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一个WHVer在澳洲四大银行工作的日子

2019年01月09日 澳洲WHV互助平台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有故事的WHVer,虽然说经历不能复制,但是@Hank_学海(微博)的执行力和方法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2017年10月12日,从厦门飞墨尔本,长沙转机;2018年5月28日,墨尔本直飞回到厦门。刚好7个半月的时间,我完成了一个可能和大多数人都很不一样的gap year。

之所以说可能和大多数人都很不一样,一个是gap year的目的:而对我而言,去之前的目的很简单:陪“太子”读书一年的同时,找到一份儿工作养活我们——这位太子是我媳妇儿,王老师。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找工作的方向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也是第二个不一样:我找到一份ANZ银行(澳洲四大银行之一)Customer Solution Consultant的工作。

我所工作ANZ的办公楼,四楼以下是停车场和一家宝马4S店,一家西餐厅,一家寿司店。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想给我过去的7个月的生活做一个记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帮助一些想要申请WHV(Work Holiday Visa)或者已经申请到WHV的小伙伴们,毕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Chapter1

开篇

绝大多数的WHVer,去澳洲打工度假的目的应该都是想要趁着年轻,有一段不同的经历,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或者在工作3-5年之后,希望通过这段经历,更加清楚人生的方向和自己所追寻的目标,以便实现人生经历的转折或者升华。(当然,gap year能否实现这个目的,因人而异。)而同时因为签证类型的限制,大多数人都会朝着非office类的方向找工作,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工作农场的原因之一。

Great Ocean Road的无敌海景

貌似是在2016年的4月份,我和王老师同时拿到了澳洲的WHV,虽然也挺开心,但拿到之后我们并没有着急要过去,因为我们在国内都有稳定的工作:我当时在一家欧洲的体育用品公司,而王老师是小学语文老师(所以,她确实是个老师,不是因为她平时教我这教我那的)。同时,我在2014年就提交了加拿大的技术移民申请,当时我还在等结果,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也不想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太大的变化,以免影响的移民申请。

Twelve Apostles, Great Ocean Road, 最经典的景点之一

不过WHV有一年的有效期,也就是说,在2017年的4月之前,我们必须登陆,否则我们的签证就会过期。所以,我们在2017年的春节,也就是2月初,我们短暂的登陆了墨尔本10天,一方面给自己放个假,帮助我们对澳洲有个大概的了解;另一方面,在签证过期之前,把它激活。17年的5月,我加拿大移民的省提名得到了批复(基本上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加拿大的国土),同时我和王老师也在商量登陆澳洲的一些事宜,并基本确定了登陆澳洲的目的和方向:她过去之后读书一年,专业是她感兴趣的幼教,同时也是澳洲联邦技术移民的职业之一,如果以后想要移民澳洲,我们也给自己多了一个选择,而我过去陪读并且工作一年。我们计划用WHV登陆找工作,然后在12月份申请到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MIT)的offer之后换签证。我换成可以全职工作的陪读签证,王老师换成学生签证,每周可以合法工作20个小时。只不过,过去之后,事情远比我们计划的要复杂的多。

Great Ocean Road旅途第一站,Geelong海边

Yarra River边一件原住民艺术品

Victoria State Library 很多游客必到的打卡点

2017年2月去的时候刚好是春节,街头电车上都是中文庆祝中国新年的宣传语,类似这样宣传中国文化的活动也很多。

而归正传,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疑惑,不是已经申请了加拿大移民并且都已经获得了省提名信了,为什么还要去澳洲读书一年?第一,虽然我们去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澳洲确实非常吸引我们,澳洲有着许多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第二,加拿大纬度高,地形以平原为主,除了西海岸BC省被落基山脉所隔,绝大多数地方冬季时间较长且寒冷。我个人对户外运动充满无限热爱,尤其水上运动,虽然我将在加拿大定居的城市有带沙滩的淡水湖(因为这个湖实在太大了,以至于第一代的欧洲移民以为它就是海),但是和澳洲的大海相比,还是会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决定先去澳洲一年,一方面可以对澳洲有更好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读完这个课程之后,我们也给自己多了一个选择:如果加拿大真的冷到让我们难以接受,那我们就申请移民,回到澳洲。

Winnipeg, Manitoba我现在在加拿大工作和生活,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城市北边的两个湖有多大,更大一点的那个是Lake Winnipeg,是世界第11大淡水湖。下面的国境线就是加拿大和美国边境。

