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西南宁一小哥韦勇在失恋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蓝瘦(难受),香菇(想哭),本来今颠(天)高高兴兴,泥(你)为什莫(么)要说这种话?”这段南宁普通话的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引发诸多网友和明星的模仿和分享。拟音“难受想哭”的“蓝瘦香菇”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词,网友们纷纷用一个有委屈表情的瘦瘦的蓝色蘑菇,表达自己难过、悲伤的心情。
除了“蓝瘦香菇”之外,“葛优躺”、“老司机”、“一言不合就……”、“洪荒之力”、“撩妹”、“撩汉”、“厉害了我的哥”、“狗带”、“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等流行词在今年蹿红网络,成为年轻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词。
你知道这些流行词都是什么意思、如何来的吗?除了我们列举的这些,还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流行词?
语言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流行语更是能够映照出不同阶段,大众的政治经济生活、社会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诸多侧面。我们不妨以十年为单位,回顾六十年来那些曾经和“蓝瘦香菇”一样风靡一时的语词。它们匆匆出现,又匆匆消失,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记忆尚存,这些语词成为我们窥探中国社会变迁的绝佳窗口。
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新开端,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一系列犹如“同志”、“改造”、“建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流行语,记录着一代人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的追求。
【同志】
“同志”一词源于苏联,正如其字面的意思那样,它指的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当然这个志向指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无论是陌生人之间,还是彼此熟识,甚至是情侣、夫妻之间,都可以互称“同志”。从很多当时的小说、电影里,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一句“同志”背后的丰富情感,包涵亲切、鼓励、客气等等。随着“同志”的兴起,“先生”、“小姐”、“太太”、“阁下”等流传数千年的称谓逐渐被取代。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记载了8岁小学生抓特务的事件。苏州市8岁小学生陈永康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城墙上玩耍,一名男子拿出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让他放在老师桌上。陈永康想起老师在课上讲过“反革命分子会用火药、手榴弹及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于是机智地和解放军合力抓住他。事后证实他的确是特务,黄粉就是炸药。后来,获悉此事的毛泽东为苏州小朋友陈永康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这句鼓励人学习和奋进的话进入教育系统,成为每间教室里、黑板上方最常出现的一句话。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时被提起,或印在小学生的作业本上。
20世纪50年代的广告招贴画
【一穷二白】
“我们:一为‘穷’,二为‘白’。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描绘最美好的画卷。”出自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一穷二白”也成了50年代的流行语,形容建国初期各个领域底子薄弱的艰巨状况和建设决心。
【半边天】
1959年开始流行。指代妇女。出自毛泽东:“妇女能顶半边天。”当时政府舆论宣传要将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神权、族权、夫权推倒,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人们口头上常将其当做调侃用词:“你家那半边天来了吗?”
以“政治第一,思想挂帅”为指导口号的“文革”时期,流行语更是以口号的形式被广泛传播。诸如“打倒”、“横扫”、“三忠于四无限”、“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黑五类”之类粗暴的革命话语占据人们的生活。这一时期的社会流行语充斥着斗争性和反智性。
【斗私批修】
斗私就是要斗掉私心,批修就是要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196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说,毛主席最近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沿途发表谈话。他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两派革命群众组织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要团结干部的大多数。他提出“要斗私,批修。”这是“斗私批修”口号首次与广大干部群众见面。10天之后,10月6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斗私,批修”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本方针》。社论说:“斗私批修。”后来,这一口号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在开工或者开会之前都要喊一遍。甚至连在街上买豆角,商贩为了不让人把好的豆角都挑走,都以“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作为理由。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一颗红心”是指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两手准备”一是考上全日制大学;另一种,如果考不上,则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这个口号在“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在应考青年中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
上世纪60年代,号召大家要有“脱裤子割尾巴”精神的招贴画
【变质】
指在思想立场上向“剥削阶级”发生了质的转变,后来又说成“变修”。当时人们认为,那些出身好、革命队伍里的人,如果有自私自利等思想,就是因为受了反动思想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蚀,思想变质了。比如有省吃俭用的农民看到青年人爱打扮、爱穿好衣服,就会半开玩笑地说他“变质了”。
这个十年注定是风起云涌的十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等政治上的重大转变让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又对未来怀有强烈的期待。在这两种复杂情绪的交织之下,上世纪70年代的流行词并不像60年代那样,有统一的革命话语范式,而是孕育着变化的气息。
【享受犯】
在“文革”时期,提倡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追求物质享受会被视为资产阶级博学思想,于是有这种享受倾向的思想和行为就成了罪过。有些地方在整顿交通秩序时,抓住违反交通规则,坐在自行车后架上的人,就给他挂上一块牌子游街,牌子上写着:享受犯。因为他想赶路而坐别人的车,显然是图省力,坐享其成,按当时的思维方式,其思想根源就是有享受思想。当然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有点戏谑和胡闹的味道。此语在1975年曾流行一时。
