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成功了,我们回国圈钱吧!”

2018年07月24日 澳网


不是所有公众号都叫'澳大利亚'

▲权威资讯门户 关注即送福利▲

▲客观 实时 独到 严谨 深刻

▲由 Australia Inc. 倡办


—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平台观点—


作者:会飞的Phyllis @ 发现新西兰 (Go_Kiwi) 


移民,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是对于有一群人,却是他们追逐个人资产最大化的手段——为了能回国更好地圈钱。

近日,疫苗新闻刷爆朋友圈,牵扯出背后的隐秘富豪的发迹史让人大开眼界。


幕后BOSS之一的杜伟民身世背景也被网络曝光。


杜伟民


据报道,杜伟民拥有加拿大居民身份和香港居民身份。2007年,当时已定居加拿大的杜伟民为了发财赚钱,还是选择回到了中国。




在海外,像杜伟民这样既想保有外国居民身份,又想赚钱而选择回国发展中国人非常多。

 

对普通人来说,海外身份是他们的备选保障。既想拥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生活,让子女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但又苦于海外市场小,华人难以真正融入,所以还是向往着回国发展找机会。




而对于有钱人来说,外国居民身份更可以看作是他们的一笔投资和交易行为,是富豪们赚大钱的跳板。



有了海外身份后,进可攻,退可守,一切皆有可能。



01

有钱人的护身符?

 

几年前,导演贾樟柯发过一条微博:




其实,在富人圈子里,没有海外身份的护佑,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高净值人群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境外市场。


(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他们也是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

 



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超过80%的中国高净值人士认为境外投资的首要原因是为了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为了方便在当地投资,通过移民手段获取身份也是必要的。所以投资移民也成了他们的投资主要原因。


香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区都成了中国富人们的投资热门地。


虽然富豪们热衷移民,但大多数人只是“移民不移居”,他们不会真正住在国外,很多中国富人大部分时间还在国内经营业务,关键在于获得移民身份,便利子女就学和自己旅行。



以最受富人欢迎的香港身份为例,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中西文化融合的氛围无疑都具有很大吸引力。



但香港作为全球税负最轻松的避税天堂,拥有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享受香港税务居民的身份针对CRS合法减低赋税,这才是富豪们最爱这里的理由。




加之香港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离岸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丰富的投资产品也可以更好的避险避税。富豪们为了资产保全增值保值,将部分资产配置到香港,都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02

移民=曲线救国?


国内的民营企业家一直是投资移民的主流人群之一。


由于美国有严格的纳税制度,即根据美国法律,公民和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不论住在哪里,其世界范围的收入都要被征税。所以很多富豪转而将加拿大、澳大利亚当作移民首选地。




袁志来自浙江,移民加拿大已经6年了。之前,他继承老爸的化工厂已经有5年,由于想扩大生产,他想在山东建立新厂。


然而奔波一圈后,他发现在异地税收、用地、用工上都觉得难以获得支持。为了让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移民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袁志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办妥了加拿大身份。移民后,他把公司转为外资企业,按规定获得税收上的减免。但他没想到,自己在山东的工厂一直以来因为土地问题迟迟没能扩建厂房,但外资企业的身份却帮他迅速解决了这个难题。



之后,他将孩子和老婆留在加拿大,自己则回国大展拳脚好好赚钱,每隔半年飞回去一次和家人团聚。


另外,移民也成为了曲线融资的一个捷径。不仅会享受到政策便利,融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很多国家都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甚至无税收。



因此,一些富豪会选择用第二国身份通过设置一个海外账户、信托等方式进行合理地规划税收,减少相对较高的支出。


2012年,汪小菲的母亲,俏江南董事长张兰为企业上市而移民加勒比海岛国就曾引发网友热议。


03

过于精明的精英


中国的钱好赚,外国的教育和政策便利也想蹭,两边的好处都想捞,所以造成了不少华裔社区,都存在留守妈妈的社会现象。


在新西兰,子女把父母接过来美其名曰养老,其实只为了帮自己带孩子。等孩子大点后,自己举家回国赚钱,把父母扔在新西兰继续蹭政府的养老金。无数华裔老人晚景孤独凄凉,也成了华裔社区的典型社会现象。