在我们17年10月登陆澳洲之前,所有的事情也都是按照我们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完成了:17年6月我拿到了加拿大的移民签证,7月份我短暂登陆加拿大一个半月并申请了绿卡之后返回中国(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从申请到拿到绿卡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绿卡的邮寄地址我留的是我加拿大朋友家的地址,后来他们收到我的绿卡之后,转寄给了在澳洲的我,life happens);9月份领证,国庆节在老家和王老师结婚;10月登陆澳洲。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在加拿大中部


Chapter2

找工作篇

2017年10月12号到墨尔本是周四的早上,一位墨尔本的亲戚到机场开着帮我们提前买好的两厢标志307给我们接机。长途飞行10个小时之后让人疲惫不堪,但是在周四休息了一天之后,从周五开始,我们就投入了海投简历,埋头找工作当中去了。

车子10万公里不到,看起来也还挺新的,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交通都是靠它,包括离开前环澳洲南部的3200公里公路自驾,而它也没让我们失望。

4个28寸的托运行李箱,2个18寸的手提和2个登山包。

如前文所说,我是要找一份可以养活我们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我还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和之前的工作是相关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论是日后去加拿大亦或是回国,都能给自己的简历加分。不过,投简历的时候,找到一份工作的渴望胜过以上所有。

墨尔本市区标志性建筑,Flinders火车站,这也是我在澳洲工作的半年里,每天上下班的通勤点

单是投简历这个过程,有时候就会让人有些丧气:和国内不同,Seek(这也是我们最主要的找工作平台)上的很多雇主在接收你简历的同时,会问你的签证类型,也就是,你是否有合法的权力在澳洲工作。这个时候我们拿的还是WHV,劣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当在找office类工作时:谁会雇佣一个只能在自己公司全职工作3-4个月的员工?

关于找工作的方式,或者说平台,再多说两句,希望对其他小伙伴有帮助。我自己是把90%以上的精力都放在了Seek上,因为我非常清楚我理想的工作类型,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平台,比如Facebook的一些群组,Gumtree等等,都是不错的找工作平台,甚至我看到有些小伙伴分享说自己扫街(虽然我个人认为效率会低些)。总之一句话,以终为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通过相应的平台去寻找,如果你只是想尽快找到工作,那这些平台,或者说资源,你都可以尝试。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是在三天之内投出去的简历应该不会少于50份。付出总有回报:我陆续接到了三家公司的电话,并且都顺利通过了电话面试获得了面对面面试的机会。其中两家都是澳洲本地的小公司,而另外一家就是我工作了半年ANZ,澳新银行。

Yarra River风光,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另外一座桥,而每天我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河里划皮划艇,在国内的时候有时间我也会划.


下面事无巨细的说下三家公司的面试经过。

小公司A是做体育赛事和产品运营的,招聘的职位其实是销售。在电话面试之后,我就登陆了他们的官网,以便在面试之前尽量多的了解这家公司的信息:生意的模式比较简单,帮各类比赛做赛事运营,同时在比赛现场销售相关的体育类产品。要求任职的人presentation skill要求比较高,同时有销售经验。虽然觉得这个工作未必能胜任(主要是对语言的要求太高了,虽然英语口语是我的强项,但是面对这个工作,native speaker绝对碾压我),但谁会在机会面前say no呢?

果然,面试的时候除了我,另外两个都是native speaker,都是女生:一个是RMIT本科刚毕业,之前在其他公司有过兼职和实习的经历;另外一个比较姑娘比较有意思,美国人,但是可以说一口纯正澳洲口音的英语(所以在她介绍她是美国人之后,我有点惊讶,面试结束之后简单聊了一下,她说来澳洲五年了,可以美式和澳式口音之间自由切换。比我厉害多了,我也就只能在福建口音和安徽口音之间自由切换),在读MBA,马上要毕业了,喜欢体育,是footy校队(就是我们说的橄榄球)的队员。听起来很疼,但是又有点儿意思的一个细节:这姑娘面试当天上午参加了一场比赛,然后把一根手指给弄断了。因为赶着下午的面试,也没时间去医院,让队医用两个塑料片夹着这根手指做了固定包扎,就赶过来了。(说真的,如果我是面试官,我都被这姑娘的精神打动了,不给她offer简直就天理难容。)

