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疫情,很多人的生活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失业、死亡、疼痛、恐慌……我们都在艰难地前行着。
但,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个人能否和时代洪流相对抗?
或许,你早就听过海外华人孙玲的故事。
图源:自PAI
外界热衷于把她前30年的人生浓缩成一碗鸡汤。
从月薪2300元的深圳流水线工人,到年薪10万的纽约软件工程师,孙玲“励志网红”的故事曾一度刷爆全网。
但2020年,在有些人眼里,孙玲的“逆袭神话”似乎幻灭了。
从厂妹逆袭为纽约程序员的姑娘
最近失业了
1990年,孙玲出生于湖南农村。
图源:自PAI
12岁辍学,学过理发、干过农活,后终说服父母重返校园。
图源:自PAI
19岁高考失利(399分还是全校第一),成为深圳流水线上月薪2300元的女工。
靠着省吃俭用和在肯德基做小时工,她拼命攒下1万块上编程课,最终如愿进入IT行业,成了月薪4000的办公室白领。
她边苦练英语边刷学历,从远程专科学到了自考本科,月薪也一路涨到了16000。
图源:自PAI
随后,她又拿出12万的积蓄,前往美国留学。
2018年,经历两个月60场面试后,孙玲拿到了Epam Systems公司的offer,在纽约曼哈顿承担与谷歌业务对接的工作,年薪10万美金。
图源:自PAI
孙玲通过个人努力改变了命运,这一度让她“封神”。
但最近,她失业了。
图源:孙玲在美国公众号
3月9日,孙玲申请了84天探病假,回中国看望身患癌症的父亲。
当时疫情已在全球蔓延,公司警告她:若不能按时返美,就会被解雇。
孙玲回到家才三天,父亲就去世了。
由于隔离,她甚至都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
由于父亲已经病逝,公司把她的探病假改为了个人事假,时长也缩了一半。
孙玲必须在4月30日之前回到公司,但因为限航政策和旅行限制,孙玲没能按时返美。
于是,她被正式解雇了。
图源:自PAI
失业像个晴天霹雳,砸在了孙玲的头上。
孙玲持有的是OPT签证,失业后只有90天宽限期,她必须要在七月底之前找到新工作,才能留在美国。
此时,是留在中国寻找潜在机会,还是飞往美国在失业潮中找工作、保签证,成了孙玲面前的难题。
从群捧到群嘲?
她为什么不留在中国发展?
孙玲最终还是选择飞往纽约。
“如果我回美国,真发展不下去,我总可以回到祖国;如果留在国内,之后再想走出去可能会更难。”
于是,孙玲开启了在美国市场的求职模式。
无论是论坛发求助帖,还是招聘网站上找机会,孙玲全试了个遍,她甚至还拜托朋友在微信群帮她转发求职信息。
图源:孙玲在美国公众号
但疫情对整个就业市场的冲击实在太大了,美国累计失业人数已超过5000万。
硅谷更是引发了裁员风暴,数万工程师一月之间全部失业。
要知道硅谷工程师里,有近四成是靠工作签维持身份的外籍,其中三分之一是华人。
更重要的是,美国正在保护本地就业,孙玲现在持有的OPT签证,会成为面试中极大的阻碍。
“雇主在招人时会考虑到这些,所以招人比以往更加谨慎。”
图源:自PAI
孙玲还算幸运,最终她找到了一份无薪实习的机会。7月12日,她顺利入境美国。
但更紧迫的是,如果她在8月中旬之前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就将面临签证失效的风险。
孙玲现在还在不断地面试,能不能拿到offer仍是未知,而留给她的时间已经只有十几天了。
其实在返美前,孙玲也尝试找了找中国国内的工作,不少互联网大厂的HR也找她聊了聊,但最终结果都不理想。原因不外乎这2点:
/ 学历不符
孙玲的远程专科和自考本科的学历背景,让她被很多大厂拒之门外。
孙玲说:“我的硕士学历虽不是出自名校,但也是美国教育部承认的。我开始怀疑,无论我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我国内的学历背景。”
图源:孙玲在美国公众号
/ 美国面试经验在国内不完全适用
孙玲表示,美国面试更侧重通过算法体现编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国内大厂,除了项目工作经历,还会涉及底层和理论性的知识。
“有一次我被连问了三个类似的理论性问题,这些知识我已经很久没接触了,全部都没答上来。但如果事先准备了,是没有问题的。”
图源:自PAI
与此同时,“神话陨落”的经历,也让孙玲面临着不少来自舆论的压力。
四月初,孙玲发了个吃火锅的视频称:“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美国(工作),但一定要吃好。”
