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杂谈】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华人阐述:怎样合理地验证一个群体是否受到了歧视?

2017年08月31日 领航雪梨站




领航导读

现在网络热议种族歧视在特朗普上台后,越演越烈,有一发不可收拾之状态。之前美国爆发的大暴动可以窥一斑知全豹。我们今天来看看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华人阐述:怎么能够验证一个群体受到了歧视。



这位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小伙伴学得课程有一门是种族与美国政治。


通过他所学习到的知识,他想要进一步为大家阐述一下,怎么合理验证一个群体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歧视。




Individual Racism. 个人种族歧视



个人种族歧视是十分常见的歧视行为,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明显且容易分辨验证。


其中,鲍格达斯量表就是非常有效的验证方式,


例如,要测量人们对黑人的态度,可用下表所示:


▼▼▼

 

 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在这个表里,不同的问题所表示的人们相互间的距离不同,越往后,相互之间的距离越近。


显然,能接受高强度内容的人必定能接受低强度内容。


比如,一个愿意让他的子女与黑人结婚的人,绝不会反对前面五项内容。


同样,一个连让黑人生活在他国家都不愿意的人,也肯定不会统一后面的五项内容。


因此,用这种具有逻辑结构的量表,可以测得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群体对某一群体的态度。


这里扯个题外话。从该表可知,对一个种族最大的接纳度就是允许通婚。



而通婚这个问题,一旦涉及到了恋爱和个人选择自由,是非常难验证一个人到底是否种族歧视他人。


我们在一次种族与政治课上聊起来这个话题,因为课堂环境很开放友好,大家互相投掷了不少尖锐问题。


有亚裔妹子提起美国约会文化里的种族隔离,许多美国白人妹子坦诚的说,自己从小到大长在以白人为主的社区里,因为文化和习惯的关系,就是对亚裔男性没兴趣。



要是拿是否愿意与亚裔结婚这个问题去问她们,在假设范畴内,她们估计也不会避退;但是实际行动起来,就是不会选择亚裔啊。



那这到底能不能算是种族歧视呢?

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个体能理性分析自己、把自己对与种族 A 约会的青睐(或者对与种族 B 约会的退避)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合理解释,而不是直接给种族 A/B 扣帽子,或者索性声称“我就是对 XX 裔提不起兴趣觉得他们没魅力”,这个是可以允许和理解的。


换到非种族语境里,这个个人歧视可以是地域性的、宗教性的,等等等等。




Institutional Racism. 制度种族歧视



制度性歧视意味着某个群体遭受了机构或者制度的负面区别对待。


这种区别对待背后没有任何其他理由,只因该群体的某个独有特征。


制度歧视有些时候非常难辩驳,因为一个机构完完全全可以利用制度里的规则歧视某个群体,然后为自己开脱。



更糟糕的是,并不是每一例歧视都是刻意而自知的。


以种族歧视为例,如今的美国社会,像黑人不得公车上与白人混坐这种流于表面的种族歧视越来越罕见。


歧视更多地成为了一个隐蔽、潜意识的的心理过程。




当一个机构多数成员潜意识里对某种族区别对待,表面却不自知,这种情况能导致大规模的隐性制度歧视。


下面举几个例子:




01

美国警察系统里的种族歧视



2014年8月9日一名非洲裔美国人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在弗格森地区被白人警官枪杀身亡。


而由此美国爆发了多场抗议、游行示威活动,警方出动催泪瓦斯等平定抗议,这又是一起美国因枪杀黑人而引发的黑色人种与白色人种的肤色斗争事件。




为什么弗格森事件能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呢?


因为针对黑人的执法是确乎存在于美国社会的。


针对黑人的执法不仅出现在单个警官的身上,而是出现在全国范围内众多警官身上,并得到了警局的无视和纵容。


这个时候,本来是警官的个人歧视,就变成了警察局的制度歧视。


有人或许会说啦,黑人就是犯事儿多嘛难怪人家警察整天抓他们呀!



不好意思,这是种族歧视,你从哪儿听来黑人犯罪多的?


我们拿毒品犯罪举例,统计数据已经说明了美国黑人在吸食和贩运毒品的人数上并不高于美国白人


(在某些年龄群体,比如说年轻人中,黑人甚至少于白人),但是缉毒警察看到一个黑小伙儿在街头溜达就觉得他可疑,要拦住搜身,看到白小伙儿自动认为良民一个就放过了。


当此类行为成为缉毒警察们的普遍行径之后,就成为了针对黑人毒品犯罪的制度性歧视


你或许会觉得警察很无辜啊,他们并不是故意的而是真看黑人比较可疑啊!