这些人真是厉害,从富豪到普通百姓,小算盘从国内打到国外。


当然,像杜伟民这样的富豪,明明就是盘算好了一切,回国就是赚钱赚钱赚大钱的,可还是会被媒体浓墨重彩地写成:


2007年,杜伟民毅然变卖了加拿大的家产,放弃了入籍,带着妻儿回国了,重新投身疫苗领域。


“我熟悉这个行业,清楚中国的生物产业是要发展的。而且我在国外越来越觉得,让疫苗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关系到国家的生物安全”。




以前,这样的魄力,这样的壮志豪言,这些可都是被形容在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那一辈科学家身上的。




把杜伟民、加拿大、疫苗技术这些关键词一换,谁都会以为在形容当年这群义无反顾的海归知识分子。


再过几天,7月29日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三十一周年的纪念日


60多年前,年仅27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博士毕业后的第九天,就放弃了在国外的大好前程,拒绝了诺贝尔奖的诱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中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像邓稼先这样满怀一颗赤子之心的中国海归,做梦也想不到,现在也有一群海归,他们没有家国情怀,心中只有一己私利,满脑子想着如何钻空子。




做人,可以精明,

但别缺德,别作恶!



海归潮真相:能移民的基本不回国,回国的大多都后悔了

1

史上最大“海归潮”:人太多,留不下

------

中国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海归潮”,截至2016年年底,海归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人,短短四年来增长达到58.48%。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海归已从“黄金时代”逐步进入“镀金时代”现在已步入“青铜时代”,海归“去光环化”将成必然趋势。

“海归潮”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人太多,留不下。

与最大“海归潮”对应的,正是最大“留学潮”。2016年,伟大的中国家长们总共送出去54.45万留学生,刷新了记录。

与留学大军日益增长对立的是,各大主要留学国家移民政策的收紧。

2016年54.45万中国留学生有33万选择了美国,而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移民政策就一直收紧,对于留学生的移民政策,更是如此。

今年4月中旬,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收紧H-1B 签证项目。这个签证一直以来是留学生移民美国的最佳途径。

4月底,两位议员正式向国会提交了H-1B 签证改革议案,其中一项内容要求H-1B申请者的年薪需高于11万美元,这让很多留学生绝望了,因为大多数人的第一份合同达不到这个数字。尽管该议案尚处于提案阶段,但“见风使舵”的美国公司,由于H-1B政策不明朗而不敢雇佣外国人,最终导致不少留学生丧失工作机会。

今年8月份,美国国土安全部起草一份计划,要求外国留学生每年重新申请居留许可,以加强“国家安全”。此外,H-1B签证改革及“旅行禁令”也使外国留学生面临更严峻挑战。

对于申请者来说,获得工作签证比北京摇号还难。

H1B中签率低 中国留学生留美工作前途未卜

中国学生作为美国国际学生中的一大群体,持续走低的H1B中签率让他们感到前途未卜,毕业后“走”还是“留”成为留学生的首选难题。

随着新总统特朗普“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行政命令的实施,“美国优先”的种种具体法令被搬上了台面。H1B的中签率下降,直接导致了H1B的申请数量。在2012-2015财政年度间,H1B的申请一度达到了每年5万份的增长。可在今年,H1B鉴证申请数为199000份,比去年的236000份还少了3.7万份。

数据表明,在上一年度,研究生获得H1B的几率不到50%,本科生更是低于30%。在这样的环境中,留学生若是得到一张宝贵的H1B,真是可以羡慕死一整个朋友圈了。

对于STEM专业的留学生而言,一次H1B的抽签结果并不足以决定他们最终的去留。但如果没抽中,再等一次抽签还要1年,对于这值不值得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同学们会仔细考虑,如果多一年的等待并不值得,回国发展不失为一种选择。

为工作签证而疯狂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 H-1B 工作签证。 H-1B 工作签证每年有6.5 万个,还有2 万个给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加在一起是8.5 万个。2016 年,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8.4%,首次参与抽签中签率更低,在5% 以下。

“H-1B 抽签真的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抽中了,皆大欢喜,可以接父母过来美国旅游一趟,抽不中,整个前途都会蒙上阴影,连死的心都有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离开美国。