“的确良”衬衫。的确良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新穿衣时代的开始。
【的确良】
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棉制品。1976年至1979年,中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这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因为耐穿易干、不用烫、颜色鲜艳、不褪色,一路走俏,成为当时的时尚。人们对穿衣的记忆,终于不再是60年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有人说,的确良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新穿衣时代的开始。
【你有病吧?】
“文革”后期,人们流行说“有病”,人们相互之间稍有不合,就会说:“你有病吧?”指代对方思路不正常,好像有精神病。有人分析说,可能因为当时人们普遍感觉社会不太对头,但却有不能非议文革,就将此语转用于和人争吵方面。至今仍然很流行。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开始关心如何能够脱贫致富,开始谋求个人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流行词大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八十年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人们开始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穿着喇叭裤、牛仔裤到舞厅跳迪斯科成为很多年轻人选择的潮流。“都八十年代了,你怎么还这么老土?”也成为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
【脱贫致富】
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其中最流行的可能就属“脱贫致富”。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广播都在谈“脱贫致富”。经历过贫穷的中国人,想要过上好日子。随之而来的,“万元户”这个称谓也成了一种光荣,代表了当时生活的幸福指标。
【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指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的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类似于后来出现的“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
1984年,郎平担任主攻手的中国女排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停薪留职】
“停薪留职”指的是停止支付薪水,但保留员工职位或工作关系。这一特殊的劳动关系,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出台“停薪留职”规定,鼓励在职职工“下海”经商,自谋职业。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全面兴起。诸如“腕儿”、“老板”、“小资”、“下岗”、“炒股”、“因特网”、“伊妹儿”等新的流行词开始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此外,“抢滩”、“作秀”、“酷毙了”、“帅呆了”、“哇塞”等港台流行语渗入内地。
【有事您呼我】
寻呼机和无线寻呼网络的普及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达到顶峰。“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成为财富的象征。临别一句“有事您呼我”更是成了满大街流行的一种语言。
【下岗再就业】
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处于无外需又无内需的经济萧条期,整个产业链条的停滞让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工人失业也集中于这一时期。1998年政府提出,花三年的时间,解决国企裁员问题。“下岗再就业”就成了举国关注的重要工程。
韩剧《爱情是什么》演员合影
【炒股】
我国最早发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前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炒股成了那个时代很多想要致富又敢于冒险的中国人的选择。
和90年代网络刚刚进入一部分的生活不同,新世纪的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思想、意识、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追新求异,流行语也逐渐从政治、经济相关的严肃词汇,转变为轻松诙谐的娱乐词汇。
【神马都是浮云】
“浮云”一词最早出现于网络是在2002年后,由各国众多玩家组建的《梦幻之星》台湾私服,用于游戏中可遇不可得的顶级装备,“浮云”一词对于亚洲玩家来讲是家喻户晓的比喻。获得天涯网友蓉荣的《极品女小月月》使“神马都是浮云”成为当红网络用语。比喻看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亦可表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虚无缥缈,转瞬即逝。多用于不在意的事物。浮云可理解为“不值得一提的事”。
2005年最火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
【选秀】
“选秀”泛指选拔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随着2005年的第二届“超级女声”电视节目而家喻户晓。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在各类真人秀和才艺选拔节目上。
【雷人】
2008年兴起的网络语,源出何地无可考证,一说出自浙江某地方言,也有文章称“雷人”一词是外来语。本义指云层放电击倒某人,现多形容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用于表达喜剧性的或无奈性的、尴尬性的场合,将个人感受描述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状态。
【土豪】
“土豪”最早出现在《宋书》内。在古代,土者,是土著的意思;豪者,指有才能、有威望、有权势的人。“土豪”强调的是在地属性,“豪民”则强调其社会属性,总而言之,都是民间势力的代表。他们既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官僚士大夫的身份,也可能因为天灾人祸而沦落为破落户。现在“土豪”则多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
进入10年代,也就完全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全民娱乐狂欢之中。网络和手机不仅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用语更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习惯和社交方式。近六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数不胜数,频繁更换。网络流行语中,社会热点类的大幅减少,诸如:“坑爹”、“伤不起”、“hold不住”、“悲催”、“心塞”、“喜大普奔”、“整个人都不好了”等表情达意的流行语出现“井喷”现象,更多折射出人们的普遍的社会心理。
在过去十年的流行词中,有类似“蚁族”、“月光族”、“啃老族”、“蜗居”、“富二代”、“高富帅”、“屌丝”、“单身狗”这类表明某一群体的身份、地位和处境的流行词;有“躲猫猫”、“范跑跑”这类集体宣泄减压、自我嘲讽类的流行词;也有“有木有”、“酱紫”、“肿么办”这类运用游戏心理,以恶搞幽默寻求刺激的流行词;更有今年出现的“蓝瘦香菇”、“葛优躺”、“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等表达厌倦、疲惫、绝望、难过的流行词。
最时尚最前沿的资讯尽在澳团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