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要求中国为疫情赔偿?耿爽重磅三连问!对不起,这个锅,我们不背!

2020年04月21日 澳洲折扣资讯


澳洲折扣资讯
最劲爆的折扣,详尽的产品信息



2020年简直是魔幻年,

新冠疫情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全球,

累计的确诊病例已超239万例,

欧美多国都面临全面危机!


BUT,伴随病例数字的不断攀升,

一些国家不想着如何战胜病毒

减小疫情引发的影响,

却忙着“甩锅”和“转移视线”


对率先战胜病毒的中国

进行诬蔑、抹黑,
甚至还多次大言不惭的要求赔偿。


最近网上火了这么一个视频,
痛快地展现了美国是如何
粉碎自己制造的虚假信息,
那叫一个piapiapia
“打脸”!!!!!

更有前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正义发声:
“有澳大利亚人曾提议
让美国为金融危机赔偿吗?
没有!”


19日,特朗普表示希望派遣调查人员调查中国疫情相关情况,

并称中方应承担相应后果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则给出了灵魂三重问:



第一,2009年H1N1流感在美国大面积爆发,
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
有谁让美国赔偿了吗?
第二,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首先在美国发现,
并蔓延至全世界,不知道给世界上多少人造成痛苦,
有谁找美国追责了吗?
第三,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动荡,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最终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
有谁要求美国为此承担后果了吗?
美国的一些人必须要清楚,他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中国!




澳洲前外交部长Alexander Downer这两天也表示,


中国必须要交代清楚新冠病毒的来源,

别想着靠捐赠医疗物资敷衍了事。



并且说,如果中国不交代清楚病毒的来源,就会招致世界公愤。



看来这两位平时不怎么有时间看新闻,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


剑桥大学就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病毒存在三大变异!



研究人员通过全球采集到的样本数据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三大变种,虽然截然不同但却密切相关。


我们简称这三大变种分别为A、B和C。



研究表明:


与原始毒株最为相似的A类病毒,

扩散地区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



2/3的美国确诊病人感染的,都是A型病毒,


在湖北武汉爆发的疫情,大部分均为B型病毒,


影响欧洲的主要是C型病毒。



目前无法判断A型和B型病毒到底哪一个更早在人体内传播,


但退一万步说,美国才是澳洲最大的病例输入国,


澳洲多存在的也是A型病毒,



研究小组分析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测定的各国患者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组。结果发现全球新冠病毒分为三个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不同“变体”,分别标记为“A”、“B”和“C”。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患者主要感染的是A型病毒,在武汉居住的美国人中也发现了A的变异版本。


武汉甚至整个东亚地区主要流行的是B型病毒。


C型则主要集中于在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在新加坡和韩国等地也有少量存在,在中国内地并未找到。


更值得注意的是,A型病毒与蝙蝠及穿山甲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最为接近,因此被研究人员称为“原始类型”。按照血缘关系,B由A变异而来,二者相差两个突变,C由B变异而来,二者仅相差一个突变。

论文第一作者、剑桥大学遗传学家彼得·福斯特认为,B型病毒之所以在东亚地区大流行,很可能因为其更适应该地区人群。我们似乎看到东亚地区的病毒突变率比其他地区更慢。

福斯特介绍,因为有太多的快速突变,传统手段很难清晰地追踪COVID-19家族树,研究人员专门使用了一种“数学网络算法”技术。此前,该技术主要用于分析DNA以绘制史前人类种群活动图。这是其第一次被用来追踪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


A型为原始病毒类型

为了解SARS-CoV-2在人体内的进化,并协助追踪感染路径和设计预防策略,研究团队绘制了一个由160个基本完整的SARS-Cov-2基因组组成的系统进化网络(图1)。研究人员将蝙蝠冠状病毒(BatCoVRaTG13 )用作外群,使病毒进化网络的根位于“ A”世系簇中。结果显示,A型为原始病毒类型,B型衍生自A型,C型衍生自B型。该网络显示了原始新冠病毒基因组与新近变异的子代基因组同时存在。

图1:160个SARS-CoV-2基因组的系统发育网络。来源:PNAS

A型主要分布于美国和澳大利亚

研究发现,A型的两个子群可以同义突变T29095C区分。在T-等位基因亚群中,有四个中国人携带原始病毒基因组,三名日本人和两名美国人中则有更多突变。C-等位基因亚群具有相对较长的突变分支。值得注意的是,感染A型的样本将近一半(15/33)来自东亚以外地区,主要位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且三分之二美国样本感染的是A型。此外,A型虽然最早出现在武汉,但武汉只有极少的感染病例,且来源于在武汉生活过的美国人

