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节时候,转眼到了开学的日子,今年非常特殊的一点是,春节时候留学生们在国内还要坐等网课,而以下,是一位留学生的自述,详细描述了这一年网课经历的纷纷扰扰:(第一人称自述)
曾几何时,我做梦都希望学校因为飓风暴雨停课,然后我就能顺理成章地在家躺尸一天。没想到有一天“梦想成真”,我在家结结实实地“躺“了一整年!
去年9月,带着对网课的种种不确定,我打开了摄像头。
去年新学期第一天,为了让自己有一种在学校上课的感觉,我特意洗了头、化了妆、换好衣服,就等着摄像头打开的那一刻slay全场,偶遇小哥哥。
(图源网络)
真的到了打开摄像头的那一刻,我确实惊了!!除了打领带的教授,大部分同学都是卫衣或大T恤,头上顶着鸭舌帽掩盖没有洗头的事实…其他人各种搞怪背景代替自己的“盛世美颜”。
在教授一顿侃侃而谈之后,大家开始白开水式的自我介绍。一圈下来,我连教授的last name都不会发音。有问题只能“Hi Professor,I have a question…”
临近下课,甚至记不住班上有多少人。不看头像右上角,名字和人都对不上号。
(图源网络)
接下来一周的课,满屏都是卫衣+鸭舌帽。为了“合群”,我也懒得再倒腾自己。抱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心,每天真的就只是去上课。
直到收到学校ISSA“新生线上茶谈会”的邮件邀请。为了多一次火花碰撞的机会,逼着自己强行上网social一波,已封箱的化妆品再次上线,hhh。
(图源网络)
打开摄像头,“我去,这不是那个带狗狗上课的高冷哥!!我看上他的狗(ben)狗(ren)好久了!!“为了未来能和小哥哥发展出一段异国线上dating,我通过zoom的私聊功能,以课友的名义“搭讪”小哥哥。假借讨论作业的名义成功要到小哥哥的联系方式。
一来二熟,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哥“线上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唠嗑打游戏购物KTV,太快乐了!
为了拓宽朋友圈,我还特意翻了学校的一些线上活动和club fair。扫一眼名字和简介,看起来顺眼的或者感兴趣的club全部加一遍,一旦有活动就会收到邮件。因为都是网上活动,所以不用特意凑时间跑场。
每次有活动,只要有空,就开着zoom听他们侃,感兴趣的话题插一句。遇到同道中人就zoom私聊加个联系方式,方便以后线上“约学习”😂。一旦有了朋友,上课也就有了盼头!最起码上课感觉无聊的时候,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吐槽。
研究生的课大多都在土澳时间的早八或晚六,再加上夏令时,我每天都是国内凌晨四五点起来上课。偶尔约个writing center或教授的Office hour,那饭是没法准点吃上了。
(图源网络)
上课日,在爸妈响亮的打呼声中,我顶着重重的黑眼圈和来自各地的课友们“齐聚一室”(Zoom聊天室)Zoom十级美颜也拯救不了我们因为早起而逐渐油腻腻的脸。刷牙洗脸是不可能了,准时爬起来上课已经是对教授最大的礼貌和尊重!