面试的过程比较简单,就只有一个面试官:在面试之前每个人先填了一张表,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完成一些非常老土的主观问题回答,比如,在选择一份工作时,以下几个因素(薪水、可以学习到的东西、挑战程度。。。)你用重要性排下序。正式开始之后,每个人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完之后,完了之后就是一个副总开始讲(其实就是吹牛,说自己公司以及自己多牛),公司这几年的发展,自己的成长,刚毕业在麦当劳干过,现在加入公司7年,做到副总的位子bla bla。完了之后针对我们在表上填写的关于“选择一份工作重要性因素排序”的问题,问了一个为什么,让我们每个人分别阐述下。我感觉大家说的都差不多,没有谁特别有亮点或者不足,但是面试就这么结束了,让我们等通知。当然,我等到的是没有pass的结果,不过也没什么,毕竟那个MBA大姐手指头断了一根来参加面试。

另外一家小公司B是纯粹的空手套白狼:和Woolworths合作(Woolworths和Coles是澳洲两个最大的连锁超市,只要是个村子,就有这两家超市中的至少一家),在Woolworths里帮他们卖手机,这家公司负责提供所有的人力资源。

一样还是先电话面试,聊得还可以,就约了隔天和老板一对一面试。第二天按照HR邮件里提供的地址,来到了Melbourne Port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楼。公司不大,在二楼,进去之后发现已经有另外一个人在等,而会议室里明显有其他人在面试,前台安排坐在一台打复印一体机旁边傻等,我为了假装自己的专业也不好拿手机出来玩儿。大概10多分钟之后,轮到我了,面试官是个有明显口音的白人老板,自我介绍之后,这哥们儿开始抛问题,基本都是和销售相关。最后这哥们儿问我住哪儿,我说我现在临时寄宿在亲戚家,之后会搬到Bundoora。他说,那行,不然我安排你明天去bundoora附近的一家Woolworths,你实际体验下我们的工作。这个敢情好!一方面说明刚刚聊得不错,这哥们儿愿意给我机会;另一方面,我虽然需要一份工作,但是在签合同卖艺之前能够好好了解这份工作是不是合适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愉快的结束面试之后,他给我发了一封email,里边有地址和联系人姓名。

隔天,我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了面试地点。因为到的时间比实际约定时间早了不少,所以我贼贼的在远处观察了十来分钟:两个人站在一个柜台旁边,向经过的顾客推销手机,感觉有点儿略失望——我本人也在零售待过,但是对这种推销比较反感。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我就走了过去,向她们介绍了一下自己并说明了来意。两位都是女士,其中一位是白人,片区经理,负责10多家超市;另外一位是华人,刚刚入职,今天对她来说是on-site training。大概聊了几句之后,就让我也试一下。虽然有点抵触,或者说拉不下脸,但既然来了,就试下呗。因为是工作日,而且是下午两点多,超市顾客很少,只要是有顾客经过,我们就主动上去打招呼:” Excuse me!”, “Hi, how are you today?” … 80%的顾客会礼貌的拒绝,10%的顾客会不礼貌的拒绝,剩下10%不到的顾客会停下来,跟你聊聊,然后看看你的手机。

让我有点儿小惊讶的是卖的手机,除了三星之外,都是Oppo和Vivo,因为对这两款手机除了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之外没有任何了解,所以感兴趣的顾客我都交给那位经理。不过她也只是一味的介绍这些手机的特点,并没有想要了解顾客需求的意思。在向顾客兜售手机的间隙,与那位华人姑娘用英文简单聊了几句,为什么强调用英文?
姑娘:You Chinese?
我:Yep! You, too? I guess we can see that.
姑娘:Yes! Well, you can see that, but you can’t hear that, right?

自信的华人姑娘,我其实是想告诉她,我既能看得出来,也能听得出来,她来自中国。其实这并不少见,我遇到的大部分华人都在努力摆脱自己华人的影子,虽然有些已经剩的不多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之后,那位经理把我叫到了柜台边,问我感觉怎么样。虽然我心里知道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但还是强颜欢笑的说:It’s good, I like it之类的没营养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她看出来了我其实并不十分enjoy这份工作,说:如果你真的想要这份儿工作,她可以给老板反馈YES,但是你自己要考虑清楚。如果你自己不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那你不会觉得开心。不能同意更多!回去之后收到了那位白人老板的电话,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言不由衷的说很不错,很开心,I really had fun there——找到工作的渴望碾压了其他一切想法。于是他又约我到公司第二次见面,并向我详细介绍了薪资待遇和公司结构。在他给我电话的时候我还没有参加ANZ的面试,但是当我和这位白人老板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我ANZ的面试已经过了,我也多少流露出了对这个销售方法的异议(我还是太年轻),不出所料,我也没有收到offer。这就好像在你和一个姑娘领证之前,你跟这个姑娘说:我好像没那么爱你。除非这姑娘爱你爱的死去活来,不然她不会傻到非你不嫁。

