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儿童言语语言发展的规律(13~21个月)

2015年11月04日 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内 容 简 介

  儿童的听觉言语发展具有阶段性、渐进性的发展规律,有鲜明的随年龄增长而进步的特征。听障儿童的发展符合一般儿童的发展规律,家长需要了解语言、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孩子康复科学地制订合理目标。


下表月份代表参照月龄


13--15个月

能说1019个字。说出的这些字均有含义,包括称呼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和各种动作,但发音不一定清楚;

选择性地看书中的图。宝宝的目光随着大人的手,从一页到另一页,从一个细节到另一个细节观看画面;

把图画书或图片给他,让他指出一张画如“狗”“鞋”等,能按要求指出一张图片,如果不愿意指,只要确切地看着那张图片也可以。

能按要求指出自己或他人身体的两个部位;

给他一个球,让他把球给大人或放在桌面上,他能按要求去做。

16--18 个月

能说出2029个字。说出的这些字均有含义,包括称呼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但发音不一定清楚;

23个字组合起来,形成有一定意义的句子。如“爸爸走”“宝宝吃”“妈妈再见”等;

会用小名称呼伙伴;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常伴有手势;

会要吃和喝的东西,如饼干、面包、水果、牛奶、水和饮料等;

让他看鞋、铅笔、钥匙、钱币和球五种物品后,能说出其中一种的名称;

经大人指点或说明后,如再问他时,能指对两种物品;

能正确地指出身体的四个部位,如眼、鼻、口、手等;

当电视或录音机播放儿童节目时,会立即跑出来;

拿两个苹果给他,让他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时,能按要求去做。

19--21个月

由于语言听觉和言语动觉协同差,对唇音、舌面音掌握较好,如“爸爸”“妈妈”;舌根音掌握较差,如“哥哥”常说成“得得”;少数儿童发不准舌尖音,如“小白兔”说成“小白杜”;对宝宝来说,舌尖后音(卷舌音)最难掌握,所以常把“吃”说成“葱”;

能说出10个以上的人称(姐姐、阿姨等)、日用品(帽子、扣子等)和动物(猫、狗等),10个左右的人体部位(头、嘴等)、环境房屋(门、大楼等)、食品(鸡蛋、面条等)和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等),5种以上的玩具(如娃娃、球等)和自然景观(花、树等);

能说出45个字组成的简单句,如“我要上街玩”等;

表达能力较差者,常用一个字表达一种意愿。如宝宝想喝水时,只会指着杯子说“水”。

上表是选自方福熹、方格、林佩芬2003年编著的《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现实中,儿童取得不同成绩的最初时间和最后时间相差很大。也许您的孩子没有在给定的时间内达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达标。这些发展阶段只具有指导性,有助于制定适合特定儿童个性化需要的计划。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选自《让孩子能听会说--听障儿童家长知识手册》,该书以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改革系列丛书为蓝本,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学习掌握基本的康复知识,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听觉、语言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预购此书可点击“阅读原文”,访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官网(http://www.crrcdc.org.cn/iframe/2015-07/23/content_6621.htm)或拨打服务热线4001033313。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