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为什么不过妇女节?

2017年03月08日 发现澳大利亚



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海外生活

▼▼▼


要权利,不要福利!



想必各位女同胞们,昨天与今天都已经被各大电商摧拉枯朽般的“女神节”大促,和朋友圈里的段子手们,一遍遍地灌输了一个观念:今天是我的节日,单位又放半天假,我一定要趁机好好去庆祝一番,买买买!


或许你很好奇,在其它国家,人们是怎么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的?答案是:并没有多少国家庆祝这个节日!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只有下面图片里红色和棕色区域里的国家,“国际三八妇女节”才是一个官方节日。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这一天,只是365天里非常普通的一天。



美国:过妇女节等于歧视女性


三八国际妇女节发源于美国,本来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同时为赞颂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但是在今日美国,这个日子,既不是官方节日,也鲜有民众庆祝。



曾经有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同胞打电话去问媒体,为何这一天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却被这样调侃地回答道:美国是女权非常进步的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如果专门设立一个特殊的日子为女性庆祝,不就是变相的歧视嘛!


英国: 给女王庆祝生日就好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英国男人是“绅士”的代表,而传统保守的英国人,更应该在这一天为女性权益鼓与呼。殊不知,英国同样也是一个不过妇女节的国家。在这样一 个女性都可以继承皇位,当起首相来虎虎生风,一次次力挽狂澜的国家里,“男女虽然有别,但权利平等”的概念,早已是社会共识,无需专门挑一个特别的日子拿 出来庆祝一番。



英国一位大学教授是这么评价英国为何没有妇女节的:“我们都有女王了,还需要争什么女权,难道你觉得我们女人在英国地位低下?”


澳大利亚: 我们不需要妇女节,就像不需要男人节一样


不止在欧美,地球另一端的澳大利亚,在谈到妇女节的问题时,澳大利亚一位女性专栏作家曾撰文称,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难道说,妇女节之后的每一天都是男人节?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在2012年的三八妇女节当天做了一期特别节目,随机采访七位路人问他们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七位路人都表示,除了在某些特定的工作 场合里,女性与男性相比处于劣势,其它方面,女性基本不会在社会中遇到太多不平等的待遇。换言之,男女平等已经是一项社会共识。所以,是不是要庆祝妇女 节,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话题。


新西兰:女权运动先驱国,对节日无所谓


在新西兰,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天,不仅不是官方节日,民间也鲜有庆祝活动。新西兰可谓是世界上女性地位最高国家之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女性选举权的国家。新西兰的十元纸币上的人物,就是推动女性获得选举权的Kate Sheppard,由于她的努力,新西兰在1893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妇女有选举权的国家。早于澳大利亚3年,比美国和英国都要早十多年。



这个国家,曾经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宪法规定的五个最高职位全部在一届之内由女性担任:国王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总理是后来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被誉为“新西兰铁娘子”的海伦·克拉克,甚至连最高立法机构议会的议长,最高法院院长,象征性地代表英国皇室权威的总督,全部都是女性。



也正因如此,在新西兰,就无所谓庆祝“国际妇女节”了。而且新西兰人的家庭观念里,大家是因为价值观念相同才走到一起。而家里也并不是谁有权威谁说了算。比如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因为老婆大人觉得他的工作太繁忙,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就毅然决然辞职。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专门在一个固定的日期里,为女性的“权利”而欢呼喝彩,大家肯定是一头雾水:你到底想要庆祝些啥?



中国:“女神节”促销、工会的关爱和半天假期


对曾经度过的三八妇女节,作为曾经“工会“和”女工委”的工作人员,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单位给女同胞发的姨妈巾、洗衣粉、跳绳,和诸如《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箴言》这类成功学的鸡汤读物,最让人“艳羡不已”的,也只有那半天的带薪假期。


而 如今,这些“革命传统”虽然一直在延续,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过三八妇女节——“妇女”这个名字,实在太难听!而无论“少女”还是“女神”,在他们认 识中,更像是对女性的尊重与褒奖。所以,无论是中国高校里横幅满天飞的“女生节”,还是电商宣传语境下的“女神节”、“女王节”的购物狂欢,就成为了妇女 节的替代品。



殊不知,在中国的司法解释上,“妇女”是指14岁以上的女性,未满14岁的男女皆称为“儿童”。所以,无论是“三月七日女生节”,还是“三月八日女神节”,无非都是消费主义下的一个金光闪闪,降价促销的蛋。


所以,在作家丽琪眼中,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本来是一个纪念妇女争取权利和文化认同的节日,精神内核直指权利。如今,妇女节在中国已经变身为另一个购物狂欢节,甚至意淫狂欢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向传统的男权社会发起挑战:我们不要另眼相看,不要做男人的附属品,而是要享有同等的权利!而即便在这个节日里充满对女性所谓的赞美,借用女性作家李思磐的名言,“所有带上性别的尊重跟赞美都可以打一个问号”。


我 并不反对设立和庆祝妇女节,至少在这一天里,全社会能够有机会去倾听和思考女人们的声音,能够促进女性地位的提升。但如果这样一个原本对中国社会有正面意 义和积极价值的节日,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反而变成了物化女性和讨好女性的购物狂欢,也就只能让人无奈地扼腕叹息。


今年的妇女节,你是怎么度过的?


- End -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

手把手教你申请澳洲 (600) 旅游签证

先定一个小目标,在澳洲完成这50件事

澳大利亚全年旅行攻略 (2-4月)

我为什么要来澳洲打工度假?

来了!澳大利亚退税全攻略

澳洲交规、如何考驾照都在这里了!

100人民币能在澳大利亚买些什么?

我在澳洲被小企鹅萌翻了... | 菲利普岛攻略

入境澳洲,什么不能带?什么要申报?

全世界最兽性的酒店,就在澳大利亚!



发现澳大利亚回复关键词签证获取最新签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