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他是说15岁觉得游泳难 放弃游泳
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 你只好说“我不会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
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 只好说“我不会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
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错过新风景
大家毕业半年,玩了几个月。加上反反复复的疫情,总是要定下心来好好工作搬砖。在上海面试几家公司之后,终于选择了一个互相觉得都能接受的岗位,先实习再转正,跟悉尼实习那会差不多,不过在悉尼都是为了让简历更好看,随便摸摸鱼。在国内,知道要长期呆下去,总归不能太懒散,就算拿着那点微薄的薪水根本不够在上海干嘛的,也要好好表现。
毕竟在大城市不好好干,是要被爹妈叫回老家“软禁”或者回澳洲为了拿身份蹲移民监甚至偏远地区的。
有时候为了了解职场的东西会刷一刷业内的论坛或者知乎,以前就知道知乎的人喜欢编故事,只是没想到涉及到自己了解的东西再去看这群喜欢吹牛的人发表的言论真的感觉非常好笑,从此那上面讲再多什么牛人怎么怎么样的,不过就当表演就行了。
经常会跟自己的前辈包括准上司聊一些他们的经验,总体上还是能感觉到国内人脉的重要性和现实性,重要性是真的有时候一个推荐人或者谁帮你介绍担保,真的非常管用,管用到一张脸堪比一张信用卡。但要说现实那就是,所谓的推荐人跟你之间也是一个实打实的资源交换,不是父母的关系,就是你以前在澳洲跟谁有更过命的交情,或者你们之间会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互助,只有进入职场才能体会到“人情世故”的真实感。
有的同事是家里有关系,背景硬。但是自己也是父母的形象,所做的一切没有要求你精益求精,但绝对不能给父母丢人。有的同事本身就是老员工,已经升级到了小par的级别,他们当然可以迟到早退,对一些人一些事瞎操心,当然公司的利益已经是自己的利益一部分,不然谁也没那么喜欢做慈善。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这样的,安心做个小透明,在没有完全找准自己方向前,就算按兵不动,也不能得罪太多人。至于那些特别喜欢抱怨职场不公,或者喜欢玩勾心斗角的,以前觉得离自己很远或者觉得她们很无聊,后来想想,也许她们的压力除了工作的精神压力,也真的更在意这份工作吧。
怎么感觉像在谈恋爱,年轻的我完全在意感觉,而辈分更到的别人更在意一些实实在在不能靠画饼画出来的东西。
说到恋爱,可能很多人也跟我有过类似的想法。到了大城市,在工作中能不能遇到一个更合适的人,现在想想这个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以前以为工作环境是另一个世界。实际上来了之后除了工作的行业圈子其实很小,小到新来一个有资历的同事都知道之前是哪个哪个公司和谁一起公事过,而且成年人的圈子除了彼此情商有一个基本的在线,私底下八卦传的远比小学生在公众号撕逼的速度快。
你在职场能遇到的人,都是在跟你谈工作,除了工作无非闲聊点家常,那种别有用心,动点歪门心思的几乎看不到,至少在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公司很难遇到。毕竟圈子小,大家都是来干活赚钱,谁没事闲的会在谈生意的地方谈感情,可能有,在一些本身就是建立公司心术不正的几个人那种地方或许会遇到。
就这样,没有什么谈恋爱的期待,工作上就慢慢寻找方向,在上海这个人人都在奔波,处处都在内卷的地方,我却越来越佛系。上班正常打卡,下了班只想找个地方吃吃饭回家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周末叫上几个女生朋友出来坐坐逛逛。
很多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发发朋友圈几个伤感的歌曲,朋友圈里就有几个男生给自己发消息,站在上帝视角,自以为我又双叒叕寂寞了,无聊了,想谈恋爱了,实际上佛系的自己只是单纯无聊了,毕竟过去寡是真的闲,想谈恋爱,现在寡真的是懒得搭理这些人,偶尔关注一下几个ex的动态,就算给自己无聊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哦对,或许有几个悉尼的小伙伴如果来上海找我一起玩,那种快乐可能比谈个恋爱更开心。
下半年,日子还要继续,压力不会小,生活还要向前看,工作就好好干,至于恋爱。。。
我 想 找 个 高 中 生 !
未 成 年 优 先 !
我 要 体 验 萧 亚 轩 的 快 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