在美国留学8 年,花费400万巨额留学费用。吴凯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可吴凯在第一次抽签中落选了。左思右想, 他不得不申请继续去读研究生,这是他最后留在美国的机会了。“很多留学生原本没有打算在美国读研究生,但因为研究生的H-1B 中签率会高很多,所以,不得不选择去读研究生。但读硕士,每年又要花40 万元(人民币,下同)。”

许多国家出于国民保护政策,加大了入籍难度,很多出国的朋友哪怕有心想留,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我认为原因在于全球性的经济窘境,其中尤以欧洲(包括英国在内)为盛。经济差了,本国人就业率低,失业率高。

如果再放任聪明过人的中国人任意移民,当地人还要不要混了?我在英国四年的时间里,印象中到银行取钱对方点错钱就有三次,X了X了,让中国人来干?抱歉贵国大部分金融从业者要失业,他们会造反的(优雅的说法就是游行和罢工)。

美国如此,另一个留学大国加拿大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加拿大国际教育局2015年的一项调查以及卑诗省的另一项调查都发现,约60%的国际学生认为,移民是他们来加拿大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这么想留下,可真正能留下的有多少人呢?

《温哥华太阳报》报导2004年至2013年间,留学毕业生中,只有25%获得了永久居民身份

中国家长们送了这么多孩子出去,能留下的毕竟是少数,到头来,还是要做一员“海归”,与本土学生一起竞争。

据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2

能移民的基本不回国:

82%的博士首选留在美国

------

众所周知,美国是公认的博士培养体系最好的,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美国的博士则是严进严出。尤其是名校的热门专业,录取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三。所以博士的含金量是被社会认可的。

与在美国读个本科或者硕士相比,博士通过拿工作签移民美国的机会就要大多了。

2011年出版的《美国大学外籍博士毕业生的留美率》(Stay Rates of Foreign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报告显示,在获取博士学位后的十年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外籍博士生仍然留在美国。

其中绝大多数理工科博士在毕业后的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都选择了留在美国。看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对的。

留美的博士毕业生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在毕业五年后仍然留在美国的博士中,中国人和印度人占到了66%。

博士们对于留学的意向也更加强烈,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5年针对获得美国学术机构博士学位的个人进行的普查显示,2009年到2015年,共有31218名中国赴美留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其中82%的人想要留在美国。

3

回国的大多都后悔了

------

虽然中国的学区房越来越值钱,但学历却越来越不值钱了,洋学历也不例外。

《2017年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中,留学归国人员的薪酬待遇,比想象中的还要低。月收入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高达82%,而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的只有15%。

即使按照国内的生活水平衡量,一万元的薪水在北京也只能“呵呵”。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整体物价现在是要高于美国大部分城市的,而美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在3万人民币,职业中期平均为5万人民币,如果当初留在美国,从薪酬和物价两方面来说,过得好多了。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花了大把银子送出去的孩子,不仅没能留在国外,回来后只能找到薪水不高的工作,后悔了。大可不必,职业生涯是长跑,大多数人的起步都很慢。最重要的是,不管读哪个学校,不混日子,对得起父母的学费。

在这一点上,同为美国留学生最大群体之一的印度学生,整体情况比中国学生强多了。

2016年80%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毕业后没有拿到任何实习机会,而印度留学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大大高于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的认真顶多能称为努力,印度留学生可是在拼命。

为什么?印度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和融入美国社会的能力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印度留学生的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也没有有钱的爹妈,很多印度学生的学费都贷款来的。

他们想要好工作,必须待在美国,基本上在美国的印度人,算是印度最优秀的人才了。他们更有目标感。他们来美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工作留下来。

中国留学生比印度留学生有回国的退路,自然用不上拼命,也不知道这是幸事还是不幸。

清朝大诗人龚自珍有句诗:“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当一个学校以出了名人学生而自豪,是这个学生加重了学校的名气,如果一个人如果什么亮点都没有,只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名头,那么基本也就知道这个人的斤两了。

我们经常听到国外的高学历人员从事着蓝领工作,甚至很难找到工作,这是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高的体现,当大学毕业生到处都是,除了文凭,更需要你有真才实学。

现在的中国,不也正在向这样发展吗?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澳大利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