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旅行 | 澳洲人民到底是恐慌还是淡定?

2020年03月22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上周开始,澳大利亚疫情出现激增,由于之前订好了去悉尼的行程,而航空公司也没有要变更的意思,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去了。去之前还专门被好友提醒,悉尼是重症区,所以做好了全套防护,并且在抵达悉尼后立马租车往人口密度更低的郊区行驶。



悉尼机场


但是来到悉尼机场,真是颇为惊叹,机场里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民众们完全闲适自若,悉尼机场也算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了,但是能带上口罩的寥寥无几,工作人员也几乎没有戴口罩的,机场的人们亲吻拥抱更是无所顾忌。



之后几天又陆续收到国内外朋友的消息说悉尼即将封城,提醒我赶紧返回,虽然说最后证实是假消息,但是外界的担忧似乎已经远远超过当地人的“悠闲”状态,开车途径悉尼的小学,正巧下课,大家也是成群结队地一如往常。



来到堪培拉也是,正在一家面馆吃饭,收到朋友的消息说堪培拉进入了紧急戒备状态,可是抬头一看,周围人都在漫不经心地吃面,当然也几乎没有人戴口罩。更扯的是去参观国会大厦,除了里面有旅行团以外,当地学生团也在里面参观,而澳洲总理此时就在100米外的地方办公,商议着要如何戒严如何停航。



堪培拉面馆


此时我就有点fang了,现实和新闻是不是有点太不对称了!


想来想去,可能其中一个较为客观的原因,应该是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极低,整体感染数量不大。我们最开始戴着口罩走着走着,很快就会发现周围四下无人,于是也就渐渐摘下口罩,好像是一个自然过程。


然而最根本的还是意识上的原因,在澳洲,通常情况下佩戴口罩是因为自己患有传染病,为了防止传染给他人,所以会在公众场合佩戴口罩。

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戴口罩”=患病。

我的一位同事上周在脸书上发布了以下这则笑话:



大意是一天早上在邮局,人们发现戴口罩的人,都感到异常惊恐,结果戴口罩的人回应说“我们是来抢劫的!”这时。。。大家才松一口气。。。


或许可以解释Aussie最初对于戴口罩的人投来异样或恐惧眼光的原因,但随着疫情渐渐扩大,公众对戴口罩的人群也似乎没有最开始时的“好奇心”了。


另外,大家也都知道外国人特别注重牙齿的健康整洁,原因是他们在社交生活中,认为笑容很重要,笑起来时露出一口整洁好看的牙齿很重要,尤其是服务行业,从潜在的服务意识里:“戴口罩”=不能露齿微笑=没有履行服务行业的标准操守。

所以即便在机场这种人来人往的“高危场所”,也几乎没有工作人员戴口罩。


种种现象看来,比起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和铁血,欧美国家整体来说防控非常“佛系”,就是基本采用柔性的、强制性低的措施。从这些措施来看,有一些基本国情的考虑:像澳洲这类国家,大部分人真的没有储蓄的习惯,尤其在服务业,航空、宾馆、餐馆工作的人,还有从事工程建设、打工的人,就挣小时工资,如果都回家,一下子都没收入了,两个星期后能不能交房租都成问题了,那个时候可能会形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另一个问题,如果大量集中出现那种病患人群,统一到医院测试或者就诊,造成医疗系统瘫痪,大量的医生护士中招;或者大规模占用本来用于其他病患的医疗资源,也会进一步造成其他次生性问题。这里便出现了少数人的利益和多数人利益的博弈问题,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牺牲少数人利益来换取多数人利益?又或者,即便是少数人的利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被牺牲?


所以政府一开始不强力封禁,让商家和劳动者,在一个受到抑制的环境当中,还能比较平稳的过得下去,恐惧疫情的人有权选择闭门不出,而其他依然要外出“讨生活”的人,自行评估性价比,最后从社会各方面的整体代价来看,趋于合理与平衡。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高效铁血,疫情控制更快,但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付出的牺牲也难以想象;欧美国家佛性抗疫,在柔性政策中调试过度,慢慢趋于平衡。很有可能最终的结果,两者是差不多的。


最后,希望疫情最终在全世界各地慢慢过去,再借用朋友的一句话:让我们像期待春天一样期待电视里的好消息吧。


「作者简介」


雷小兔


严肃吃喝玩乐主义者,摄影爱好者。

想更深入了解澳洲餐饮、新鲜玩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半球的雷小兔






- End -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极简汇率” 活动期间

1澳元可以换100人民币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 

(使用攻略在这里:1刀换100人民币!澳洲华人的专属福利,不用就亏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