(图源网络)
人在中国,但却养出来一个有时差的胃。正经国内的饭点我不是已经饿晕了,就是正在补觉中。
教授一上线,我会下意识点开外卖软件点一份颜色鲜艳、辣感柔和的麻辣香锅,再搭配一杯奶香十足的紫薯脏脏奶茶(官方CP)。备注老板香锅里一定多加香菜少加辣,奶茶要无糖去冰。最重要的是嘱咐外卖小哥“悄悄进村”。
交接仪式很紧张,过程很刺激。可还是免不了被夜起的爸妈抓包,然后被一顿教育“养生要趁早”。之后,为了更加快乐地吃外卖,我会设一个提醒事项——吃完记得扔下楼,开窗透气🐶
(图源网络)
每次吃完,摸着自己鼓起来的肚皮和身陷异国的小伙伴抱(xuan)怨(yao)”一句:“md,又吃多了!明天一定不能再点那么多!”(老凡尔赛本赛)。
天天凌晨起床,作息宛如老年人,但学习工具又很fancy,上课靠网络,社交靠网络,连吃饭都靠网络。开学前几周还好,后来身体越来越吃不消,逐渐在“阴间废人”的边缘游走。开学短短一个月,作息时间逐渐演变成北京时间晚上12点睡,凌晨3点起,白天间歇补觉……
(图源网络)
由于每天待在家,加上颠三倒四的作息,我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后来有尝试加入一些室内运动调整自己。一套HIIT下来,整个人仿佛被抽空。那种感觉就像连续蹦迪24小时后还要强撑着精神去参加期末考试。
后来,爸妈把”调整我的作息”变成了他们的待办事项。
首先是在睡觉方面。遇上晚课,倒还好,但遇上凌晨的课,我会强迫自己九点前睡觉。因为睡觉前的手机真的很难放下,我就直接把手机扔客厅,起床就靠真正的闹钟。
(图源网络)
饮食上,蔬菜水果是关键。吃早晚餐尽量保持和爸妈时间一致,偶尔还能唠唠嗑啥的。午餐偶尔去爷爷奶奶家或者外公外婆家蹭(因为离得很近)。
锻炼的话我一般在家跟着keep跳操做HIIT(还真跳瘦很多哈哈哈哈哈哈哈),晨跑和HITT交替着做。晚餐后再跟着爸妈出门遛弯。
作息调好了,情绪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大半,生活也变得更充实。学习的时候,我会在群里发我zoom账号的链接,累了就一起连麦打游戏网购刷b站。
开学第一个月,整个脑子只有一种想法——不想上学,不想上课,不想写作业。圈中人称“开学综合症”。病因很简单,就是,想象一下,原本每天烧烤小啤酒的人,突然被强行一日三餐只喝白粥,连包榨菜都没的。就算本人同意,五脏六腑也不同意啊!
所以,网课困住了我的人,却管不住我“就是不想学习的心”。
教授们也是从学生时代摸爬滚打的过来人,多少也能理解这种苦闷。然而,他们明面上也不能对学生太多“纵容”。为了以身作则,彻底贯彻居家隔离政策,无数的due在midterm之前纷纷而至,把我从游手好闲中强行拉回zoom里疯狂赶due。
(图源网络)
很多人啊(包括我),“死猪不怕开水烫”,就喜欢做赶due人。具体来说,只要不到midterm,reading永远都是上课前一秒凑合看完。看了也不懂,不懂也不问,问了也忘了。Paper&Essay不会写没关系,凑齐字数是“王道”。Lecture跟不上?安慰自己还有录屏。然而,考试将至才发现自己没有权限打开录屏。
(图源网络)
某一天,同学随口一问:“作业写完了吗?”我心里一紧,突然头皮发麻。默默暂停撕逼正精彩的综艺,打开syllabus查看最近有多少due。看完要求,心凉了半截!进入茶饭不思的赶due模式,只在一瞬间。
(图源网络)
不仅要补之前落下的学习进度和海量作业,每天还有新的任务在更新。一边赶due一边反思自己之前为啥不好好听讲、paper为啥不提前开始写、reading为啥不认真读、自己为啥那么笨...现实告诉我们,人是无法做到永远懒得心安理得。这种关键时刻,偶尔能下楼遛个弯已经是对自己手下留情。
(图源网络)
别说抽空看剧刷抖音,国内的朋友偶尔约着一起恰饭蹦迪也没法出门。拒绝的次数多了,会有一种渐渐“被疏远”的感觉。久而久之,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仅停留在朋友圈互相点赞,评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长时间紧绷的精神和无social的状态逼得我喘不过气来。这时候,教授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每次一下课就抓着教授问些有的没的:exam review list不明白、paper不会写、reading读不懂、lecture跟不上……课后时间太短,往往聊不上几句教授就“跑了”。
