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留学生会去算毕业多久能回本?

2021年01月29日 猫尔本干嘛



我哥们回国之前陷入了一段时间的焦虑,因为他所在的地区算是二线城市里面收入最低的了,虽然生活安逸,但是想想留学的成本多少有些暴躁。

两年的硕士,一年光学费就是20万出头,万一月薪不过万,那得多久才能回本?

这还没算在这边的房租和生活费,让原本回国放飞的欢愉多了几分烦躁。

其实很多人也曾暴躁过这件事,尤其是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抛去汇率的优势,感觉回国还没有在这打工赚的多。


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啊?

你要这么算,从高中开始留学的孩子们,怕是算都不敢算。

但其实,



留学的成本



既然谈到回本,那我们就先聊一下留学的成本。

在当年还拿家里钱过的还算省吃俭用的时候,小编一年花家里26万人民币,比上比下,那都是大有人在,只做参考不要杠。

那么预科、本科、研究生这么六七年搞下来至少就是140万左右。

如果回国只求月薪过万,那估计算上奖金、涨薪也得六七年左右才能回本,这个过程中还有税、五险一金以及你的开销等等等,而不是回馈给父母。

但与此同时,留学生还不一定都是月薪过万,根据2020年的数据,海归回国平均薪资只有:
是不是好绝望,你看旁边的数据,那说明不止薪酬低还要面临超强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我们澳洲,鄙视链大家也都是晓得的。

那这么一看说到回本,确实有点难受。

但是,有些投入,本来就不应该用金钱去量化。


留学的意义



我们之前说过留学生的主体主要还是中产,除非一些砸锅卖铁非要送出国的,家里条件也不急于所谓的“回本”。

留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毕业后那些工资,留学能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反映在生活、思想和思维方式上的印迹


首先,海外有比较开放的思想环境,相比于国内大环境和七大姑八大姨的舌根,海外的环境给了我们更多自由的空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选择。

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事情。

像墨尔本比较出名的就是写出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安东尼,也是一开始家里选了专业,到这边才慢慢发现自己热爱的是西厨和写作,这与一开始选择的商科完全不搭边。


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苦苦挣扎真的就是对得起了这份“投资”吗?

其实在大环境的洗礼下,很多人都是被推着前行,漫无目的又劳累。

前些日子,问一位出来读研准备回国的同学,什么是正经的工作,到底是钱多、稳定还是有面子,其实你仔细想想自己都不一定有答案。

都读到研究生了,连一个问题的答案都给不出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因为我们很多人的认知都是周围的环境帮我们定义的。


再来就是生活能力,段子说得好,一定要找留学生结婚,因为大家不管男女都是屋里屋外能给你操持好。

毕竟海外人工贵啊,啥啥能自己收拾就自己收拾了。

举个最简单且平均的例子。

很多人都笑称自己出国大概上的是新东方,学了多少不知道,饭倒是做的还行。

好笑又现实。


第三,就是忍受孤独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孤独的旅途,海外留学更是放大了这一点。

其实仔细想想有点像修炼。

可以说是成长的催化剂,不管是心灵还是能力都很快会有质的变化,当然有些人可能也堕落了,但是不多,算是个例。

在这个过程中加上第一点的作用在这个孤独的过程中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

减少对于外界依赖性,免除对于别人的精神寄托,可以大大减少失望和失落。

同时,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一些才华和潜能。


第四,就是独立思考

上大学和读研本来就是思维框架的提升。

而海外更加独立的学习方式更是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强调个体的文化氛围里,对于一件事物不会人云亦云,更有自己的看法

在开放的思想环境中,孤独其实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不管是学业亦或是对于人生和这个世界的看法,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墨尔本这样慢节奏的城市,可以说是漫长岁月中寻找自己的过程。


第五就是,开阔的眼界

这一点二三线出来的同学们可能更有感触,之前在国内的时候的很多看法都会在出国以后发生巨变。

单从人这一点讲,真的就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比如说,公立学校出来的,你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跟国际学校出来的学生的差距。

光英文和学习能力,就已经很有对比性了。

当你还在考虑文理分科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在接触大学的基础课程以及股票基金了。

当然这点有好有坏主要看个人,有人因此更加努力了,也有人因此自卑堕落了。


第六就是文化的碰撞

别的不多说,仅一个No Judge都能让你生活轻松很多。

另外不同文化的人也算是你开阔眼界的一部分。

就单说一点,之前做短租有幸跟哈佛的小哥和斯坦福的大姐聊过天,聊完真是觉得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小哥就是读完哈佛的法学又读了商科,他说就是觉得想尝试一下。

大姐也是读了两个专业,三十多岁了还在到处旅行寻找自我,也没耽误上班。

三十岁、四十岁,想要重来也都还是可以的。


再看看你身边研究生的同学,其实不难发现local工作几年再回炉深造基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但在国内,好像所有人所有事都在推着你前行,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都跟规定死了一样。

光是裸辞就已经很大争议了,何况一把年纪了再回到校园?

其次,多元的文化背景更会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势,这也是很多企业招聘留学生的初衷。

以上六点,其实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最终培养的都是我们更加多元的文化背景、独立自信的生活方式和更有深度的思考模式

这些都是金钱没法衡量的

那这个回报,又该如何去计算呢?


所以,焦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想法也不一样,最终还是看自己怎么想。

那么,你会有这方面的焦虑吗?

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信息取自知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