B型变体主要分布于中国及东亚地区

在B型病毒变体主要存在于武汉(n = 22),中国东部其他地区(n = 31)以及邻近的亚洲国家(n = 21)。在东亚以外地区,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病毒基因组中发现了10种B型变体,墨西哥1种,法国4种,德国2种,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各1种。
分析发现,节点B通过两个突变从A型衍生:同义突变T8782C和非同义突变C28144T,即将亮氨酸变为丝氨酸。在突变分支长度方面,B型是惊人的:东亚人主要携带原始的B型病毒基因组(26/26),亚洲以外的B型基因组都发生了突变

C型变体主要分布于欧洲

C型与B型的区别在于非同义突变G26144T,该突变将甘氨酸转变为缬氨酸。在数据集中,C型是主要的欧洲类型(n = 11),在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美国和巴西都有发现。C型在中国大陆的感染样本中未发现,但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有分布。

论文中涉及的样本数量较小,仅包含全球160个病毒样本。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将分析扩展到了1001个新冠病毒基因组。福斯特透露,虽然这一后续研究尚待同行评审,但能表明,新冠病毒在人类中的首次感染和传播发生在9月中旬至12月初。


C类型演化自B,B类型演化自A。

虽经过变异裂变,但祖先病毒源自美国


那么,为何中国境内A型病毒没有广泛传播?
Peter Forster博士表示,有一种可能是,
因为A不适应当地人的免疫系统,所以变异成了B。

此言一出,天下哗然。
由于有人质疑,此研究中,所涉及的样本数量较小。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将分析扩展到了1001个新冠病毒基因组。福斯特透露,虽然这一后续研究尚待同行评审,但已经可以表明,新冠病毒在人类中的首次感染和传播发生在9月13日至12月7日。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最后3个月里,意大利的米兰和洛迪因肺炎和类似流感症状而住院的病人数量比往年多出“好几百”,其中一些人已经死亡。
意大利知名医学专家朱塞佩·雷穆齐,

做出重要判断:意大利的疫情,或早于中国传播!

科学杂志《自然医学》也发表了一篇论文,
作者之一的杜兰大学教授罗伯特·加里表示,许多人认为该病毒起源于中国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这可能是个误解。“我们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更早的起源。”“武汉那个市场肯定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该病毒的源头。”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最艰难的日子里,全球除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抹黑和攻击中国,想将中国定义为疫区国,甚至援助的中国产品都遭到质疑和嫌弃。



三月中旬至今,美国、英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捷克等8国的议员或部分官员,竟提出可笑的“中国割地赔款”言论。

美国议员:

冻结中国1.1万亿美债,并索赔20万亿美金。


英国智库:应向中国索赔3510亿英镑


印度国际司法协会:中国应该向印度赔款


更夸张的是澳大利亚

议员克里斯滕森表示应该让中国赔款割地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应该收回达尔文港还有中国公司租用的农田,作为抗疫赔偿!


……

饱受歧视的海外华人,生命安全都受了很大威胁。

祖国和我们一起蒙冤,满身是伤。

然而,

复工的车间,依然火力全开,

物资一批又一批地输往全国各地。


在实验室里,科研者与死神竞速。


全因为淳朴善良的中国人坚信:“公道自在人心。”

真相总会大白

于是乎,世界舆论的风向开始逆转

全世界第一个发表忏悔道歉的《自然》

但是这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英国拳王直言:中国是被冤枉的

随着各种真相的揭开,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和个人,

真诚道歉,

对不起,中国,请原谅!


真相,已在眼前。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曾喊话特朗普:“不想见到更多裹尸袋,就不要将病毒政治化。”



是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也许离真相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舆论开始倒戈。
日前,《纽约时报》刊发名为“别让特朗普跑了”的文章,称特朗普将“新冠病毒”改称为“中国病毒”的行为,是试图转移公众注意,掩盖其应对新冠疫情工作的灾难性失败。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也发表社论,白宫的灾难性处置,让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国家注定要经历一个无尽苦难的季节。该文章甚至直言:特朗普手上沾满鲜血,到11月必须清算!

看着屏幕上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让我们不禁想起119年前。

当年,八国联军用枪炮逼着中国赔款,

9.8亿两白银,算下来每人赔一两。

赔款的债券
 
当时中国被压垮了,

铁路、矿山、盐田皆成抵押品。

从此,”中国人好欺负”的印象,

在西方根深蒂固。
 
2020年
 
他们以为,历史仍会循环上演,

但他们忘了,119年后的中国,

在数代人的牺牲和拼搏下,早已脱胎换骨
 

任人鱼肉的中国,已经是过去式了。

如今的我们,仍爱好和平,却已手握钢枪!
 
当岁月的车轮停摆,当残酷真相被揭开,

中国,正用实力告诉那些仍沉睡在美梦中的人们:

什么叫崛起的大国!!!


- END -

谢谢支持,我们下次见啦,么么哒!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