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国外打拼的年轻人们,你们的父母怎么办?

2019年04月23日 澳洲WHV互助平台


仔细一数也已经有三年没在家过过年了,每次过年都是和父母视频,看家里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碍于时差和第二天要工作,只能和大家互道新年快乐,然后幻想着家里热闹的场景入眠。

刚来澳洲的时候觉得这里真好啊,生活节奏,环境,人文如果能留在这里该有多好。

01

前两天刷知乎,看到这么个帖子:

一个女儿为父母手绘的过海关攻略——两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不会英语,没出过国,为了与女儿团聚,并看望刚刚出生的外孙,不远万里赶赴美国。细心的女儿担心父母因为没出过国而紧张,就亲手连写带画地做了一份过海关攻略,图文并茂,细致入微,每一笔都渗透着浓浓的亲情,感动无数网友……


为了好好看看孩子,父母一定不会忘了带花镜的。

把需要注意的都用红圈标出了,只为父母一路顺利。

好不容易跟女儿团聚,又不能带她爱吃的上飞机,父母心里该有多么遗憾。

从过安检到上飞机,每一步都考虑得滴水不漏。千万里,女儿牵挂着你。

父母的语言问题,是女儿最担心的。

父母怕麻烦人,也怕给儿女添麻烦,就是不怕被儿女麻烦。

仿佛回到小时候,那时,父母也是用图文并茂的书本,教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时光流转,如今就像角色互换。

从中国到地球另一端,女儿用手绘攻略,为父母铺垫了万里旅程。


02


可能是碍于独生子女的缘故,最近这两年渐渐感受到了压力。与父母在谈话中不经意得知,妈妈有一次进急诊,然而这些他们都只是一笔带过。就像在海外的我们,再辛苦,也会把最好的样子发给父母。然而这些,都记到了我的心里,有点心酸,有点想家。


关于父母的话题,出门在外的我们其实很少提及,可能是出于愧疚,可能也带有些许无奈。但偶尔也会小小的幻想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回家打开门就有父母的声音,再也不是无边的黑暗。


在我留学的这段期间,父母只来过一次。也曾问过他们,愿不愿意再来,他们总是说下次下次。我知道,这里的物价相比国内确实要高不少,即使住在华人区,交流也依然是个问题。每次签证只允许三个月停留,长途跋涉的飞行旅程,更让人苦不堪言。


关于这个问题,看到一些网友的回复:






03


不过最近澳洲政党换届选举,有党派宣称如果上台将降低父母签证的要求,从旅行签证的居留的时间为最长3个月。变到870签证,可在3年或5年内多次往返。这对于想要把父母接过来的人可是一个好消息,似乎让签证问题变得不是阻碍。

 

根据Bill Shorten发布的公众号文章,工党对该签证的修改包括:

申请费从$5000和$10000,降至$1250和$2500;

名额不设上限;

允许担保配偶双方的父母;

可在澳洲境内续签。


文章称:“你能想象一家人坐下来讨论将哪对父母或祖父母接来澳大利亚团聚的场景吗?工党更公平的父母长期居住签证将让两边的父母能与家庭团聚,并让所有的祖父母可以与他们的孙辈共度美好时光。”

 

如果这个签证真的开放了,你又恰巧有能力担保,会把父母接过来吗?


(图片来源知乎)

End


关于你和父母之间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小编留言哦~
另外我们最近推出了复活节大促活动,详情请咨询小编!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