接到ANZ猎头的电话是周一下午,告诉我是ANZ的Call Center招人,在电话上聊了10来分钟,包括问及我的签证类型,虽然听出来有些疑虑,但是最后还是问我是周四还是周五有空,我回答说周四我周四可以。

因为已经知道了时薪——28.11澳币/小时(非常奇怪的数字,澳洲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时薪,加拿大也是一样),而且是ANZ银行的职位,所以对面试非常重视,从各种网站了解ANZ的信息,包括ANZ的中文官网,并准备了我自认为完美的自我介绍以及面试官所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能想到的答案。不仅把自我介绍的内容全部写下来背熟,还设计了每一个表情和手势,并且让王老师用手机给我录下了我的rehearsal,看自己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内容上,我突出了自己是中国人的优势,因为猎头告诉我他们需要会说汉语的人,其中一段话是: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站在墨尔本最繁华的街头,我们能看到什么?我看到的是每10个人当中至少有3个亚洲面孔。华人已经成为了澳洲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我希望能够加入ANZ,为他们提供ANZ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华人在澳洲grow and thrive。(说人话:我会说汉语,我能帮你挣澳洲华人的钱。)
面试是在10月19号周四的上午,这时距离我落地澳洲刚好一个星期,所以当大家知道我一个星期前刚刚到墨尔本,而今天就坐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参加面试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惊讶不已,而我心想,这是生活所迫:我来之前兑换了2000澳币,我的计划是在我花完这2000块之前,找到工作。不包括猎头,面试官总共有四位,两位HR的经理,两位部门经理;而和我一起参加面试的总共有8位,全部都是亚洲面孔:我自己,一位越南和中国的混血姑娘Judy,剩下六位全部是印度裔。

HR的一位经理首先介绍了面试的流程:先是ANZ和招聘部门的介绍,然后参观所在楼层的办公室,之后群面(大家轮流自我介绍),最后再一对一面试。因为自己的认真准备,可以看出自我介绍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其中包括其他的面试者:在等待一对一面试的时候,旁边的Judy自嘲的对我说:Your presentation made mine look great! 旁边印度裔的Bhagya附和说:Yes, your self-introduction was perfect. 心里暗自得意。(这两位后来都成了同事。)到了一对一面试环节,我的面试官是一位HR经理,手上拿了几张纸,最上面那张有问我的所有三个问题,而其中有两个是我提前有准备到的,这感觉简直就是高考前一晚看押题册然后第二天就考了这个题目一样。因为我在回答的时候,面试官同时在认真记录我回答的要点,这让我可以让我用相对较慢的语速来回答问题,甚至可以假装不经意的停下来等她一下,其实是在思索怎么回答更合适。

后来和其他面试者聊天才知道,其实给每个人准备的问题都是不同的,而这些问题是根据大家的自我介绍来划分的。因为我的自我介绍有一部分是我在戴尔的电话销售工作经历,所以问我的两个问题是和客户服务,其中一个是分享一个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的案例。另外一个是漫无边际开放式问题:你最近的有没有什么改变?(内心的OS,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从中国辞职来到了土澳。)

面试从早上9点半开始到12点结束,结束之前猎头说下周三之前会告知结果。还和我们说:大家选择今天来很明智,因为如果今天人招满了,第二天周五的面试就不会再要人了,而周五也有8个人参加面试。

等待的过程非常焦虑,虽然觉得自己面试发挥的不错,但是担心自己的签证会被拒。面试之后那一周周三的下午,一直等到5点都没有猎头的电话和邮件,于是决定主动联系猎头。得到的回复让我欣喜不已:恭喜,面试通过了,大家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关于你的签证,我需要和ANZ的HR讨论一下,然后给你最终的回复。Excuse me? 你面试之前没有和他们说我的签证类型吗?为什么等到面试之后才和他们说我的签证问题?虽然心里有无限个不爽,但是只能说谢谢。挂掉电话之前,我也给自己做了一下争取:王老师满足入学RMIT的所有条件,拿到offer,申请并获得学生签证和陪读签证,没有任何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我们把这事儿想简单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我说服,一周之后,我收到通知:ANZ愿意全职雇佣我,入职时间:2017年11月6号。落地三周之后,我顺利入职ANZ,这时我们手上还剩1000澳币的现金。

Melbourne University,非常喜欢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建筑

Royal Botanical Garden Melbourne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墨尔本市区经典,得益于墨尔本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政府的管理,这里的参天大树比我在国内30年看到的总和还要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