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鲶鱼泛滥!官方说就地消灭,当地人却为怎么吃而苦恼

2019年11月08日 发现澳大利亚


众所周知,新西兰以纯净而闻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里外来入侵物种少,因此生态环境被保护得很不错。


但就在近日,新西兰媒体报道丰盛湾地区的Lake Rotoiti,成为了严重的catfish鲶鱼泛滥区众多的志愿者带着全家老小去捕捞杀鱼,还有人因此得了奖。



听起来明明是生物安全的大问题,但发现君竟然流了一下口水是怎么回事……


 鲶鱼生存繁殖能力极强 

环保部:钓上来就地消灭


据说鲶鱼3年前在Lake Rotoiti湖区被发现,它们没有天敌,生存能力很强,而雌鲶鱼可同时携带6000多个鱼卵,繁殖起来肆无忌惮,数量一下就爆炸式增长。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居民有老有小就紧急出手了,新西兰电视台特地去拍下了人们齐上阵捕鱼的一幕。

随便一网下去,就是满满一兜子鲶鱼,最多时候一网捕400多条。


领头的组织者名叫Wiremu Anaru,他来自于当地的志愿者团队Te Arawa Lakes Trust,这个组织去年刚刚成立,他们的目标就是控制湖区泛滥的鲶鱼。


Wiremu说自己毫不介意人们称他为“Fish Killer”他可以说冲在了代表居民消灭鲶鱼的第一线,平均每周就要干掉1000条鲶鱼。



Wiremu把鲶鱼称为“Posum in the water 水中的负鼠”,负鼠可以说是新西兰陆地上最为可怕的入侵者,疯狂地吃吃吃和繁衍让新西兰人很头疼。


鲶鱼的性质也一样,在淡水湖里它可是相当凶猛,逮啥吃啥,本地湖里的那些小鱼甚至是小龙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

放开那个小龙虾让我来……

鲶鱼的生存能力极强,脏水、冷水、热水都能活,甚至没水都能挺个几天。

所以新西兰环境保护部官网这样写道,当你抓到了鲶鱼后,一定要就地消灭千万不能让它活着回到湖里。


鲶鱼的天敌只能是更为大型的凶猛食肉鱼,例如黑鱼等,或者是熊,但这些都不符合新西兰条件啊,于是这些鲶鱼慢慢成了强无敌的存在,以至于有经济学家还总结了著名“鲶鱼效应管理法则”。

小鱼们要想不被吃就得拼命躲避从而保持旺盛生命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的环境无法成就事业。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当小鱼也不容易……

所以现在你知道鲶鱼是多么恐怖的存在了吧?



 捕捞从娃娃抓起 

消灭鲶鱼要靠吃货?


事实上,鲶鱼这个外来物种是新西兰人自己引进的。

早在1870年代就正式引进了鲶鱼,至于原因就无从考据,多年来鲶鱼主要出现在新西兰北岛的丰盛湾和怀卡托地区。


近年来随着鲶鱼的爆发繁殖,环保部甚至还要进行专门的灭害工作。

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志愿组织积极行动,居民们一开始只是捕捞了300多条,现在一次就捕3000条。

不知道当地人是不是担心有生之年也抓不完,于是发扬了“从娃娃抓起”的优良作风,培养入侵者观念,上手捕捞上手摸充分了解敌人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


大人下网,孩子一起跟着收网,寓教于乐还能为公益、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种自豪感就别提了……


其中有个9岁的小男孩Alex Malcolm表现可谓相当积极,他的终极目标就是铲除鲶鱼,看起来这又是一个未来的鲶鱼杀手!


他可不是吹吹牛的,自从第一学期结束后,他就利用空闲的时间来捕鲶鱼,目前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记录是556条。

就在最近刚结束的新西兰生态安全颁奖会上,这名9岁的男孩和Wiremu Anaru一起领奖,为了表彰他们所在的社区志愿组织持续不断努力应对鲶鱼泛滥,他们获得了新西兰生物安全年度最高奖。


Wiremu Anaru对于获奖非常激动,但表示捕鱼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当前他们捕捞的战略就是抓到就消灭不管公母不管老幼(听起来挺残忍……),杀不完的就用作鱼饵,或者混合进花园里堆肥。

听起来觉得很浪费啊,有木有!

为什么不能吃掉呢,吃当然是能吃,但Wiremu Anaru表示当地人不会做,味道也不好,加很多盐才行,但口感又变了。

目前也在想办法将鲶鱼变成食物,已经收到了来自罗托鲁瓦的美国厨师的做菜请求,正在努力搞明白到底该咋吃……


咳咳,说道吃咱们大中华的吃货最有发言权了!
发现君我随口就能给你来上这么几种做法


豆豉蒸鲶鱼


经典名言:
鲶鱼炖茄子
撑坏老爷子

干锅鲶鱼 

四川名吃大蒜鲶鱼 


红烧鲶鱼

清蒸鲶鱼


泡椒鲶鱼


就问你们够不够?
虽然教给娃娃们环保观念
身体力行是不错
但可以考虑
请多点中华吃货来消灭它们啊


发现君打算去周边开个农家乐

捕鱼烹饪一日游

利国利民一举两得

这样高效又环保

分分钟能把它们吃成濒危物种……



///



- End -


收藏 已赞