结果评论区很多人开始人身攻击。
图源:孙玲在美国公众号
还有一些人始终对她停留在“成功逆袭”的形象中,不理解她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更有一些网友开始了冷嘲热讽,曾经捧她最高的,现在也踩她最重。
孙玲觉得,现在才是她最低谷的时候。
图源:自PAI
“之前的事都是可以自己去掌握,只要想做就能做出一些结果,但这一次很多事都不在我的掌控范围内。”
“办法总比问题多,即使情况没那么完美,只要能生活下去就好了,这是我最低的要求。”
疫情下,这样的无力感也笼罩着很多新西兰华人。
没PR没本地经验
新西兰41岁华人妈妈艰难求职路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20万新西兰人,在领取失业补助。
新西兰政府也放话,疫情下“保就业”是重中之重。这当然更多是为了保住本地人的饭碗。
与此同时,移民政策也在不断收紧,前总理John Key不久前表示,新西兰明年的净移民可能为零。
在这样的冲击下,41岁的华人妈妈王女士,找工作也是一波三折。
王女士是独自带着孩子来到南半球的新西兰,怀揣着“移民梦”的她,怎么都没料到,一毕业就遇上了疫情。
新西兰关闭了边境,一大波企业开始陆续裁员……
王女士担心,像她一样没有本地工作经验也没PR的人,能找到工作吗?
图源:网络
“总有行业是有机会的。”
在大学教授的指点下,王女士开始做市场调查:新西兰的医疗行业和esstential(必要工作)相关行业基本没受影响。
于是,王女士开始有针对性地投简历。
她还参加了不少就业培训,加上做志愿者拿到的推荐信,此时的她还是颇有自信。
然而,因为没有PR,一半的公司都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她的申请。
王女士因为没有PR被许多公司拒绝
王女士没有气馁,她坚持投简历,在LinkedIn上拓展人脉,并和猎头保持联系。
她还请教了专业人士,帮她做职业分析。
由于王女士之前在中国有15年做供应链管理的经验,所以她决定继续做进出口贸易,包括采购、物流等岗位。
为了好移民,王女士还选择定居奥克兰以外地区,这样技术移民就能加30分。
在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后,王女士决定走出奥克兰寻找机会。
随后,她便接到北岛Hastings一家本土企业的面试。
岗位是王女士熟悉的供应链协调,因为要做中国市场,这个岗位需要会说中文的人,并且对申请者签证类型没限制。
王女士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王女士本人供图
王女士不仅投入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准备面试,甚至在面试后,还给对方发短信再次强调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
“我有多年和海关打交道的经验,我知道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我是妈妈,我比更多人懂得如何做到时间优化和管理……”
王女士发给雇主的短信
也许是真诚和实力的双重加持,在找了大半年工作后,王女士最终斩获了这个来之不易的offer。
失业潮下找工作不易,王女士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给更多人借鉴:
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设定目标,找准行业,并求助专业人士,建立职场人际关系圈
留学阶段通过做志愿者或实习积累本地工作经验,并获得推荐信
找不到工作不要焦虑,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更有“含金量”
没PR不意味着没机会,要向雇主表明常居新西兰的决心
疫情下,海外华人真的太难了。
有职场人丢了工作,有留学生买不到机票滞留国外,有情侣被迫分隔两地,还有更多人生活在不确定之中。
发现君想说的是:
人生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意料之外的。个人能否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只要不放弃,处处都有希望和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