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澳洲新闻"↑免费订阅本刊
澳洲折扣连锁药房Chemist Warehouse开始为中国顾客提供直邮服务,本地人指责药房在仿照中国人网上销售澳洲婴幼儿奶粉的方式,利用奶粉在黑市的价格牟利。
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6名婴儿不幸死亡,30万婴儿疑似生病,事件过后,中国对澳洲婴幼儿奶粉和保健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报道,中国留学生成为购买奶粉和在黑市上销售的主力军。
许多药房和超市比如Chemist Warehouse, Priceline, Aldi, Coles 和 Woolworths 在悉尼和墨尔本都早早推出了奶粉限购令,以防范大批中国人把奶粉抢购一空,影响本地人的正常生活。
事实表明,限购令没有起到实际效果,新货上架后常常即被销售一空。2013年,一罐25澳元的奶粉可以卖到55元,而如今,同一款奶粉的价格可以飙升到100澳元。
澳大利亚奶粉公司Milk Powder Australia创始人Simon Hansford表示,现在澳洲奶粉和保健品太流行了,哪里都在抢购,一些公司出产的产品比如Bellamy's, a2, Swisse 和 Blackmores估计都快销售告罄了。而从Woolies 和 Coles销售的所有奶粉和保健品都直接卖到了中国。
在中国人扎堆的Hurstville, 愤怒的悉尼本地人选择在在社交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从一张拍摄于Hurstville 的 Chemist 大药房的照片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奶粉货架下张贴的促销广告:
蓝天快递直邮中国,只需7到10个工作日,9月特价,7.5澳元一公斤。
另一张拍摄于Westfield Priceline 的照片显示,一个空空如也的货架下贴出提示:
婴幼儿奶粉限购,每家每天三罐,对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我们还无法得知Chemist 药房提供了多长时间的中国直邮服务,但考虑到大多数卖出去的奶粉都寄往中国,Chemist 药房想在生意兴隆的奶粉市场上大赚一笔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此,Chemist 创始人 Damien Gance不予任何评论。
一位本地居民在社交网络上写到:
这种抢购的现象必须制止。我们有时连续找了四家商场都买不到一罐奶粉。商家为了牟利把奶粉卖到海外之前是否应该考虑到本地婴幼儿的奶粉需求。
一位在Hurstville 的 Chemist药房工作过的女士表示:
我完全理解这些愤怒,有时候,当看到外国人抢购一空,而本地居民一无所获时,我们也挺无奈。只要亚洲人知道你这有库存,他们会一家老小蜂拥而至,假装谁也不认识。这对于本地人很不公平,当看到本地妇女来到商店却买不到奶粉,我的心都碎了。
一位Hurstvile的居民表示,许多店铺打着卖礼品的幌子公然提供包装邮寄服务,从超市大量购买货品,然后通过社交平台比如微信(Wechat )接受中国顾客的订单。
婴幼儿奶粉不属于海关法规定的的限制或违禁物品,海关不会干涉奶粉的进出口,上述的药店实际上并未从事非法买卖。
德国超市连锁店Aldi率先通过媒体表态。据悉,一位在堪培拉Aldi商店工作的员工近日没收了一大批由一位顾客购买的奶粉。在一份声明中,Aldi发言人表示:
商店没有明文规定顾客是否应该大批量购买,但我们有权限制顾客的购买量,以保证其他顾客能及时买到商品。
Milk Powder Australia创始人Hansford先生表示,奶粉的货源不足势必会给家长造成恐慌,但这种情况也只会发生在中国人居多的地区。我们有充足的货源,只是在某些地区,中国人正在疯狂抢购,工厂会针对货源紧张的地区多运送货品,现在只剩下如何尽快运输这笔货品的问题了。
他同时指出,澳州政府应该把中国留学生当做销售员看待,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将会给澳洲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些留学生往返两国,给他们家人带去奶制品,保健品,甚至纯净水。如果我是澳洲代表,我会站在接机口,分发小册子,上面会写着澳大利亚所有的好商品,赶快来买吧!
ACNW环球新闻在线秉持"自主性、原则性、网罗众家"的新闻传媒理念,为华人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新闻及文化生活信息。
更多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
或浏览网站:
www.acnw.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