所以,我每周乐此不疲地打卡教授的office hour。约谈次数多了,教授也看出了我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和内心的苦闷。只要后面没有安排别的学生,他们会主动家长里短、招猫逗狗、聊完人生聊理想。
除了教授,我也会经常“骚扰”tutor和wiring center。提高口语和语法的同时,终于不用再依靠调大电视剧的声音在深夜独嗨。
(图源网络)
每到期中期末,除了成堆的paper和exam,还有最让人压力山大的team work。
在小组组成之后,大家往往会对待自己的个人作业懈怠很多。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样的状况并不少见。和一堆外国同学一组,我本来以为自己有大腿可以抱,躺拿A。
然而,懒人年年有,去年特别多!每次约见面,不是要上班就是要带娃遛狗。再加上时差问题,我们组的PPT和paper拖拖拉拉到final week还没做好。
(图源网络)
头几次的小组会议真的无比煎熬。虽然每周上课都见面,但大家的关系也仅限于“脸熟”而已。每当陷入死一般沉默的时候,我都在心里千恩万谢zoom表情设置组们,让无话可说的我们还有表情可发。有时,大家还会更换一些沙雕虚拟背景炒热气氛。
(图源网络)
学期中的一次课上小组会议,不记得是谁说起美队在Twitter的私密照泄露事件,大家隐讳一笑,整个场子突然就炸了,跟在菜市场一样热闹。事实证明,讨论一些小八卦总是能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小组的“亲近”能长久维持,大家一致决定课后转战zoom自习室接着学(lao)。在Google上开了一个共享文档,一边做任务一边聊八卦。偶尔小酌一杯,微醺一下。效率虽然不高,但是好在大家都能动起来了。
(图源网络)
遇上还是不合作的,如果关系比较近亲,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ta的不正之风,也是可以的。最后,志同道合的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小组群聊也随着各科考试结束原地解散,就此沉寂。
终于熬到了放大假!不用半夜起床纠结“我是打开摄像头坐着上课还是偷偷关了摄像头躺被窝里上课”,不用半夜提心吊胆点外卖,不用为了刷存在感和教授尬聊,也不用为了完成小组作业每天疯狂关注时事八卦......饭局酒局养生局蹦迪局,安排!
(图源网络)
现实总是魔幻的。假期首聚的头一天晚上,原本在微信群里欢快地讨论聚会吃什么玩什么穿什么的人,真正碰面时却“无话可说”。
(图源网络)
和国内的朋友们之后也断断续续约过几次,但疏离感总是不可避免。大家坐下来随意聊一些天气、八卦、疫情发展、各自的现状等,总觉得聊着聊着就话题断了。
当然,假期短暂,开学还是要开的,因为疫情,网课还是要上的。现在到了一年春节的时候,但是还是活在网课的“阴霾中”,好在有了经验,网课这种形式,也不再像当初那样令人头痛了!
令人头痛的何止网课,还有交学费呀!繁琐的流程、无止尽的到账周期,还困扰着你?那大可不必, 飞汇(Flywire)作为留学生的缴费神器,让你一用再也忘不了!
作为众多海外名校的官方合作伙伴,飞汇(Flywire)专业致力于全球跨境支付,业务覆盖教育、医疗和旅行等多个领域,是全球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机构的官方指定付款平台。
对于留学生缴学费而言,飞汇(Flywire)更是具有方便快捷且安全放心等众多优点:
2019年,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优异的科技水平,飞汇(Flywire)入选福布斯“2019年全球最具科技创新精神的50家企业”。
想知道用飞汇交学费的体验,究竟有没有如上描述那般的简单顺滑?不如亲自试一试!长按二维码关注飞汇,get轻松交学费的秘诀!
【热闻】独家!墨大中国女生突发癌症,仅剩6个月!双胞胎妹妹:父母去世,卖房出国,请大家帮帮我们!
【新闻】澳洲大学计划永久网课!这个华人最爱移民国家狂发PR,澳洲留学生真酸了
【热议】刚刚,中国教育部狠批澳洲大学,RMIT等被点名!Monash去年不亏反赚!
【讨论】2例!留学生曝维州防疫漏洞!墨尔本City警报,维妈中招!州长:解封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