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逼墨尔本人谢罪?我们真的只是不走运而已!

2020年07月12日 墨尔本微生活



墨尔本加油!

天7月12日,维州的疫情依然处于高峰:

维州新增确诊273例
公屋传染加剧
多家医院爆发感染
学生重新开始上网课


维州确诊继续超200

维州今天的新增继续超过200例!

目前公布的数据细节:

4例来自Essendon的LaManna Supermarket
2例来自Truganina的Linfox物流中心
11例来自Somerville Meat肉厂
4例来自JBS肉厂
6例来自Cenvic Construction Riverina apartments
2例来自Box Hill医院
11例来自Brunswick私立医院
11例来自Menarock养老院
8例来自Alfred医院


公屋疫情继续发展

爆发在墨尔本近城区的几座政府公屋内的疫情还在往严重的方向发展。

目前,位于North Melbourne和Flemington两地的几幢公屋内,已经有至少145人被确诊!

而且这个数字预计还会上升。

另外,位于Carlton的一幢公屋内也出现了22例确诊!


第3学期重返网课
 
维州教育部长今天宣布:
 
1. 从7月20日起,至少到8月19日,墨尔本大都会区和Mitchell Shire地区,学前到10年级的学生在家上网课。家长从事必要性服务工作、无法在家办公的,学生可以到校上课。
 

11和12年级、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修读VCAL科目的10年级学生,从明天(7月13日)起返校上课。
 
针对上网课的学生,继上学期发放4.8万台电脑和2.6万个加密狗之后,本学期维州政府将再次提供1000多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和2500个加密狗,发给有需要的学生。
 
2. 幼儿园仍然开放,墨尔本大都会区和Mitchell Shire地区的家长第3学期可以继续享受免费托儿服务。
 
3. 维州其他没有封锁的地区,7月20日起所有年级学生到校上课。
 
维州首席医疗官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孩子传染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虽然风险还不是那么大,但也要小心。
 

Alfred Hospital 8名医护人员确诊
 
在今天的新增数据中,有8例是Alfred Hospital的员工。

医院证实,其中5例是在社区被感染的。
 

为控制病毒传播,医院数百名医护人员必须自我隔离,同时医院要求每位访客必须登记,探视时间也缩短为了3pm-7pm。
 
今年3月的时候,Alfred Hospital也曾经历类似的疫情暴发,当时是有10名医护人员感染。
 


墨尔本需要为疫情道歉吗?

因为突如其来的第二波疫情,

墨尔本不仅被迫封城,而且惨遭全澳封杀,一大群人在网上集中火力声讨墨尔本。

他们要求墨尔本离开他们的州领地、要求墨尔本人道歉,要求墨尔本为他们州的经济损失负责......

面对这些喧嚣的议论声,迪肯大学流行病学系主任Catherine Bennett做出了硬气回怼:

墨尔本没什么可道歉的,

我们真的只是不走运而已!


Catherine Bennett近日发表了篇文章阐述了上述观点,以下为文章的翻译内容:


在这场疫情里,与其争辩谁该为此负责,不如积极抗疫,尽快阻止病毒在社区内传播的速度。

之前塔州爆发疫情的时候,就有人说疫情的源头来自一场“医护人员私下的非法聚会”(当然后来被证实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

每次一有疫情爆发,就有人第一时间跳出来“伸张正义”,势要找到人为疫情背锅,彷佛找到罪魁祸首后,疫情的存在就变得合理了。

这一次维州爆发的疫情也是一样,现在大家都在尽力将自己和维州、和墨尔本划开界限。


在维州已经被全澳孤立的这种时候,维州内部还起了内讧,拼命把锅甩给墨尔本,让墨尔本为这一切错误负责。

好吧,作为一个墨尔本人我不会道歉的。而且,我认为其他墨尔本人也不需要道歉。

高举三位数不下的病例、激增的社区传播、各地对墨尔本人采取的边境限制,这些都在说明我们现在的处境比先前更加糟糕!

既然已经如此糟糕了,这种时候我们就不要再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糟,不应该让自己背负莫须有的罪名。


墨尔本和其他任何地方都一样,自3月起经历了漫长的抗疫战,现在都会感到疲惫,都会有些人违反社交限令。

墨尔本没什么不同,和全澳各地都一样。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你可以举个例子反驳我。

那为什么只有墨尔本又要重新封城呢?

难道这不就是因为墨尔本不走运吗?

