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墨尔本大学的留学日记(5) —— 澳洲寻医记

2015年11月29日 澳洲留学日记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

澳洲留学日记:倾力打造留学类第一公众号,好的微信号有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很少

微信号 aozhouriji



大家好!我是大花,上次我给大家分享了,大花的墨尔本留学日记(4) —— 维妈买菜记,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澳洲寻医记~


1
如何找医生:

今年年初的时候大花查出来有严重的UVA(紫外线的一种)过敏症,可是当时已经决定去澳洲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果不其然,来这第三天,大花的脸就被澳洲的紫外线折腾的又红又肿了(这块咱就不上图了啊)。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国内带过去的药也不怎么好使,用了两天也没什么效果的样子(好像又有违禁品忘了申报了。。。),于是大花作死的决定,怎么也得去看一回医生了!


可是。。这个医生该怎么看呢??


咨询了一圈之后,大花带着国内的思维和保险卡(就是买的OSHC的保险,在你update你在澳洲的住址之后,保险公司就会把你的保险卡寄到你住的地方)直奔Melbourne Loyal Hospital,别问我为什么要去皇家,因为它离学校最近!!!


去那之后,问了问该去哪,information desk的姐姐就直接把我指到急诊那去了。。。


虽然感觉怪怪的,但我还是去了。然后排队等登记。到了我之后,护士姐姐问我是不是很着急,因为我看起来非常健康的样子。。。


然后我说还好,她说如果你不着急我劝你别在这里看了,因为在这里看你要交480刀的急诊费,而且这笔费用我们的保险是不cover的,要自己掏。


这当然不能忍了,于是大花果断说,不急,一点都不急。然后就问她该上哪看去。于是姐姐给了我一个表格,上面列出了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local area。


原来在澳洲一般的门诊是不会去医院看的,只要打电话给离自己最近的诊所去预约GP(相当于全科医生),然后到时间带着自己的医保卡去就可以了。(看GP的费用咱们的医保是cover的)

这就是那张list了,Bulk billing解释一下就是说,只要这一栏是yes的,去这些诊所看就是可以报销的,如果是no,去那看就得自己掏腰包咯。


然后language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诊所除了英文之外还提供哪些语言服务,比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有的还有中文。


于是大花果断选了即可以报销又带中文服务的Melbourne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一个电话过去,跟小哥说我皮痒,要约医生,约下午三点,于是小哥跟我说,明儿下午三点,帮你约了Doctor Wu。


咦?听着像中国人,甚好甚好。


2
看病流程:

第二天大花雄赳赳气洋洋的杀到了校医院,然后跟前台小哥报了我的大名,跟他说我约了Doctor Wu,把医保卡递给了小哥。


小哥看了之后说你这是NIB公司的医保,一会你得先交钱,然后拿着发票去NIB那claim back今儿看病的钱,我点了点头。

然后小哥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这看病,我说是的,然后小哥就给了我两张表格让我填。这里主要是填你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年龄,病史,过敏史,性行为史,之类之类的。

填完之后也差不多到三点了,小哥把信息录入完了之后就让我去G04房门口等着护士来叫我。等了几分钟,医生就把我叫进去了。

进屋第一句话大花就问,Doyou speak Chinese?医生哥哥的一句yes,大花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安了,然后跟他描述了一下我的症状,跟他说我在国内做过光敏测试,结果是UVA过敏。

然后医生哥哥给我测了个体温,说没事,应该就是紫外线过敏,然后给我开了支激素,就让我滚蛋了。

因为去之前都听说看GP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我这个。。。实在是略快了啊,大花拿着处方懵懵懂懂的就出去了。

出去之后才想起来好像没交钱,但是实在又不知道去哪交。于是打电话问学长,学长说你这看得也太快了估计人家就不收你钱了。

希望如此吧。然后大花拿着处方去维妈旁边的一间药店买了药,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顺便说一句,在国外,只要涉及人力的都非常贵,因为这边人力成本非常高。所以不要轻易叫救护车,叫一次救护车的费用大约在800-1000刀,而叫一辆救火车的费用为
2000刀,所以,你们懂得。


祝大家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吃嘛嘛香~

下一章:路痴花大战墨尔本公交系统


END


(原作者/刘大花 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我们读更多留学日记,同时也欢迎大家前来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