到那“技巧无暇、风格纯正”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和“史上最杰出”的《梁祝》版本;更为三生有幸的是,正是因为对音乐的坚持,吕思清结识了此生的知音挚爱,妻子羊羊。


“1993年,我利用假期回国演出,负责接待我的正是羊羊。我们相识、相爱,她跟我一起来到美国。结婚的时候,我还是个穷学生,甚至都没给她买婚戒。”提起妻子羊羊,吕思清的声音中满是无法掩盖的爱,“她为了支持我的事业,放弃了歌唱家的梦想,成为一名全职太太。我在练琴时,她在修剪草坪;我在演奏时,她在家为我准备丰盛的晚餐。”


吕思清深情地说:“是妻子羊羊给了我第二个家。”


思乡曲:人乐双清




就像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时,老师德罗希·迪蕾曾对吕思清说的那样:“对于职业演奏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琴拉得好,而是耐得住寂寞”。“寂寞”二字就像是一道预言,深深地镌刻在吕思清的职业演奏生涯中。


2000年,尚在异地巡演的吕思清接到妻子羊羊的电话,父亲病重,大渐弥留。吕思清匆忙结束演出,待赶到父亲身边,却为时已晚。


几年后,吕思清和妻子羊羊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那时候的吕思清已经蜚声全球,但他仍坚持推掉了整整两个月的音乐会,只为能陪着妻子一起见证孩子的诞生。“看着他对我挥动着粉嫩的小手,我想起了父亲,当年他也是这么看着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突然感到,不管艺术多么浪漫,没有支持我的爱人和亲人,我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一切。”


“现在的我希望能在音乐与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说,我会用半年时间进行全球巡演,这段时间常常是一个人在外,除了演奏就是练琴,多少免不了孤独。而剩下半年,我会留在妻子和孩子们的身边,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对于音乐,吕思清坦言,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打动中、西方的所有观众。“传统的中国古典音乐,往往倾向于含蓄地表露情感,而西方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则更为激情磅礴。我比较出名的曲目,比如《梁祝》和《思乡曲》,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观众很喜欢,西方观众也能听懂。”


“如今,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为商为政,颇有建树,但他们的心中始终都怀揣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爱。对于这些和我一样漂泊在异国的游子来说,马思聪先生创作的《思乡曲》,大概是最能点燃我们心中思乡之情的乐曲。”吕思清说道。


“琴声染鬓,弦意暖心。半生客愁,凝成这一刻回眸。”和思乡之情一样,因为糅杂了往事,吕思清的音乐才显得更加深远而动人。


在属于家庭的时候,吕思清也会教孩子们练琴,妻子羊羊则坐在一旁微笑着、安静地看着他们。他的琴声就像是一座桥梁,这边是对家人和祖国的思念与爱,那边是辉煌、也些许孤独的音乐人生。


正如其名,吕思清,人乐双清。


“思乡曲”吕思清 浪漫小提琴音乐会
 
时间:
8月16日(Tuesday)19:30
8月17日(Wednesday)19:30

地点:

Melbourne Recital Centre(墨尔本演奏中心)

     订票热线:

中文044 952 8529

英文(03)9699 3333


  线下购票地址

澳学集团 234-238Swanston St,CBD

新华书店 543 Station St,BOXHILL





众号:BQ澳洲
中澳 | 财经 | 房产 | 生活 | 时尚



《BQ澳洲》已经发展成为集杂志、微信、网络、E-newsletter、 等多媒体平台的复合型媒体,内容围绕电子、时政、财经、文化、生活、消费为一体。杂志每周出版,全澳发行。拥有8万以上中澳精英读者群。在商界、文化、奢侈品等领域拥 有巨大影响力。

《BQ 澳洲》投放于高档餐馆、私人会所、美容院、各大星级酒店、写字楼、书报店等,周末中文学校等都是《BQ 澳洲》展示的平台。


由澳大利亚澳星国际传媒集团携手《北京青年报社》共同投资。共享中澳媒体资源,打造最适合中澳华人的专业媒体平台。

联系我们
《BQ澳洲》澳星传媒
网站: www.bqweekly.com.au
墨尔本总部地址: Level 4, 158 City Rd, Southbank VIC 3006 
电话:03 9608 8288   
传真:03 9608 8200  
电邮: [email protected]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费订阅中澳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