之前我在讨论新冠病毒的时候,提到了运气这一说法,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这里让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作为一个流行病学家会认为,在这场全球大流行病中运气很重要呢。

推广:

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SARS-CoV2会在人群中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它的基本传染数R0值区间在1-3之间。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得病会传染给1-3个人。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新冠患者最多可以感染30个人,最少也可以一个人都不感染。

之前关于这种感染了30个人的超级传播者的调查研究有很多,结论都是要么患者体内会释放超出常量的病菌,要么就是患者所在的环境(密度、温度、湿度)适合病毒滋生传播。


了解完这些,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如果两个城市的活跃病例数一样,但是一个城市恰好为超级传播者提供了所需条件。

这个超级传播者就会在这个城市里到处传播病毒,感染大量无辜的过路人。没等卫生部调查到这些新增病例的来源,这个超级传播者可能已经攻陷了整个社区。


有人会杠,这也是因为那个城市为超级传播者提供了所需条件啊。

那请把上述讨论内容代入到墨尔本这次疫情上来。

墨尔本和澳洲其他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个城市都有高楼大厦、都有高密度的公租大楼。尽管城市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实施差不多的社交限令,甚至墨尔本的可能会更严格。

那这么一想,这次墨尔本爆发的疫情该怪谁呢?

只能怪墨尔本运气不好,摊上了个超级传播者,造成了大面积的社区传播。


当然这也不是说,墨尔本在处理疫情方面无懈可击,肯定还是有漏洞的。但是,事实上这些漏洞也正在澳洲其他地方存在着。

所以与其询问“墨尔本出什么问题了”,不如换个措辞,改成“墨尔本发生的事,有哪些会在我们这重演?”


现在的墨尔本,实在是极度不幸。

既然不幸已经发生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直面它。

我们要认清眼前残酷的现实:社区传播病例数增加是不可避免的!眼前的情况可能比三月份更糟!


但是我们也要有信心,这次和三月不同的是,我们在疫情初期就发现了几处热点区,并且集中对这些区的居民做了排查检测。而且对于那些确诊患者,我们也加大排查力度,尽可能找出每一个他们之前曾接触过的人。

我们应对的速度比三月快了很多,所以一切很快都会好起来的。



尽管全澳都在排斥墨尔本,坚决不和墨尔本挂上钩。现在的我们不应该理会这些声音,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要知道这场疫情能否遏制住,成败其实在于我们!

而我们需要做的也很简单,保持社交距离就够了!

墨尔本人不需要道歉,我们要专注战胜这场疫情!

(以上为Catherine Bennett个人观点,大家的看法可在评论区讨论。)

推广:

州长该为疫情背锅吗

除了责怪墨尔本人,最近也有很多人一直在指责州长。

以下选取了一名华人对于此事给小微发来的投稿:






这次,我依然力挺州长

“每天一个小时记者发布会,雷打不动。除此之外,要接受各大媒体、名嘴轮番盘问,无论左派、右派媒体,甚至小报。


全部直播,“赤膊上阵”,没有任何“缓冲地带”。


这意味着,日常工作之外,每天首先要花大量时间与医疗专家团队,以及内阁开会:提问、听懂、消化、管理,然后马上作为政府“首席发言人”,对民众做通报、呼吁,并承担所有责任。



维州占全澳GDP的25%,如果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话,州长就是公司董事会主席、CEO,发言人于一身,责无旁贷。


从山火到疫情,6个多月,可以说危机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面对媒体“拷问”,不逃避,承认“酒店隔离过程中的事故与失败”。不推卸,称“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主动向民众道歉,说不得已把维州拉回新一轮“封城”。


所有工作与危机处理,都在最近天天被骂、被要求辞职的声浪中完成。



上周的直播中被记者追问,“州长,在你宣布封城决定的前一天晚上,就是你生日那天晚上,你在哪里过的?” 回答:“我在家和家人一起过的。我想说,吃饭前我刚和内阁开完两个半小时的ZOOM会议,我的盘子估计也凉了,我跟我老婆孩子们过的生日,行吗?可以吗?好。”


阿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说:我一直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没有例外,我都知道。但我没有去走,为什么?因为正确的道路,太难走。


都是人,都会犯错。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推卸。州长没有。承认错误,承担一切责任。这是一条难走的路,更是在政治生涯上需要勇气的选择。



我从不忌惮表明立场。这与党派无关。疫情期间,我多次说过总理、财长对疫情的处理,对经济的刺激计划都非常值得称道。


推特上,除了来自全方位对州长的叫骂与攻击,#IStandwithDan(与安德鲁在一起)也有了不少增长,代表部分民众对州长的支持。


这一次,我还是选择力挺安老板。”



——Mike 杨昶

写在最后

本文选择这两个观点,其实想表达的是,

每个人都没意料到会有这一次疫情,但是它确实在墨尔本爆发了,而且爆发的很严重。

绝望的时刻,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个情绪发泄口,找到一个人、一件事为现在所经历的改变负责。

指责没有错,但是在指责前,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请呆在家里,如果非得出门,请时刻保持社交距离!

墨尔本加油!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来源:The Age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小微为了防止大家走散 
特意做了一个小教程
快来设置星标



墨尔本微生活


你出国后的每一天

都有微生活的陪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