不好意思,警察作为手握公权力的群体,是要为自己无意识 / 下意识的决策负责的。


同理,我们换一个国内非种族的语境来理解这个问题:


假设统计数据上东北人口的城市犯罪并不比其他省人口高,如果某市的城管们在街上巡逻,看到操着东北口音的小贩就觉得人家一定是违法摆摊或者有碍治安,二话不说把人摊拆了胖凑一顿,不仅一个城管,一群都这样,那这就构成了该市城管对东北人口的制度歧视。






02

美国公检法系统里的制度歧视




还是美国近年来的打击毒品战争,这个说简短点。


在美国许多州,被抓吸毒以后的量刑是有很大空间的,轻可罚款、假释、送医,重可判入狱数年,而这全凭检察官的判断。


有社会学学者统计发现,在某季度加州地方法院对吸食毒品的量刑中,白人无一人入狱,黑人却受到了普遍重得多的刑罚。



尽管检察官们或许并无意区别对待黑人,但要是他 / 她们看着黑人就潜意识觉得人家是社会渣滓少年犯,看着白人自动脑补迷途羔羊好青年,最终结果出现了如上的区别对待,那这仍然是制度歧视



Structural Racism 结构性种族歧视



结构性歧视是什么呢?


打个比方吧,假设政府制定了借贷政策 A,想要享有这个政策的优待、从政府手里借到钱,你必须得年入 5 万刀。


看起来一点都没有歧视任何人对不对?


但是少数族裔本来就挣钱挣得少呀!


最后的结果就是,收入普遍过 5 万的白人们都收到了政府借贷,黑人、亚裔、穆斯林却没能获得平等权益。


政府划定了一条与种族完全无关的二分线,却导致了种族上的不公待遇,这就是一种结构性歧视



再试着举个非种族的例子——


企业 A 在市场上面对毕业生公开招聘,在没有任何歧视意图下,录用条件里要求入职者在工作的前 XX 年不得离职超过三个月。


这条规定看似与性别完全无关,但是忽略了女性在二十到三十多岁之间怀孕休长期产假的可能性,所以其实是对女性群体的结构性歧视。


由此可见,结构性比制度性隐藏的还要深些,很多时候政策制定者都不知道。


唯一能发现歧视的方法不是看意向,因为在 structural racism 里面意向是中立的,而是看结果。



就我以上所有阐述,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总结:


怎样合理验证一个群体是否受到歧视?


流于表面的个人歧视以及其他简单案例,看意图;


制度歧视,结构歧视,以及其他隐藏的下意识歧视行为,看结果。并不是说”我并不想歧视你呀”这歧视就不存在哟!


在随口多扯一点,美国学界有人把 Racism 种族歧视这个词专门定义为手握大多数社会资源享有主要社会地位的族裔对弱势族裔的区别对待。


也就是说,白人对黑人,这叫歧视;而黑人是无法歧视白人的,只能叫不公平待遇(discrimination),因为宏观层面来讲,黑人对白人的区别对待并不能使白人受到大层面的利益损害。


同样道理,性别语境里,男人对女人叫性别歧视;女人对男人只能算区别对待,歧视都算不上。


所以,称得上种族歧视意味着这一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另外,越来越多的隐蔽歧视虽是潜意识而为,但其真实意图就是歧视!





领航悉尼



如今在美国,种族歧视已经愈演愈烈


曾经奥巴马上台时,宣称的种族间的平等已经彻底被特朗普所打破。


尽管白人至上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根源,但美国国内依然有声音认为,特朗普的种族主义倾向激起了白人至上主义的高涨。



首先


特朗普从总统竞选期间开始就发表系列种族主义言论,将墨西哥移民称为“毒贩”“强奸犯”,宣布就任总统后将在美墨边境修建围墙等。


其白人保守主义的理念、强烈排斥移民的态度,都契合了白人至上主义的核心思想,助长了这种思潮的发展。


其次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出台了一些排斥特定种族或宗教群体的法令,例如 “禁穆令”


这些自身存在巨大争议的政策法令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坚守的政治正确原则,而这些原则恰好是预防乃至克制白人至上主义最有效的武器。


第三

特朗普本人与白人至上主义组织之间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特朗普的竞选顾问、后来曾任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的史蒂夫·班农,具有明显的右翼白人至上主义背景;


多名白人至上主义的领袖人物对特朗普竞选总统表示过支持,3K党前党首戴维·杜克更直言是“美国白人把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


在各方压力之下,特朗普在最新声明中明确谴责白人至上主义“与美国珍视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但在之前美国的暴力冲突事件发生之后,特朗普的最初表态则是“谴责来自多方的仇恨、偏执和暴力”,这种表述被认为是偏袒白人种族主义者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与白人至上主义的回潮有着难以切割的关联。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

由领航悉尼编辑整理







推荐阅读

【领航杂谈】小伙伴们也能拍帅帅的军装照?!朋友圈里火爆了!快来试试看吧!


【领航杂谈】面对腾讯和微信的围攻,马云说:5年内要让手机消失!


【领航杂谈】为什么会惨死在美国“香甜的空气”里?我们澳洲留学生由此该学到哪些自保?


【领航杂谈】即使要做鸡,我也要来澳洲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